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海军连

四 临时改造

    
    四临时改造
    回归现实,万金松终于发现,自己现在好象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半大小子,十九岁,独身,粗通文墨,水下功夫挺好,但现在和全村在躲兵灾,岸上是鬼子的天下,而北方不远处的平山岛却是渔霸黑老三的天下。但另一个思想又在打架,自己是万劲松,是一名海军后勤部的饲养员。
    自拍发不出去,又不知现在到底处在什么时区,感觉心灰意冷的万金松直接下山,两小白不准备带到山洞里,那里的气味一时散不了,要是这两家伙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不保证自己不想吃鲜肉!
    前面全被冲塌了,成了一个缓坡,不过也不在意,那就是一个打篮球的操场外加一个了望哨。
    好在值班室建造时是为了守住小港,前面是一块陡坡,现在泥石只是把小门下半边堵住,稍微挖挖就可以开门。
    山洞营房是以前照着一个加强连的标准建设的,所以部队撤走后,仅有的六人每个人占一间,还有剩余的就空在那儿。
    仔细检查了下所有床辅,特么的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除了各人的收音机和mp3等,一台笔记本都没。也难怪,岛上没有网,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要那东西也没用。
    两个思想打架也不知自己是万劲松还是万金松,先随他去吧,反正要不了两天说不定就会有人来救自己了。
    把这些电子设备收拾到一起,又把值班室内的高倍望远镜也擦好放入盒中,岛上盐雾大,不保护好,许多物品很快就会生锈。
    万金松知道值班室后面的武器室内有枪,就是不知有没有被带走,他跑到刘班长的宿舍找了找,果然,在抽屉里发现了一串钥匙。
    打开武器室铁门,果然,枪架上的95全被带走了,连弹匣都没留下一个,但一个军绿色的大铁柜映入眼帘,看来还有好货。
    打开铁柜,里面静静地放着六支老枪,黄油上得满满。不过万金松并不陌生,这可是以前自己最喜爱的枪了,尽管已退役,但仍在所有老兵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这就是一代神枪——八一杠!
    子弹不多,只有一箱,但对于万金松来说,这一箱子弹足可以自保了,反正和平时期,又没有什么海盗过来,先擦好一支,又压了几个弹匣,权当防身了。
    收拾好后,到厨房随便下了点面条,昨天送来的食品挺多,大冰箱里都塞满了。
    吃完饭,万金松带着工具来到山,光一个板机上面,各种小零件就够你头疼的,板机、板机框、阻铁、保险、弹簧和各个插销等就能把脑子填满。
    万金松拿了两套图纸,准备实施一下自己心中的计划。找来一根棒料和一些半成品,来到车床前开工。
    每个人都有一个抗日梦,万金松在后勤部时就曾经设计过一全套枪械图纸,当然,以前一直没有机会搞,都有人看着呢,要是突然搞出一把枪过来,估计准得上军事法庭。
    现在嘛,呵呵,岛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还不是可着劲的玩?
    有人说造枪最难造的是枪管,但对于万金松来说,现在枪管却是最好造的,为啥?尺寸好找啊,想搞什么口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作为二战迷,他准备搞个5毫米口径的,当然,开孔时可不能一下子膛出5,那里面的膛线就没法搞了。
    钢棒质量不错,是国家自己研制的50rb特种钢,当年是用来代替苏联镀铬枪管的,粗车、开拉、精膛,不一会,一根漂亮的枪管就已成形。
    枪机、枪机框、活塞等也都按比例或冲或车,一个个做了出来,要是有内行人一看,准得笑出来,这特么不都是五六式的缩小版吗?
    当然,这枪和五六式还是有不同的,万金松没有采用弹仓式,而是用上了二十发弹匣式,当然,从枪膛上面也可以用弹夹插弹。
    表尺、准星、枪托、刺刀座等和口径没啥大关系,拿五六半上的稍微改改装上就用。
    搞了大半天,一支心中的枪新鲜出炉,外表一看,完全是六三式,但内在却是五六式的翻板,万金松抓在手里左看右看,不错,就差试射了,结果却傻了眼了,没有子弹,这可是根据小鬼子的友坂弹设计的,现在到哪找那种子弹?
    不得已,先回去吃饭,明天再搞模具吧,造子弹可比造枪难多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