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刚刚破晓。
大明皇宫,奉天门外。
文武百官总计约五百多人,已经列好长队,等‘三通鼓’后,便以此进入。
今日已经是第四日了,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未出现过连着四日早朝未开的情况。
在等待的过程中,已经有不少官员,开始窃窃私语。
五百多人的规模,看上去极为庞大,而这还是因为朱元璋前些年杀的大臣太多了。
像礼部尚书,到现在还没人继任,其他职位的空缺,就更多了。
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最担心遭人蒙蔽,所以现在的早朝规定,凡是在京人员,都必须参与。
哪怕是回京述职的官员,也必须要参加早朝。
迟到,未到,都会遭人弹劾。轻则罚俸,重则三十大板加罚俸。
除此之外,朝会对于礼仪要求严格,朝会也是从礼仪方面树立皇帝在大臣面前威仪的一项重要仪式。
三通鼓后,奉天门外,文武百官依次从左右侧门进入。
过了奉天门,便是奉天殿了。
奉天殿,上盖琉璃金瓦,双檐重脊,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在阳光下发出熠熠光芒,便是俗称的‘金銮宝殿’。
奉天殿大门紧闭,门外有司礼监数位太监等候。
这个时候,便是等待皇帝的时刻。
如前几日般,即使陛下不在,也得等候一炷香后,司礼监太监才会宣布退朝。
不过四天未上早朝,虽然大臣们感受到轻松了许多,可是几乎人人手里都积压了一批奏疏。
目前的大小事情,都是由朱元璋一言而定,四天足以拖出来很多事了。
就在侯朝的大臣们,以为今天又是不上朝的一天时。
奉天殿里,传来一声威严的声音:“宣!”
随着声音的响起,大殿正门打开,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从里面走了出来,长声道:“陛下有旨,众臣上朝!”
群臣闻言,精神一震,此时奉天殿外的值守太监,将左右侧门打开。
文武百官,小步依次入内,路过门口时,便会将袖中准备好的奏疏,放入太监们准备好的篮子里。
待上殿后,出列上奏时,太监就会讲奏疏交由皇帝。
正门口,刘和目不斜视,昂首挺胸,静静的等待着百官入内。
待百官全部进入后,这才返身回到大殿中。
刘和返殿这一段,极为讲究,先是小步快速进入,待差不多到站立的位置后,脚步便会放缓。
当他转身的那一刹那。
群臣稽首再稽首,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卿平身!”
朱元璋坐在金台龙椅上,司礼监的太监则迅速将奏疏准备好。
“咱这几天,有些重要的事情去了,早朝耽误几天,咱想看看,是不是咱不在了,诸卿就懈怠了。刘和!”
“臣在!”
“给咱查查,今天诸卿是否都到齐了。”
“臣遵旨!”
朱元璋一声令下,刘和带着数位太监,立刻开始清查到朝人数。
在查迟到,未到这一块,朱元璋从不放松。
按朱元璋的意思,‘咱都到了,你能有什么理由不到’。
所幸大臣们都是谨慎小心,如履薄冰,并没有因为四天没上朝,敢整什么幺蛾子。
“回禀陛下,诸位大臣皆已入列。”
听到刘和这句话,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道:“即是如此,那便开始上奏吧。”
随着朱元璋说完。
下面的大臣便有人出列:“禀陛下,臣有本奏!”
“上奏!”
..........
东宫门外,
朱允炆站在门口,目光看向奉天殿方向,轻轻的叹息一声。
自被宣布立为皇太孙后,朱允炆就有了参与朝政的资格。
但是这个资格,却在半个月前,就被司礼监通知,以皇孙年幼,当以读书为重的原由,取消了朝政的资格。
当然,这件事和朱安看上去并无关系,只是因为朱允炆在早朝的时候,对于几件政事的处理,让朱元璋有些不满。
这才让朱允炆再回去多多学习。
“黄先生,你说还有多久,皇爷爷才会允许我再次参与朝政。”朱允炆有向往的说道。
“殿下放心,有希直先生的教导,不需要多久,殿下的学问就能越发的深厚,待到陛下考校时,定能让陛下刮目相看。”
“便是那个时候,就是殿下再次入朝之事。”黄子澄极为自信的说道。
昨日上午出发,近乎黄昏时候才返回宫中。
期间朱允炆一直在和方孝孺探讨儒家学问。
临走的时候,黄子澄悄悄问方孝孺对殿下的看法,果不其然,方孝孺对殿下极为满意。
黄子澄相信,有方孝孺这等连陛下都称赞的儒家名士帮助,太孙殿下在各方面,都会有巨大的提升。
重得陛下喜爱。
“我昨日听宦官们说,皇爷爷有旨意下达到尚衣监,准备新的衮服。”朱允炆嘴角含笑,恰似无意说起此事,脸上却有些得意。
这等意味,黄子澄哪里能不明白。
毕竟太孙殿下,目前十几岁的年纪,知道某些事情后,难免有些得意。
黄子澄奉承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这必然是陛下在为殿下准备九月册封的衮服。”
“最近陛下那边,我听有消息说,似乎找到几种极为重要的作物,产量惊人。”
“据说亩产有千斤之多,便是如此,陛下才对殿下有些许的忽视。”
“如今政务完毕,心中依旧想着殿下。”
对于高产作物的事情,黄子澄也有所耳闻,说起此事,倒是闹了一出笑话。
便对朱允炆讲述这宫外的事情。
前几天陛下召五位尚书大人进宫,因皇宫内外消息传递极难。
导致几位尚书大人家人误以为被陛下赐死。
等了两天还没消息,直接就办起了丧事。
棺椁都准备好了,只等着尸首送回,便是下葬。
因为是五位在职的尚书,甚至还有几位大学士一同遇难,这便导致声势搞得挺大。
当尚书大人,还有大学士们回家的时候,发现宴席都摆好了。
就等着吃席了。
朱允炆闻言,却是没有笑,反而有些悲天悯人的意味。
在朱允炆看来,这等君臣笑话,皆是因为皇爷爷杀戮过甚才引发的。
只是身为孙儿,遵循儒家礼法,不得在背后议论家中长辈,所以这才闭口不谈。
黄子澄看得分明,顿时对太孙殿下肃然起敬。
小说推荐
-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 建文四年,朱棣拖家带口举兵造反,攻进应天府时,最疼爱的太孙朱瞻基却离奇失踪。朱棣大怒,认为是建文乱臣所为,遂屠杀一万四千余建文乱臣及家眷,流放三万余靖难遗孤,以表对太孙疼惜之意…十一年后,一少年乱了朱棣心智,朱棣时常化作普通老头,与他一起打猎“老爷子,我真不是你孙子,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没有亲人
- 历史小说梦里寻欢1连载
- 最新章:第654章 大结局,全篇完!
-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 东汉建宁元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与士大夫厮杀于皇宫,刚刚出生的皇子刘羽不幸殒命。下葬日,皇子尸体于灵柩中离奇失踪!天子刘宏震怒,下令彻查皇子失踪一案,斩杀失责宦官、御林军数千人…十年后,洛阳郊外的一处道观里,柳羽穿越汉末十年有余!此时,他正在与一位“中年商贾”细说当年往事“刘叔啊,我那时还是个婴儿,
- 历史小说牛奶糖糖塘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终章:新皇继位,汉势中兴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如果朱元璋有了一扇可以穿越各个位面的传送门。回到明末,他会看到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以及自己那一位位奇葩之极的子孙后代。还有正哭着向群臣借银子的崇祯皇帝。回到晚清,他将看到山河破碎,洋人耀武扬威,以及百年积弱的华夏大地。重新面对刚刚崛起的蒙古,他将对战的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朱标很想
- 历史小说爱做梦的乌贼连载
- 最新章:新书《前方地球,神魔止步》
-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 洪武二十五年,朱炫穿越了,成为了一个被遗弃在木盆里,顺着河流漂荡的弃婴。恰逢朱标逝世,朱元璋在钟山脚下散心,捡到了朱炫。为了活下去,朱炫果断抱上朱元璋的大腿,以可爱的笑容,治愈了朱元璋丧子之痛,让朱元璋把自己带回宫中。朱元璋本想查一查朱炫的来历,但在一查之下,竟然是自己的乖孙,朱标的小儿子。此时太子
- 历史小说陈喵呜连载
- 最新章:第145章 到达云南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何秋参加户外探险被困在了原始雨林,期间,觉醒签到系统。靠着系统,数月时间,何秋一边打猎种田,一边等待救援。某天,丛林里来了三个怪人,自称朱棣、郑和、姚广孝。郑和“这个长长叫枪的东西真能打猎吗”姚广孝“这几头牛颇为怪异,我大明地大物博老衲居然没有见过”朱棣“本王欲以万两黄金换这个名为番薯的食物,不知阁
- 历史小说武渣连载
- 最新章:第364章 大结局
- 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 梦回大明洪武十五年,成了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嫡长孙,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见证了这个英雄辈出,风云激荡,慷慨悲歌的年代。更保全了许多千古名臣,李善长,徐达,蓝玉
- 历史小说南城二爷连载
- 最新章:最终章 大结局。
- 开局被贬,我靠996古代称王
- 李叶舞穿到了一本四子夺嫡的小说,成了连炮灰都算不上的炮灰。穿越前她是炙手可热的基建大师,穿越后她是帮炮灰反派解毒的挂名夫人。小说戏份只有寥寥几笔不重要,被送到封地远离京师也无所谓,唯一不能忍的是炮灰反派的封地好离谱!牛羊满山跑无人在意,富饶的土壤无人耕种,矿山成群无人开采,人人都在贫民窟里等救济。这
- 都市小说酱油玄珠连载
- 最新章:第83章 中二少年糊她一脸舌尖血
- 大秦:开局三千精甲复国称帝
- 一朝穿越,成为正在被追杀的秦三世之子嬴子辛。此时的大秦早已灭亡,咸阳城也早在项羽的一把猛火之下化为灰飞。项羽刘邦的楚汉势力正在不停的争夺地盘,天下大势尽在项羽刘邦“叮咚,奖励宿主三千精甲“叮咚,发布任务一,复国称帝“叮咚,发布任务二,一统全国”复国系统觉醒!于是乎,一支强悍的大秦精甲再次出现在世人眼
- 历史小说你们的发道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弟弟。他是一个俗人,随波逐流中,只想着混个爵位养家糊口。然后过着自己提笼遛鸟,喝茶听曲的生活。但是,总有些责任需要承担。历经四朝。曾经少年,终是变成了大明第一镇国公。威仪四方,永镇大明
- 历史小说何不言情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