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
朱元璋穿着大孙送给自己的衣服,脸色红润,春光满面,脚步轻快。
瞎子都能看出今天陛下的心情格外的好。
此刻的朱元璋并不知道,因为自己问的那句话,已经让大孙的心中,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怀疑。
这等话,再好的兄弟,在目前的地位相差下,都不会说出来吧。
不过朱元璋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太多在意。
‘本就是咱的大孙,迟早的事。’
朱元璋也没有什么想过要瞒着所有人,他巴不得大孙早点和群臣接触,把人都拉到太孙党去。
或许朱元璋本人,就是太孙党最大的成员。
“蒋瓛,你说寻个啥时候,让大孙认祖归宗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笑着向旁边的蒋瓛问道。
“陛下,臣认为大孙回归的日子,事关国本,应当由钦天监选个黄道吉日才行。”
蒋瓛郑重的说道。
朱元璋满意点点头,他心里也是这般想的,大孙在外流落十年,如今一朝回归,自然是要天时地利人和方可。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喃喃说道:“看来今年过年,咱再也不孤单了。”
说完,又笑道:“不知道他那些叔叔们,看到侄儿回来,会有多么的开心。”
如果远在北平的朱棣,听到这话,绝对会一口鲜血喷出。
和朱允炆竞争,他感觉自己还有点希望。
要真是嫡长孙回归,他哪怕再是不服气,也没有任何办法可言了。
老爷子心里的想法,尤其对于大哥朱标,朱棣哪里能不明白。
不过作为兄弟中老大,朱标的儿子。
其他藩王们,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见。
长兄如父,哪怕是现在最为顽皮的秦王朱樉,在见到大哥朱标的时候,都是心服口服,没有半点脾气可言。
从童年到成年的这段时间里,朱元璋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自己的儿子们,马皇后也要操行丈夫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朱标。
朱标仁慈宽厚,对自己的弟弟们,照顾有加,哪怕成年后也很是维护。
被所有的弟弟们所敬慕。
朱安承接生父朱标的情感,诸王绝对会力挺朱安。
“咱也得给大孙把衣裳给准备好。”
朱元璋脑海中,突然就想到了大孙册封,这才想起,大孙的衮服和常服,都还没有准备。
便是这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小跑了过来。
其实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在皇宫里,几乎相当是太监第一人了。
不过在自洪武十七年司礼监成立,仅仅八年的时间,刘和已经是第五位继任者了。
前面四位,目前在任时间都没有活过两年。
眼看着刘和也快继任两年了,此刻他的心中,极为谨慎小心,每日都如履薄冰般伺候着。
每天少言寡语,生怕一句话没说好,就被陛下赐死了。
太监被赐死,不管多高的身份,都没有任何一人会帮着说上一句,甚至于连理由都不要,或许看着不顺眼,就是最大的理由了。
后代的司礼监,一般都是作为贴身太监存在的,不过朱元璋这里肯定不一样。
陛下回宫,刘和自然要第一时间过来伺候。
“刘和,你来得正好,便是明日,你跟着蒋瓛,去尚衣监挑个好的缝衣匠,给咱大孙把衣裳都给准备好。”
朱元璋说完后,看了看自己身上袍子的成色,又说到:“一定要用最好的料子。”
“是,陛下。”
刘和满心疑惑,却是不敢多问,既然陛下安排了蒋侍卫随同,自早有安排。
刘和的喉咙微微滚动,最后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本来他是想禀告陛下,皇太孙今日上午便与黄子澄出宫去了。
司礼监本就是朱元璋的耳目,皇宫的大小事情都掌握其中,皇太孙朱允炆的行踪,自然是重中之重。
但刘和观察细致,作为司礼监,对于陛下长袍上的图绣款式这些他极为熟悉。
陛下的新衣,不管是料子的成色还是绣图,他一眼就看出,根本不是尚衣监做出来的。
而陛下口中所说的‘咱大孙’这三个字,更是让刘和心头疯狂跳动。
‘大孙’这个称呼,可是目前皇宫中所有皇孙,包括太孙在内都没有的。
‘大孙’等同于‘长孙’。
‘陛下的长孙,不是在十年前,就已经夭折了吗。’
刘和洪武三年就进宫了,当然经历过‘长孙之殇’事件。
想起十年前,孝陵的一些传闻,刘和的眼眸中闪过一道惊骇。
.......
“希直先生!”
朱允炆执弟子礼,像方孝孺作揖道。
今日上午,黄子澄便到东宫,告诉朱允炆一个好消息。
他将安排太孙殿下和儒家名士方孝孺的见面。
对于方孝孺,朱允炆并不陌生,那是连皇爷爷都极为赞赏的人才,更是儒家学派中极有声望的名士。
隐约有下一代儒家领袖的风范。
“太孙殿下,万万不可如此!”
方孝孺见太孙殿下行此重礼,连忙上前托扶说道。
看到这等场景,黄子澄在一旁面带着微笑,极为满意。
撮合方孝孺和太孙殿下的见面,便是他的意思。
方孝孺如今在儒家的名望极高,对于太孙殿下日后执政,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尤其是其师宋濂,朝野上下的官吏,多数都是其门生。
方孝孺一旦认可了太孙殿下,那便相当得到了儒家的支持,其中意义极为深远。
朱允炆心里极为高兴,面色上表现得彬彬有礼,展现出一股儒雅的气质。
方孝孺对此,也是极为欣赏。
只是短暂的接触,两人便一拍即合,开始畅聊儒家经典。
不得不说,作为太孙的朱允炆,对于儒家学问的研究,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面对方孝孺有些考校的问题,朱允炆丝毫不慌,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不过两个时辰的功夫,方孝孺和朱允炆的关系,已经极为亲密。
“先生大才,允炆心中钦佩,定当禀明皇爷爷,请先生为我教授儒学。”
朱允炆肯定的说道。
这番话让方孝孺有些激动起来。
自洪武十五年,因吴沉、揭枢的推荐,被朱元璋召见,却并未重用后。
十年后,方孝孺再次来到了京师,正在找人再作推荐,入宫为官。
方孝孺拜宋濂为师学习,文采出众,哪怕是前辈胡翰,苏伯衡也自认不如。
可方孝孺志不在文辞写作,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
所以他想一展心中抱负。
恰好黄子澄从好友听到方孝孺的消息,于是便联系上,介绍太孙殿下认识。
方孝孺听闻是太孙殿下,自然是一拍即合。
朱允炆得到方孝孺的加入,心中极为兴奋,甚至于脑子里都在幻想着自己执政以后的场景了。
小说推荐
-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 建文四年,朱棣拖家带口举兵造反,攻进应天府时,最疼爱的太孙朱瞻基却离奇失踪。朱棣大怒,认为是建文乱臣所为,遂屠杀一万四千余建文乱臣及家眷,流放三万余靖难遗孤,以表对太孙疼惜之意…十一年后,一少年乱了朱棣心智,朱棣时常化作普通老头,与他一起打猎“老爷子,我真不是你孙子,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没有亲人
- 历史小说梦里寻欢1连载
- 最新章:第654章 大结局,全篇完!
-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 东汉建宁元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与士大夫厮杀于皇宫,刚刚出生的皇子刘羽不幸殒命。下葬日,皇子尸体于灵柩中离奇失踪!天子刘宏震怒,下令彻查皇子失踪一案,斩杀失责宦官、御林军数千人…十年后,洛阳郊外的一处道观里,柳羽穿越汉末十年有余!此时,他正在与一位“中年商贾”细说当年往事“刘叔啊,我那时还是个婴儿,
- 历史小说牛奶糖糖塘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终章:新皇继位,汉势中兴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如果朱元璋有了一扇可以穿越各个位面的传送门。回到明末,他会看到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以及自己那一位位奇葩之极的子孙后代。还有正哭着向群臣借银子的崇祯皇帝。回到晚清,他将看到山河破碎,洋人耀武扬威,以及百年积弱的华夏大地。重新面对刚刚崛起的蒙古,他将对战的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朱标很想
- 历史小说爱做梦的乌贼连载
- 最新章:新书《前方地球,神魔止步》
-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 洪武二十五年,朱炫穿越了,成为了一个被遗弃在木盆里,顺着河流漂荡的弃婴。恰逢朱标逝世,朱元璋在钟山脚下散心,捡到了朱炫。为了活下去,朱炫果断抱上朱元璋的大腿,以可爱的笑容,治愈了朱元璋丧子之痛,让朱元璋把自己带回宫中。朱元璋本想查一查朱炫的来历,但在一查之下,竟然是自己的乖孙,朱标的小儿子。此时太子
- 历史小说陈喵呜连载
- 最新章:第145章 到达云南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何秋参加户外探险被困在了原始雨林,期间,觉醒签到系统。靠着系统,数月时间,何秋一边打猎种田,一边等待救援。某天,丛林里来了三个怪人,自称朱棣、郑和、姚广孝。郑和“这个长长叫枪的东西真能打猎吗”姚广孝“这几头牛颇为怪异,我大明地大物博老衲居然没有见过”朱棣“本王欲以万两黄金换这个名为番薯的食物,不知阁
- 历史小说武渣连载
- 最新章:第364章 大结局
- 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 梦回大明洪武十五年,成了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嫡长孙,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见证了这个英雄辈出,风云激荡,慷慨悲歌的年代。更保全了许多千古名臣,李善长,徐达,蓝玉
- 历史小说南城二爷连载
- 最新章:最终章 大结局。
- 开局被贬,我靠996古代称王
- 李叶舞穿到了一本四子夺嫡的小说,成了连炮灰都算不上的炮灰。穿越前她是炙手可热的基建大师,穿越后她是帮炮灰反派解毒的挂名夫人。小说戏份只有寥寥几笔不重要,被送到封地远离京师也无所谓,唯一不能忍的是炮灰反派的封地好离谱!牛羊满山跑无人在意,富饶的土壤无人耕种,矿山成群无人开采,人人都在贫民窟里等救济。这
- 都市小说酱油玄珠连载
- 最新章:第83章 中二少年糊她一脸舌尖血
- 大秦:开局三千精甲复国称帝
- 一朝穿越,成为正在被追杀的秦三世之子嬴子辛。此时的大秦早已灭亡,咸阳城也早在项羽的一把猛火之下化为灰飞。项羽刘邦的楚汉势力正在不停的争夺地盘,天下大势尽在项羽刘邦“叮咚,奖励宿主三千精甲“叮咚,发布任务一,复国称帝“叮咚,发布任务二,一统全国”复国系统觉醒!于是乎,一支强悍的大秦精甲再次出现在世人眼
- 历史小说你们的发道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弟弟。他是一个俗人,随波逐流中,只想着混个爵位养家糊口。然后过着自己提笼遛鸟,喝茶听曲的生活。但是,总有些责任需要承担。历经四朝。曾经少年,终是变成了大明第一镇国公。威仪四方,永镇大明
- 历史小说何不言情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