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四十七章:先下手为强

    
    根据彭禹的安排和部署,席兆伦现在主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首先,他要到公司食堂去,让大师傅们施展十八般武艺,做出几大桌丰盛的饭菜,好好犒劳一下公司的全体员工,令人们的积极性更高,干劲儿更足。自从人们加入公司以来,不管是早中晚,所有人用餐都是不花钱的,而且还荤素皆有,吃的相当好;用一位老职工的话说,他走了很多单位,就属咱们公司的福利最棒,领导最仁义。此外,公司里配备的咖啡、茶叶和各类饮品也是不需要职工们掏钱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但是唯一一点,那就是除了重要节假日公司分发的丰富福利品之外,其它的是不可以随便带回家里的。
    其次,将公司早已开始编辑的诸如《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宋词精选》、《中国名赋大全》、《歇后语汇编》、《中国名联鉴赏》、《中国古帖精粹》、《世界传世佳作》、《中国四大名著绘图珍藏版》和《中国兵书盛典》等几十种书籍,在保密的情况下,逐步安排印刷厂开始秘密印刷;等到十几日之后,再大量推向市场。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在公司成立之初,在彭禹再三严格地要求下,安排专门人员编撰的。当然了,主要策划,是由彭禹主持的;很多内容,也是彭禹逐一审核和修正过的。到目前为止,这项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半,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作品,正在由公司的第二和第三编辑部快马加鞭地审编。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华尊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一个多月来,表面上看,他们只搞了个“汉服设计大赛”这个噱头和报纸筹备工作,再就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了,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印象;其实不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彭禹早就替他们安排好了工作和任务,从进入公司的那一天开始,人们从早到晚就没有清闲过。正因为如此,目前,公司里最庞大的部门,当属编辑部了;为了完成和实现彭禹的宏伟计划,公司一下子就组建了三个编辑部,足足占据了整个公司的少半个楼层。
    既然自己成立的公司是有关文化产业的,那么,从一开始,彭禹就通过自己未来的岳父,申请到了很多中外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编辑权和出版权;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华尊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就具备了上述的条件。
    大凡过来人都知道,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后期,我国曾经兴起过文化热潮;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浪潮中,中国古代的诗词经书和一些中外传世名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热卖期。那个时期的国人,只要有一点文化,都抢着观赏和收藏这些盖世名著,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在这种背景下,不说别人了,就是彭禹当时也陷入了跟风的行列中,脑子一热,买了不少各类书籍,令自己的藏书一度达到了千本(部)以上。在那个时期,尤其是居住在城镇里的人们,能够一口气背诵几十首或者上百首古代诗词者大有人在,学习风气十分浓郁;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彭禹和一些老师们,抢着将学校里订购的学习资料以各种方式和理由拿回家去,收藏起来,最后占为己有。直至彭禹意外地离开那个世界,他的家中,依旧分门别类地保存着不少的书籍,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丰富异常;至于他那台家用电脑,里面储存的各个方面的资料那就跟多了,足足占据了一百多GB的空间。
    先下手为强。今天,彭禹既然穿越回了这个年代,当然不会让这种大好机会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偷偷地溜走;他要抓住这个机遇,尽量将后世人们主要关注的那些东西抢先搞出来,大赚特赚一笔,让自己积累更多的资金,用在今后公司事业的发展当中,把“华尊文化”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文化品牌。毫无疑问,这个目标很宏大,假如没有前世的经验,不管是哪一个人,哪怕他的头脑再怎么超凡入圣,也是很难达到这个高度的;在这一点上,彭禹这个穿越者,无疑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本。
    吃过午饭,彭禹略微休息了十来分钟,就拿出一条事先买好的大重九香烟,用报纸包好,去了公司的编辑部。
    目前,编辑部由一名主编和两名副主编主持工作;总编姓邵,原是《人民日报》社里的一位资深编辑,由于身体不好,提前退了休,被彭禹花重金聘请了过来。本来,老邵因为身体有病,时好时坏,是不想再抛头露面的,就算彭禹的名头大,他也直接开口婉言谢绝了;但是,后来发生的意外,让老邵无怨无悔地投入到了彭禹的队伍当中。
    众所周知,在我国刚刚实施改革开放的时候,在国内曾今掀起过一股出国热和留学热;国门的渐渐敞开,让很多人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争先恐后地都想往外跑。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不要说那些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了,就连贫穷落后的非洲和朝鲜,也成了人们相争投奔的地方。
    老邵有两子两女,大女儿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在国家分配的单位任职,老想着去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可遗憾的是,那个时候,国家每年安排的留学名额是有限的,作为一个较为普通的家庭,老邵是探不到这个标准的。无奈之下,老邵的女儿只好采取自费的方式,催促老爸为她凑钱;到了后来,钱是凑够了,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上了年纪的人们都清楚,那个时候,咱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少得可怜,人民币和美元等外币的兑换要求与管制十分严格;就算某些人手头有钱,去银行里也是兑换不了多少外币的,就算你走后门托关系,那也几乎是没有太大的用处的。因而,那个时候的货币兑换黑市十分猖獗,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差距相当的离谱,是没有多少中国普通家庭能够承受得了的。
    从正常渠道兑换回来的美元太少,根本不够老邵女儿的用度;可是,若是去黑市兑换吧,家中七凑八凑到的钱又远远不够,这让老邵一家焦头烂额和束手无策。就在这个时候,听到消息的彭禹积极主动地找上门去,拿出大把的美元,按照正常的市场牌价换给了老邵,彻底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这一下,邵家人感激万分,根本不用彭禹开口再说什么,全家人不管男女老幼,都纷纷劝说老邵答应彭禹的要求,去“华尊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任职;并且为了这事儿,老邵的老伴差一点和他闹翻急了眼。
    至此,老邵死心塌地担当起了公司主编的重任,除了完成自己有限的审编工作外,每天都是背着两只手,在几个编辑部室转来转去,不遗余力地监督和敦促手下尽快完成彭禹下达的各项任务;繁忙的时候,老邵他们每天都在加班,晚上十来点钟回家那是常有的事儿。要想让牛多干活,那你就得多给牛吃草;故而,从一开始,彭禹就给他们定的工资很高,每逢加班必有丰厚的报酬,令大家无话可说,甚至有人抢着加班。因此,编辑们虽然对老邵那张黑瘦的驴脸很不感冒,背地里称他是不讲情面的“黑包公”,但在丰厚的赏金之下,还是努力去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一个个任劳任怨、勤奋异常。
    老邵和编辑们的辛苦和努力,彭禹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故而不但每天让职工们免费吃好喝好,而且经常拿上几条好烟,送给那些大烟筒子们,及时表彰和鼓励他们的工作热情。
    上下同欲者胜。
    公平和公正,关心和爱护,再加上举止优雅,态度和蔼可亲,让彭禹在职工们的心目中的形象日益高大,人们的工作热情就像火山一样不断喷发;在这种背景下,原本几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员工们只需一个月就尽善尽美地完成了,工作效率职高,堪称全国同行业之首。
    至此,“华尊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逐步走上了快车道,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自己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
    第二部宏图大展第四十七章:先下手为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