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一百三十五章:再次进京

    
    日渐西山,下班放学的人们开始陆续回家,因为时间进入了八月底,彭禹准备和家人商谈一下再次进京的事;于是,他在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从林中小屋赶回了家里。
    一进大门,彭禹就看到妹妹彭芳正拿着一小罐鱼食,往水池里抛撒,围墙上,花花蹲在小主人的跟前,目不转睛地看着水中挤成一团抢食的鱼儿;那个时候,市面上是没有销售观赏鱼店的,自然也就没有了鱼食的销售,这些鱼食,都是彭家每个月花五块钱,每天让专人打捞送来的。
    “小芳,我不是说了吗?这些鱼儿,每天早晨喂一次就行了,你怎么下午也给喂呀?不怕把鱼撑坏啊?”彭禹站在鱼池前,看着一群群游弋的鱼群问。
    “哪能吃撑呢?这些家伙可能吃呢!曹大叔他们每天送来的鱼食很多,用都用不完,放坏了不是可惜了吗?”彭芳撒完鱼食,在池水里洗了洗白胖的小手;这么多天过去了,鱼儿们已经习惯了人的喂养,变得早已经不怕人了,纷纷在水里抢着吻彭芳的小手,惹得她禁不住咯咯直笑。
    看到这个情景,花花心痒难搔地探出爪子想去捞鱼,可惜的是,鱼池里的水比围墙低了半尺还多,它根本够不着,只能干着急地徒劳做功,急的喵喵直叫。猫咪怕水,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花花尽管很想吃鱼,但也不敢跳进水里去抓,毕竟,鱼池里的水,将近有一米深啊!从几百里地的河套农村来到彭家后,花花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和老家相比,彭家的生活水平高出了老大一截,花花一下子就像掉进了蜜罐子里,每天吃得好喝得好,休息的地方也舒适无比。所以,在这短短的日子里,这个小家伙长胖了不少,都快变成肥猫了;好在,花花的责任心还是很强的,每天吃饱喝足以后到处乱转,在家里抓住过不少的老鼠,甚至跑到院子外面,捕捉野地里的跳鼠,可谓是捕鼠能手甚至高手。对于花花的表现,彭家人十分满意;唯一遗憾的是,每当彭芳骑着阿宝来到新家,花花只要一看见,马上就身上的毛炸了起来,尾巴也变得老粗,如临大敌地口中不断发出呜呜的警告声,这让彭芳很苦恼。花花从来没有见过骆驼这种庞然大物,这种小心和戒备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同为家庭里的一员,彭芳和娘娘都希望它们能够和睦相处,现在看来,这种奢望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出乎意料的是,1978年,当彭禹又一次从北京回来后,居然发现花花和它的几个儿女,正蹲在阿宝高高的背上,老神自在地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这一难得一见的场景,激起了彭禹强烈地好奇心;他马上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从各个角度拍摄了好多张照片,用“和谐”的名字,发在了《人民日报》等著名报刊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有一个场景更让他吃惊,当猫咪们想要从驼背上下来的时候,只要花花喵喵一叫,阿宝就乖乖地趴下身子,让猫咪们从自己的背上跳下来;这实在是太有趣了,彭禹懊恼现在没有便携式摄像机和智能手机,否则的话,将这段情景拍摄下来,投放到社会上或者网络上,肯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和人生感悟的。
    “鱼食吃不完,可以暂时放在大盆或者桶里养着嘛!否则的话,天一上冻,咱们拿什么喂鱼啊?”彭禹指点道。
    “啊呀!还是哥哥你想得周到。”一语点醒梦中人,彭芳提起小桶,乐颠颠地向一个储藏室跑去。
    看着妹妹娇小的背影,彭禹摇了摇头,把一只手探进水中,抓了把水恶作剧地往花花身上弹;花花抗议地大叫了一声,跳下围墙,不满地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向旁边跑去。
    现在的彭家,因为爸爸妈妈上班,家里又多了爷爷娘娘两口人,再加上家大屋多,收拾起来很麻烦;为了不让娘娘操劳,回家能吃上热乎饭,不得已,彭家只好从村子里招聘了一名妇女,帮助家里做饭和打扫卫生。为了这事儿,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要是因为彭家出的工资很高,每个月18块钱,所以,很多人都抢着来做;最后,彭家挑中了一个他们叫张妈的中年妇女。
    你还别说,张妈不但做的一手好饭,而且人也很勤快,除了打扫卫生外,还抽空为家里人洗衣服,这让彭家人十分满意;到了年底,彭家又把工资,给张妈涨到了20块钱,令很多人羡慕不已。自从张妈来了以后,妈妈和姐姐不但减轻了负担,就连闲不住的娘娘也基本上无事可做了,想在院子里的空地种点什么吧,节令又不对,难以大展身手;因而,这一闲下来,没过多久,娘娘的身体就胖了好几斤,脸色也红润的显得愈发年轻了。最潇洒的,当属爷爷,他老人家每天吃完饭无所事事,兜里揣上一盒墨菊或者牡丹牌香烟,然后上街去和一帮老头们打扑克下象棋去了,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心和快活了。
    看着爷爷娘娘渐渐熟悉了新环境,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再也不提回河套姥家的事儿,彭氏夫妇也就放了心,孩子们心里也理所当然地把爷爷娘娘当成了一家人;为了让老人们不感到孤单和更加的满意,林书敏在一次饭桌上,主动提出来说,等到年前的时候,邀请彭禹的大姑和三爹他们四家人前来做客,陪伴爷爷娘娘一起过年,更是把老两口高兴的合不拢嘴,直夸儿媳妇厚道会办事儿。
    当天晚上,彭禹和家人商量后,定下了九月1号正式进京的计划,妈妈他们开始为他张罗起了衣着打扮。
    关于这次彭禹去北京要干什么,其实很多人已经知道了内幕,为了证实这个消息和与彭家人套近乎,不说区文教处处长田丰收等人了,就是新担任农垦指挥部一把手的欧阳杰,也变成了彭家的常客,隔三差五就来一趟,并且时不时的给爷爷娘娘送上一些时新水果和稀罕营养品。
    十月一日,将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青春中国彭禹作品演唱会”,这个消息,自然是一件很了不得的大事,不要说田丰收和欧阳杰这些当官的了,就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也意识到了整个事情的重大意义;只是令人遗憾的,他们没有办法前去北京,亲眼目睹这场演唱会的盛况,只能通过看电视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对此,很多来东镇的人们,无不用骄傲的口吻自我安慰说,这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现在绝大多数人连电视都看不上呢!他们要想了解这场文艺汇演的状况,只能通过广播或者收音机的,连个人影儿也看不见。
    因为计划已经定了下来,到时候具体有些什么人登台亮相,彭禹通过和中央乐团团长宋刚等人通电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当田丰收、欧阳杰和汪庆洪等人知道了这个幕后的消息后,人人大吃一惊,表情异彩纷呈。想想也是,这场面实在是太惊人了,为了给彭禹助阵捧场,像什么郭兰英、郭淑珍、胡宝善、马玉涛、于淑珍、才旦卓玛、朱逢博、李双江、吴雁泽和李谷一等人全来了,这消息一旦传扬出去,谁听了不感到震惊啊?这些人是什么人?那可几乎都是享誉中外的大歌唱家,平时见到一两个,人们就稀罕的激动不已了,何况是这么多的人呢?由此可见,现在的彭禹,名气已经大到了什么程度,简直是令人高山仰止啊!
    正因为如此,正阳市电视台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提前好多天就发出了通告,要在十月一日晚上,全程直播“青春中国彭禹作品演唱会”这场盛况,顿时激起了全市人民的无比热情;那些附近没有电视机的人们,纷纷提前找好了地方,准备一睹为快。因而,国庆节那一天晚上,不要说农垦指挥部小礼堂和红卫中学会议室了,就是彭家的大客厅里也是人满为患;热闹的场景一直持续到晚会结束。
    九月1日一早,田丰收、欧阳杰和汪庆洪等人,开着好几辆车,拉着彭禹和他的家人,在虎山区火车站站台上,热热闹闹地将彭禹送上了火车;直到列车开动,人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