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四十六章:《华尊在线》问世(3)

    
    从其他方面来看,《华尊在线》也是占有极大优势的;作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份民办报纸,尤其是第一份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报纸,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央各部委的密切关注和强力支持。你比如说,在创刊号的头版,就刊登了好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作品,刊头更是由德高望重的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撰写的,意义非常重大,想不吸引人的眼球都不行;如果再加上彭禹现在的声望,那就更了不得了。
    再者,这份报纸的体裁虽然显得古老,但她和过去那个时代相差得并不太远,藕断丝连了不足百年;因而,现在会这种体裁和喜欢用这种风格写作的人大有人在。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华尊在线》是没有理由受到人们的冷落的,何况,她的稿酬还是全国第一呢!
    另外,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们的注意,彭禹还在报纸的最后两版,开辟出了《人类未解之谜》、《史海沉钩》和《?望星空》等几个知识性极强的专栏;毫无疑问,这种独特的风格在目前来说,那绝对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具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所以,如此多管齐下的准备,不可能不让《华尊在线》独树一帜和得到亿万读者的认可和喜爱的;就算是一个一年下来看不了几本书的人,也不可能面对这样新颖异常的报纸,而无动于衷的。就算很多人对前面的那些诗词和对联等东西不太感兴趣,但那几个标新立异的专栏,也绝对会抓住人心的;要知道,我国的改革开放才进行了没有几年,一般老百姓还几乎没有深层次地接触过这类东西呢!
    当然,彭禹对自己的报纸有信心,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有信心;毕竟,《华尊在线》从主体形式上来讲,和《现代先锋》杂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高素质文人少而通俗大众多,这是目前中国社会活生生的现实。自然了,兴趣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在丰厚的报酬之下,彭禹不相信重赏之下没有勇夫;只要打开这个局面,《华尊在线》立足于世,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和他的公司,今后能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度。
    思考了半天,彭禹抬起头来说:“姐姐,席兄,既然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自然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也得咬着牙闯下去。这样吧!万事宜早不宜迟,我们既然已经都把钱给了人家印刷厂了,泼出去的水也收不回来了,那就干脆将剩余的报纸全部推向市场吧!下面出现任何问题,由我个人来担当,绝不会让大家白白辛苦的。”
    看见姐姐皱起眉头要说话,彭禹挥了挥手臂阻止了她,继续说道:“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我决定,咱们的下一期报纸,总发行量应该定在800万份到1000万份为佳;毕竟,这第一期是咱们的创刊号,多发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好的,我现在就给印刷厂打电话,让他们马上发货,再把生产指标降下来。”对于彭禹的话,席兆伦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看到老板下定了决心,他马上毫不拖泥带水地立即执行。
    布置完工作后,彭禹看到有自己和姐姐在,大伙儿都放不开手脚工作,于是,他马上和席兆伦打了个招呼,就和姐姐出了综合办,走向他的办公室。
    在路上,彭薇神情忧郁地问:“小禹,我们的新报纸不会办砸了吧?我怎么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啊?”
    “放心吧!老姐!从开始到现在算起来,你兄弟我还没有打过败仗呢!”彭禹淡然地笑道;“任何新生事物,推广起来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只要度过这个难关,下面就好办了。”
    “你说的倒是轻松,这损失可是大笔的金钱啊!”彭薇白了弟弟一眼,心情依旧很沉重;“单是今明这两期报纸,咱们公司可是就砸进去了几十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倘若日后事态无法好转的话,咱们的报纸真是进退维谷了。”
    彭禹哈哈一笑,说:“老姐啊!有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再加上咱们报纸的鲜明特色,你还愁咱们的报纸没有人买吗?奇货可居和物以稀为贵,就是说的咱们这种状况啊!所以,你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沉住气,多打粮;咱们的报纸啊!一定会走出低谷,开拓出崭新的未来的。”
    “但愿如此吧!”彭薇看到弟弟说得煞有介事,心里安稳了不少。之后,姐弟俩走进办公室,说了一阵子知心话,彭薇这才从彭禹的办公室出来,去财会部主持工作去了。
    这一早上,彭禹哪儿也没有去,而是一个人窝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打了无数个电话,尽量将工作安排妥善;大约10点半到11点之间,彭禹又接到了席兆伦的几个电话,说是报纸发行的情况有所好转,先前那600万份报纸几乎已经销售殆尽了,发展势头渐趋良好。
    这到这个时候,彭禹才彻底放下心,不慌不忙地点燃一支大前门香烟,不紧不慢地吸了起来。
    从贫困山区和农村回来之后,彭禹马上就改掉了自己过去的某些习惯,将办公室里常备的高档香烟,换成了大前门;他要自觉地用这种近似苛刻和残酷的作风,来改变自己旧的思想和做法,尽量节省出资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当然,他的爷爷娘娘和爸爸,他是不会让他们受委屈的,依旧每隔一段时间,买上一整件大重九、恒大、牡丹或者中华牌等高档香烟,给家里邮寄过去。无论内心如何的高尚和富有正义感,但在彭禹的心目中,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父母祖辈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人性使然,也是道义和人性的必然。
    11点一过,彭禹一连接到十几个电话,都是那些大城市的邮电局或者新华书店的老总们打来的;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华尊在线》已经告罄,希望他们赶快上货,不要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此外,席兆伦也喜滋滋地闯进了彭禹的办公室,告诉他说,根据陆续反馈回来的消息,经过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华尊在线》的订阅量已经突破了300万份;这里面,主要是全国各地的各部门单位占了大头,私人订阅只占到百分之35左右。这就意味着,《华尊在线》并没有赔钱,更不是没人看;他们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已经甩掉了亏损的帽子,开始赚钱了。自然了,报纸到底能不能扭亏为盈和反败为胜,最终结果,还要看今后的销售量能不能一直保持稳定。
    直到此刻,席兆伦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心怀大畅地陪着彭禹一连抽了好几根香烟;这才无比兴奋地心里揣着彭禹传授给他的精囊妙计,马上逐一落实和安排去了。
    俗话说的好:读了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彭禹坚信,只要在全社会掀起这股热潮,形成良好的风气,那么,肯定会有无数的人们,热爱和投身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当中来的;中华独特的文化与文明,必然会重新绽放出靓丽而迷人的强大魅力的!
    第二部宏图大展第四十六章:《华尊在线》问世(3)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