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

第二节:开端

    []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帝都举办奥运会。
    第二件是关于陈默自己的,也是我要讲的故事的开端。
    这一年,小奶妹消失不见,林伽谦断了联系,杜煌也不再当警察……
    而陈默,也不再是那个陈默了。
    2008年刚过了正月,一场大雪翩然而至。
    古都被披上了银装。北方的冬天总是阴沉而灰暗的,散不尽的烟尘包裹着整个城市,只有雨后或雪后天空才会透漏出些许的微蓝。
    一座城市最先起床的是什么人?
    是清洁工。
    大雪为城市的交通添加了太多的不便,天还没亮无数清洁工就早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对于这种工作状态,他们早已麻木。
    清洁工是一座城市最隐秘的人群,他们随处可见却也潜藏在这座城市的最深处。燕京的清洁工大多是外来务工者,他们住着廉价的地下室、土坯房,  辛勤的工作、艰难的生活。
    这座城市给人太多的思考,就好比,为什么搭建这座城市的建筑工人、清扫这座城市的清洁工人,在这座城市里没有一个栖身之处。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从不觉得这城市里应该有他们的栖身之处。这里本身就没有他们的位置。
    灯光昏黄,在这个时间路灯还未熄灭,黎明前总有一段时间是最黑暗的。
    厚厚的积雪覆盖了井盖、覆盖了水沟、覆盖了这座城市,覆盖了这城市里一个个沉睡中的灵魂。
    当一位清洁工翻开一个雪堆,发现下面早已僵硬的尸体时,那深埋在这座城市最深处的*终于被点燃了。
    死者叫黄大林,今年四十八岁,老家在河南。
    老黄在燕京做清洁工,他媳妇在燕京弄了个小车卖早点,两人早出晚归,日子虽然辛苦却还算有奔头。
    两人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出嫁,老二是个男孩,目前在燕京xx大学读大一。
    老家还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女儿由家里老母亲带着。也正是因为有两个孩子在读书,两人才不得不在燕京艰难求生。每一个在底层挣扎的人都有一个美丽的梦。
    老黄的梦就是有一天,他跟他的媳妇不再为子女的学费发愁,两人在老家的农村开一片地,养几头猪和几只鸡鸭。
    春天下地,秋天收成。
    如此而已。
    发生事故之后现场处理人员尽快联系了老黄的媳妇和他在燕京读大学的二儿子。
    老黄的媳妇跟老黄一般年纪,不过看起来就像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太太,满脸的皱纹和风霜。也许因为家里顶梁柱的倒塌彻底压弯了这位中年妇女的脊背,在派出所里她不发一言,只是愣愣的盯着墙上的字看,虽然她并不识字。
    几个民警怜悯的看着这位可怜的老人,没人知道,老黄的媳妇由于没有多余的钱办理许可,经常被城管追打、罚款。她怕所有穿制服的人,怕那些帽子上带国徽的人。
    而派出所里,都是那样的人。
    那墙上写着“人民至上、法律至尊、英勇善战、开拓创新”那是新年派出所根据上级指示新更换的标语。
    老黄的二儿子叫黄超,才上大一,这座城市对他来说一样陌生,而今天又发生这样的事情,眼前的一切让这位天之骄子感到恍如隔世。
    当初他满怀希望的来到这座城市,想要逃离贫困、落后、封建、和愚昧。就连当时听到父母也要到燕京打工的时候也让他感到无比难堪。整整快一年的事件黄超只给他的父母打过一个电话,而从未见上一面。
    这是他来到燕京之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而他的父亲就那样冰冷的躺在那里。
    曾经的他想逃离的是自己曾经的一切,这一切一样包括他那贫穷而又无知的老父母。
    所以当父母跟他说他们已经离开了燕京,回到省城找了份小工,他竟然意料之外的开心。他很开心他不用去见自己那不愿接触的父母。
    当他接到警局的电话时,一度认为是公安部门找错了人。
    “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查清楚事件经过,给你们一个交代。”办事民警是一位十分客气的胖警官,现在讲究的就是服务,对于民警来说也一样,那种作威作福的行事方式早成了历史。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负责这起案件的警官,他叫杜煌,以后有任何事情你们可以直接跟他联系。”胖警官说完,把身旁的杜煌介绍给两人,敬了个礼,转身去处理后续事情了。
    杜煌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性质的案件,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三个人就那样的面对面站了接近一分钟。杜煌不知道怎么开口,而黄超似乎还在神游。
    杜煌轻轻咳嗽了一声,黄超似乎也从思索中回过神来。
    “我父亲,真的是意外么?”黄超的声音十分低沉,带着深深的自责。
    “你放心,我们已经掌握相当一部分证据,”杜煌回答道,”无论肇事者当时所处什么样的情境,我们一定能够将他缉拿归案。”杜煌说。
    “放心吧,他肯定没办法逃脱法律制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