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四十章:难以置信

    
    一首儿歌,居然会唱得这么荡气回肠和壮怀激烈,这让某些人确实有些不了思议;但是,通过这优美的歌声和振奋人心的歌词,人们也就慢慢理解了。回想一下彭禹创作的几百首歌,几乎每一首歌都是渲染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真善美和激励人们努力奋进的佳作,这不能不令人感叹和承认,彭禹的灵魂是高尚的,他所表达的情感也是真挚的,他所付出的努力更是无私的;假如我们国家多一些这样优秀的学者和做人的榜样,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风清气正,健康而迅猛地发展起来的。
    孩子们洪亮的歌声,对曲书记等人感触很大;他们的到来和讲话,虽然全校师生反响也很热烈,但和彭禹一比,明显就差了一大截,这令他们不得不承认,在很多人心里,彭禹的分量之重,确实是他们这些当地父母官难以相比的。这一刻,他们才深切地感受到,崇拜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仪式结束后,彭禹站在校门口前,一面抬头看着拱形门脸上那鲜红的“百年教育,以德为先”八个大字,一面对站在他跟前的谢志强说:“志强哥,你辛苦了!这件事你办得不错,这个贫瘠的地方,确实是建立希望小学的最佳场所。”
    “彭总,这没什么可辛苦的;我们当初建设希望小学的初衷,不就是如此吗?”谢志强爱惜地抚摸着那块“华尊第一希望小学”的木制牌匾,一脸正色道;“说老实话,当初我去各个省区县考察,很多县乡明白我们要出资替他们建设学校的时候,很多人都挖空心思地接近我,希望我们去他们那里盖学校;但是,我没有盲目地去这么做,而是遵照您的指示,努力将咱们的学校建在最需要的地方。”
    说道这里,谢志强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口气,表情沉重地又道:“但是,彭总,您也看到了;目前,不说全国各地了,就是单单这几个省区县,贫穷落后的地方就有很多很多,那些半途辍学和无法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也有很多很多,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实在是能力有限和鞭长莫及啊!所以我想,假如……我们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建上几千所甚至更多的希望学校的话,对整个全局来说,恐怕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的。”
    “你说的没错,这个情况我已经有所了解了;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光靠我们公司一家来做这件公益事业,那绝对是独木难支和于事无补的。”彭禹低下头颅,一边思考一边说道;“所以啊!我准备等咱们回去后,抓住机遇创办一个‘华尊希望工程基金会’,看看能不能从社会的各个渠道吸纳资金和物资,尽可能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做这件公益事业;只有这样,我们创办希望工程的资金才不会断流,我们才能够持之以恒地把工作搞下去。”
    言毕,彭禹直起腰身,又将目光投向聚集在自己身边的县乡级各位领导和教师员工:“建设一所科学化和正规化的学校,努力让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的孩子们能够上得起学,一直都是我们华尊公司的一贯宗旨;所以,郑乡长和王校长,等我们把设立在贵县和贵乡的各所希望小学成立仪式全部办妥后,请你们尽快将各个学校的学生人数统计出来,及时通告我们公司,然后我们把学生们的校服给你们寄来,完成我们服装统一的计划。考虑到孩子们都在长身体,所以,我希望你们将这份报告尽可能地做得详细一些,将每一个年级都划分明确;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尽最大的努力,保证孩子们的服装比较合体了。郑乡长、王校长和各位领导,你们看可以吗?”
    “绝对没有问题,等上学的人数彻底稳定下来,我马上让王校长把这件事漂漂亮亮地办好。”听到彭禹说什么还要给孩子们准备校服,黄卫县各级领导大喜过望,郑乡长更是当场拍着胸膛表了态;可能是听懂了彭禹的言外之意,郑乡长转过身来,焦黄的手指间夹着大炮筒子指着王校长,神态郑重而严肃地说道:“王校长,你也听到了,彭先生不但给我们免费盖起了这么漂亮的学校,而且还要给孩子们提供校服;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啊!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别说咱们乡里队里的学校了,就是县里的那些中学,学生们都没有穿上校服呢!所以啊!我希望你们学校要把这件事情扎扎实实地办好,有一个算一个,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弄虚作假的虚报和多报,否则的话,我拿你是问!王校长,你听明白了吗?”
    “郑乡长,我听明白了;您放心,我王凯德是绝对不会做这种有损咱们县乡名誉的事情的。”王校长把胸脯一挺,声音洪亮地保证道。
    在众人的连声感激和点头当中,彭禹又神情端正地说:“这第一批规划,我们一共建立了二十所希望小学;接下来,我们的步伐可能要迈的更大一些了;具体地说,我们在下一期,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百所希望小学。当然了,假如资金充裕和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会建的更多;可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如果光靠我们公司出资和社会各界的捐赠的话,成效太慢不说,恐怕也是力不从心的。所以,我想回去以后,去一下咱们国家的文化教育部和宣传部,看看能不能让他们也拨出一些资金,然后我们以半公半私的方式,尽快把希望工程在全社会推广开来;毕竟,人生短暂和时间不等人啊!我们只有群策群力和大干快上,才能够尽快改变我国文化教育的落后局面,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彭禹的话,博得了人们的热烈掌声,就连曲书记也一改过去那种波澜不惊的姿态,变得动容和感动起来,和彭禹的对话交流越来越热情频繁了。
    红日即将西沉,彭禹他们仔细视察了学校,看到一间间教室门窗暂新,玻璃明亮,无论是桌椅还是其他学校设施,都是用木料新作而成的,而且也油刷的美观大方,顿时放下心来;当然了,因为学校目前用不上电,也没有自来水,做很多事情都不太方便,这不得不令彭禹深感遗憾。由此可见,当时汪庆洪的建筑队在施工的时候,条件是何等的艰难;如果没有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希望小学是没有办法这么快完工的。想到这些问题,彭禹感慨万千,对汪庆洪的鼎力协助感激不已。
    在第七生产队停留着一晚上之后,彭禹他们不顾劳顿,第二天一早就又赶往乡里的其他几个大队,顺利地举行了揭幕仪式。
    随后,彭禹和谢志强告别了黄卫县,匆匆忙忙赶往下一个希望小学所在地——越陶县。
    这第一期希望工程,彭禹他们一共建立了二十所小学;其中,黄卫县五所,越陶县五所,X省几个县五所,宁夏回族自治区五所。这里面,黄卫县和越陶县都属于甘肃省穷困山区,而且学校已经建成;其他那十所小学,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当中,预计在9月底或者10月中旬就可以完工了。
    闲话短说。当彭禹他们进入越陶县地界时,早已得到消息的县领导们,在县委书记赵大庆的带领下,在半路上就迎了上来;经过一番热情无比的寒暄后,赵书记他们直接驱车,将彭禹等人接到了县城里。
    实际情况和事先了解的没什么两样,这个越陶县和黄卫县一样,都是省里出了名的贫困县;虽然看上去,越陶县的人口明显比黄卫县多一点儿,但是县城的规模并不大,更谈不上繁华,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低矮的平房,二层楼和四层楼房寥寥无几。至于街道,也就是横七竖八的那么十来条,并且除了主干道以外,全部都是砂石路,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更别提什么宽敞漂亮的柏油马路了。
    但是,当车子行驶到县政府楼前时,眼前的景象却让彭禹大吃一惊,瞪着两只眼珠子陷入了石化状态。
    越陶县的政府所在地,可不是像黄卫县那样,只有几排老旧寒酸的砖瓦房;人家的办公地点,却是高大气派的楼房。彭禹见多识广,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一栋典型的现代化欧式建筑,占地广大,地理位置优越,四周合理地栽满了高大的胡杨树,一杆杆莲花状的豪华路灯,将这里点缀的漂亮异常;人站在这里,恍如来到了繁花似锦的大都市。这座楼很高很大,光楼层就有八层,比正在建设的“华尊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办公楼还要高大华美;鹤立鸡群般矗立在县城的正中央。再开它前面的台阶和路面,都是用华贵的大理石制作而成,不但平整异常,而且显得华贵美观,气派非凡。最为离谱的是,这座办公大楼很可能是当地政府留学欧美人员设计的,它的样子几乎和彭禹在欧美等国看到的很多政府机构建筑物一模一样,只不过规模小了一号,也缺少一些文化氛围和历史沉淀罢了。此外,在它的正前方几十米之外,还修建了一座彩灯喷泉,漂亮美丽的程度,就算和那些大城市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
    目睹着眼前的景象,彭禹下了车后,目瞪口呆地站在当地,老半天说不出话了;他彻底被这难以置信的一幕震惊了。
    第二部宏图大展第四十章:难以置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