[] 最快更新!无广告!
出镇往北二十里,便折往向东。
这里已经很难见到集镇村庄的痕迹。大地被白雪覆盖,一片荒凉。偶尔可见一些城郭的轮廓,也仅是一个模糊的形状。拔图赤儿便是凭借着零落的遗迹,判断前往盛乐城的方向。
这里本不该如此。
商周时期,这里已经是华夏人的领地。据说,周穆王西巡,便是由镐京(洛阳)出发北上,经据此不远的雁门出关,北至鬼方,然后折往西行,过燕然山,入凉州地,最远至赤乌人居住地方回。周室衰微,诸侯争霸,这里也曾是晋室的腹心之地;后三家分晋,赵国据有此地,乃是赵国北御匈奴,南抗强秦的重要粮食产地。秦统一六国,派出大将军蒙恬北击匈奴,将疆域推进至阴山以北,筑万里长城,自此阴山以南地区全部由华夏人统治,乃置云中郡于此,大批迁移中原百姓置地垦荒,云中乃至整个河套地区,一时阡陌相连,城镇云集,兴盛无比。
秦末内乱,匈奴乘势崛起,至高祖刘邦建汉代秦,匈奴已跨过长城,越阴山南下,势力直达云中、雁门二郡,高祖乃起兵三十万与之战,先在铜辊(山西沁县)告捷,后乘胜追击至楼烦(山西宁武)。时值寒冬,天降大雪,高祖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解阻拦,轻敌冒进,直追到大同平城,反中匈奴诱兵之计。高祖及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七夜,这便是著名的“白登之围”。后高祖采用陈平之计,向当时的匈奴冒顿单于之阏氏行贿,方得以脱险。自此很长一段时间,和亲政策成为汉民族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至西汉武帝时期,历经文景之治几十年休养生息,国力强盛,乃对匈奴采取强硬之态,奋起反击。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北上进击匈奴,这一带便是当时的军队集结,粮草囤积之地。历经几年艰苦征战,方将匈奴赶出长城,阴山以南地区复归汉人统治。
后来西汉羸弱,王莽建立新朝,光武中兴,直至东汉灭亡,豪杰并起,三国鼎力,虽说中原地区内乱不止,政权更迭,然而对于北方地区的防御,始终未敢懈怠。而北方异民族也是几易其主,终究没能形成气候,再也无力南下。
三国归魏,司马氏取魏建晋,却仅仅换来二十年的太平。八王之乱,永嘉之祸,北方异民族蜂拥而入。或许是在极北酷寒之地待得太久,这些新近入主中原的胡人面对花花江山,极尽掠夺,对待汉民族尤其残忍,一时华夏大地烽烟四起,白骨成堆。伴随着衣冠南渡,不少汉人百姓不是被杀,就是举家逃亡,大片田地无人耕种,荒草凄凄,城镇被遗弃,千里无人烟。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原本城镇云集的云中、雁门二郡,早已成为人们口中的塞外荒原。
四周静悄悄的一片,除了四人八狗,雪地上连一只野兽留下的痕迹也没有。
桓石虔却显得异常兴奋,不时掉头四顾,口中念念有词:
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
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念到高兴处,不由得挺直身躯,仰天长啸。一时之间,四野之地尽是凄厉的啸声,其内力之深厚,柳轻歌也是暗暗赞叹不已。
见他过于兴奋,柳轻歌随口附和道: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
国家安宁,乐未央兮。
载戢干戈,弓矢藏兮。
麒麟来臻,凤凰翔兮。
与天相保,永无疆兮。
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这乃是东汉蔡邕编集《琴操》中的一首,名为《霍将军渡河歌》,相传乃是霍去病北征匈奴得胜而归所做,虽有志得意满之意,却也有悲天悯人,止息干戈的感慨。
谢道韫见他二人高兴,便也随口吟道: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橐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她所念的乃是《诗经?周颂》的第八篇《时迈》,歌咏苍天佑助周王征服四方,主张止息干戈,以文治巩固帝业,与柳轻歌所念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人一时兴起,不免有些忘乎所以。只听拔图回头道:“小人虽然不知道三位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小人听起来,还是能感觉到谢姑娘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桓公子也肯定是个了不起的大将军。”
桓石虔一拍脑门,哈哈大笑,道:“哎呦,我倒忘了,你是匈奴人哪。”
拔图咧嘴一笑,道:“小人早就忘了自己是什么人啦。如果不是柳公子相救,小人早就在荒原上喂了狼了。”
谢道韫轻轻道:“匈奴人也和汉人一样,连年的打仗,最终受苦的都是百姓。”
桓石虔不以为然,想要再说些什么,柳轻歌却冲他做了个“嘘”的手势,示意噤声。拔图也实时的勒住了狼犬,雪橇滑行了一段距离,慢慢停了下来。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