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平白浓重,竟敌不过晨光。夏醴惊醒于往昔编织成的梦,推窗凝视夜空。星子一颗颗黯淡下去,只剩天边的启明星明亮如故,未几,天边隐隐泛白,便连那启明星也逐渐隐匿。
“小姐,”诺夭在门外唤道,“伺候您梳洗更衣的人到了。”
这一日终是到了。
夏醴走到门边开了门,侍女妇人鱼贯而入。沐浴更衣,澴洗梳妆,整整两个时辰方收拾妥当。
三千青丝半挽成髻,秀眉轻描,朱唇轻点,赭红深衣加身,三尺曳地。
王上疼惜大将军之女流离在外多年,特认为义妹,王后为正宾,大巫亲自唱祷,以王姬之规格于宫中为其行笄礼。
夏醴与夏夫人同乘一辆马车前往王宫。
夏夫人看着初长成的自家幺女,自是一番唏嘘感叹,几番红了眼眶。夏醴不时开解,逗母亲笑。虽自小聚少离多,但毕竟是骨肉血亲,无论怎样都存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母女俩就这么说了一路话,不久便到了。
笈礼设在朝阳台上,最高台上东向设祭案,后宫妃嫔与公卿家眷分别位于台上南北两边观礼区。姬玄陪赵姜一同前来,便在北面观礼席上首设了王座。
两观礼区间铺设丈许宽的红帛,夏醴自红帛上缓缓走过,金线缝纹的衣摆托在地上窣窣作响,夹杂着两旁若有若无的抽气与惊叹。她都置若罔闻,径自微垂着头行至祭案前跪下。
都襄行至祭案旁,高声道:“吉时到。”尾音拖得悠长,接着便是肃穆的唱祷,巫女随着唱祷成群而舞以禀天神,夏醴便跟着这唱祷渐次叩首。
待一段唱祷罢,都襄又高声道:“加。”
赵姜便上前来,夏醴起身向她行礼,看见一旁侍女拖着的金钗,微微怔愣。那金钗钗头是一只凤凰,凤羽蜷曲,翩然若飞,而凤凰的眼睛处正正镶着两颗珊瑚珠,红艳艳的,像极了相思红豆。
她心中隐隐升起不好的预感,眼下却也无法多想,便继续屈膝跪好。
因她总是低着头,赵姜并未发现她的异样,拿过那只姬玄所赐的金钗插入她发间,而后说了几句长者的希冀与训导,便退回了姬玄身旁。
都襄继续唱祷,夏醴转身朝天地跪拜,一炷香后方罢。
笈礼方要结束,内侍却在此时禀告姬玄,萧秀要当面向夏小姐送上及笄贺礼。姬玄虽感到奇异,被赵姜一句“怎么说也是件好事”打消,允了他的请求。
萧秀候在八十一阶台阶之下,由内侍将贺礼呈上。内侍远远走来,众人好奇是何贺礼,纷纷盯着托盘之内,隐约见阳光下,一圆润雪白的物件泛出柔和的光泽,看着竟让人生出几分暖意。
众人正疑惑这是何等好物,却听赵姜不大不小的声音讶然道:“哎呀,这不是先王赐予夏小姐的那枚玉玦么?”
一些年长的经她提醒,回想一阵,再看那玉玦上小小切口,便暗暗点头,似乎就是那块。
可这赐予夏小姐之物,怎会由外臣送来?
姬玄亦是疑惑,正要召来萧秀仔细询问,赵姜却道:“王上,此事怕得要仔细问询。还是换个地方,莫要在此处惊扰了神灵。”
姬玄便遣散了观礼的妇孺,从善如流地去了朝阳台旁歇息的拜日楼,并一面召来服侍过先王的内侍确认玉玦,一面召来萧秀询问玉玦的来由。
夏夫人担忧的望着夏醴,夏醴吩咐诺夭去通知父亲,而后重重握着母亲的手去了拜日楼。
这玉玦本在菁阑身上,怎会到了萧秀手中,莫不是菁阑他们出了事?此外,遗失先王赏赐,是为重罪。夏醴其实也掌心生汗,不知如何是好,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玉玦,你从何处得来?”姬玄坐与赵姜并坐在主座之上,问话间却并没有一个君王的气势。
萧秀道:“麟州城的一客馆曾遭大火,此物乃该客馆一女子身上的。”
姬玄问道:“那女子现在何处?”
“臣将她带来了。”接着,萧秀便朝门外喊了一声“带上来!”,却是四个侍卫抬了一个蒙着白布的人进来。
夏醴心中突然猛地一阵纠疼。白布揭开,露出一个女子的面容,肤色较黑,双目紧闭,身上压着两根玄色木头,了无生气。
萧秀道:“启禀王上,这就是该女子。已在火灾中被烟气呛死。臣认出这枚玉玦,知晓事关重大,便命人寻得这千年乌沉木,压在她身上,以确保魂不离体,肉身不腐。”
姬玄更觉雾里看花,“这女子是谁?玉玦怎会在她身上?”
萧秀眼神不经意般扫过都襄和赵姜,“臣听闻夏小姐身患异疾,常年在外寻访隐世高人,因而推断这位就是夏小姐。可臣赶到泗都却听闻另有一位夏小姐正要行笈礼。臣就想可能是臣弄错了,这个并非夏小姐。但臣将这枚玉玦翻来覆去地看,也询问了好些人,确定就是先王所赐那枚不错。而这位夏小姐……”他指指夏醴,“并未向王上禀告过玉玦丢失。而且想那夏小姐常年颠沛,怎会是这般肤白若雪的模样?”
他见姬玄似在思考,继续道:“臣今日不顾一切将这些禀告王上实是担忧……怕有心人以假乱真,蒙骗王上,行结党谋反之事。臣虽姓萧,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绝不会视而不见,便是拼了性命也要将这阴谋公之于众。”
他佯装诚挚,最后甚至一副大义凛然的慷慨激昂。
萧乾将将于数月前求姬玄为他与夏醴赐婚,萧秀这样说,那结党谋反之人是谁就显而易见了。
夏醴在白布拉开那一刻便认出是菁阑,未及多想铮舒会是怎样的境况,便听萧秀所言,让菁阑死后魂灵尚不得安宁,心中已是由悲转怒。
如今他还信誓旦旦地诬陷自己是假冒,更把祸水往整个夏氏与萧氏引。忆及麟州时的遭遇,更加确定菁阑之死与他脱不了干系,心中已是怒极,看他这副虚伪模样,再也不想隐忍,抹干脸上的泪痕,冲上前去将压在菁阑身上的乌沉木推开。
木头撞击在地面上发出“咚咚”的巨响,众人皆惊异,些许怔愣地望着夏醴。
“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她的声音因着愤怒带上了毋庸置疑的气势,她直直睥着萧秀道,“我是否是我爹娘的女儿,你一个外人竟比我爹娘要清楚?”
萧秀有些被她这几分气势摄住,未及有所反应。
夏醴缓了语气,娓娓道来:“麟州客馆失火,那客馆可是叫做似云来?”
萧秀心中“咯噔”一声,她怎的知晓客馆的名字?
夏醴见他无话,继续道:“我倒是有事要问问大人。正巧,是时我也在似云来客馆,按说麟州地处南方,气候湿润不易起大火,但它就是起了,这些姑且不论。火起之后非但迟迟不见人来救火,还有人埋伏在外伺机刺杀,麟州城门更是紧闭,生怕放出一只蚊蝇,大人身为麟州牧又当如何解释呢?”
萧秀额上浮起一层薄汗,瞥见都襄眼中闪过一道凶光,心中一震。大巫心狠手辣的声名在外,若今日失败,萧秀将得罪三方势力,莫说都襄许诺的萧氏族长之位,只怕还没走出这宫门便会性命堪忧。
他脑中迅速翻转,听夏醴提及封城,回想当初抓住那女子时天还未亮,因而第二日并未封城,心中有了几分底气,反驳道:“大胆妖女,休想血口喷人。我麟州城这半年来从未封过城,此事是可查证的。”他越说越觉自己理直气壮,“你莫要想借机反咬一口,混淆视听。究竟是谁指使你冒充公卿之女,还蒙骗王上封你为义妹?”
夏醴这才想起,那守城士兵严加看管尚在夜里,本就要关闭城门,算不得封城。但她话已说出,此时自己再推翻更显得不可信,只得道:“才不是。”她转向姬玄,指指地上的菁阑,“这女子名叫菁阑,是我的侍女。那夜,她携了这枚玉玦装作是我去引开那些刺客……”
“一派胡言!”萧秀高声打断,“这女子明明在客馆之中发现……”他稍一停顿,有片刻的挣扎,最后决定干脆鱼死网破奋力一拼,道:“分明是夏小姐死于火灾之中,夏家便随便寻了个女子来与萧氏结亲,以结盟谋反!”
“你胡说!”
“信口雌黄!”
却是夏夫人与夏醴同时叫道。夏夫人跪倒在姬玄面前到:“王上,臣妇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自己怎会不认得?这个夏醴就是我货真价实的女儿啊!”
姬玄并未从他们的争辩中分辨出真假,但这场对质发展到如此地步,夏家已是处于明显的弱势。
------题外话------
最近有点忙,这次间隔得有点久……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