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一百一十三章:向前推进

    
    “华尊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天为职工免费提供三顿饭;由于工作繁忙,食堂很多时候还在晚上10点左右,为那些没有回家的编辑们和外来住宿人员准备一份不错的夜宵。除了早点和夜宵之外,食堂的伙食一般都是四菜一汤,形式为自助餐;这让新来乍到的韩爵高十分满意,因为饭菜的质量非常高,鸡鸭鱼肉每周不断,都赶上他们家过年的水平了。
    细说起来,目前在公司里住宿的职工并不多,加起来只有韩爵高、许康强、三蛋和小兵等七八个人;其他人都是家住北京的老户,一下班就全部回家了。至于居住的地方,虽说现在还没有搬到新住宿楼内,但因学习古琴的人们日见稀少,所以空出了好几间房屋;如此一来,韩爵高和许康强、三蛋、小兵四个人住一间,其他人住一间,环境十分宽松优雅。可能因为沾亲带故的缘故,仅仅几天的功夫,韩爵高就和许康强他们打成了一片,成了关系密切的铁哥们;每到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他们这些不当班的人员,都会陪着韩爵高在北京城里逛街。
    在工作方面,对于干惯脏活累活的韩爵高来说更是轻松异常;两名保洁员在他的带领下,每天将办公楼内的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就连几个卫生间的便池,也被擦拭的铮明瓦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因而,游刃有余的韩爵高,每天都会跑好几趟新办公楼,一丝不苟地检查工作,可谓干劲冲天。
    在这一段时间里,彭禹有意拉着韩爵高和三蛋他们,去了几回自己在什刹海那片高档住宅区的家,然后大家一起动手生火做饭,共进晚餐;彭禹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增加家中的人气,二是为了让韩爵高能够尽快融入这种祥和的氛围中,为以后美好前景打基础。毕竟,自从妈妈和爷爷娘娘他们走了之后,偌大的家中只剩下姐姐和彭禹了,就连林出尘和叶梦楠,也不是每天都来这里住的。
    需要补充的是,当后来大家搬到新办公大楼之后,韩爵高因为自己那个“工程质量”检查员的身份被撤销,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彭薇要怎么重新安排自己;没有想到,彭禹根本不给他思考的机会,马上命令他陪同谢志强等人,去祖国的边远穷困地区考察和筛选希望小学的地址了。按照彭禹的计划,今年他要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为边远穷困地区地孩子们,兴建一百所希望小学;时间紧,任务重,一切工作必须提前规划好才行。
    元宵节那一天晚上,彭禹和许康强去了自己未来的老岳父家;林志刚如约归来,彭禹必须和他谈一谈有关许康强学习枪械和保卫工作等诸多问题。
    双方交谈得很顺利,林志刚在仔细询问了许康强的情况后,对他大加赞赏,当场决定3月1日接他到部队去;按照林志刚的计算,许康强要想学有所成,怎么也得在部队里呆上三五个月才成。当然了,精明过人的林志刚是不会干赔本买卖的,他看上了许康强非凡过硬的功夫;希望他能够在部队里一边学习,一边教授他的侦察兵格斗技巧,双方互取所需。
    姐姐彭薇推断的不错,彭禹他们回来十天后,新办公大楼已经完全整理完毕;在席兆伦的组织安排下,人们欢天喜地地搬进了新楼。
    新办公楼足有五层高,大小房间多达五、六十间,在目前情况下,足够公司用了;为了上下方便,彭禹当初把手一挥,安装了两部电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入。如此一来,不但彭禹和彭薇都有了自己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就连谢志强、席兆伦和老邵他们,也都有了独立的像样的办公室,不用再和其他员工挤在一起了。此外,为了丰富职工们的业余生活,大楼内还办起了阅览室、健身室和娱乐室,举杠铃、玩哑铃、打台球、玩扑克和看电视等等都可以;在办公楼的后院空地,彭禹还为大家建了一个篮球架和羽毛球场地,供大家锻炼身体和室外活动。
    新办公楼开始使用了,那座二层旧楼就失去了功用,暂时为留守人员住宿。不过,按照彭禹的规划,这栋楼将于开春后拆除;除了预留出足够的停车位置,前方将另起一座二层楼。
    说起这个楼,当初彭禹将自己画好的规划图拿出来之后,可把大家唬得不轻,就连姐姐彭薇也吃惊的眼睛瞪得溜圆。之所以如此,是彭禹的规划图实在是太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因为这个规划蓝图简直就是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的翻版,建筑外形异常新颖。通过彭禹的详细解说,人们这才了解到;原来,彭禹要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研究院,内含五个部门。它们分别是:中医学研究院(研究内容包括中医、蒙医和藏医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中华经典研究院(内含易经研究和河洛图研究等等);高科技研究院和现代电子发展研究院。这五个部门各占一角,拥有若干办公室;根据发展需要,具体的研究基地,将会在后一步派人到全国各地考察筛选。而这个五角大楼,只是这些单位运作和规划的中心枢纽。
    毫无疑问,彭禹的计划十分大胆和超前,很多科目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了,可谓雄心勃勃。对于彭禹拿出的这些东西,包括彭薇在内的公司高层们虽然一知半解和触目惊心,但也同时被刺激的热血沸腾;你想啊!假如公司日后真像彭禹规划的那样发展下去,并取得实质性成效,那么,“华尊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将会壮大到什么地步呢?就算杀入世界企业五百强的前列,那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过,一阵子激动过后,大家头脑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说别的,单是那笔庞大无比的资金,就是现在的公司望尘莫及的。再者,前进的中国和发展的世界,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道路曲折而艰险;所有的这些因素,必须考虑清楚和提前准备好预案才行。
    “彭禹这小子的野心真大,简直是胆大包天!”事后,编辑部经理老邵感慨地直摇头;“看来,我这把老骨头,注定要埋葬在这里了!”
    自然了,上述的那些研究部门,在研究大楼还没有盖起来之前,是无法实施的;不同的是,抱着未雨绸缪的思想,彭禹先建起了框架。为此,彭禹专门让人腾出了五间办公室,作为起始点,然后通过报纸和电视,向全社会招聘这方面的专家和人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个月之后,这些办公地点陆续建成;一些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不少人退休后闲不住,纷纷加入了彭禹的公司,成了这座日后辉煌无比的大厦最坚定的基石。
    在搬进新办公大楼三天之后,按照和姐姐彭薇早期协商好的结果,彭禹签署了一份文件,任命谢志强为公司副总经理,主管报刊编辑出版、综合办公和建筑安装等杂七杂八的事物;这一决定,不但得到了绝大多数公司员工的称赞,而且也有效地减轻了彭禹和彭薇身上的负担,实乃顺应民心,一举两得。
    今年要建一百所希望小学,这无疑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此,谢志强刚一上任,就在彭禹的安排下,带领着韩爵高和另外四名公司高管,坐上火车或飞机,奔赴勘察地点去了。
    由于兴建学校的地点比较分散,因而,谢志强尽管将韩爵高他们兵分三路,爬山涉水和翻山越岭去实地考察,但花费的时间仍然不短;这一大圈跑下来,他们几乎花掉了一个月的时间,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公司,拿出了令彭禹较为满意的具体方案。
    第二部宏图大展第一百一十三章:向前推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