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一百四十二章:争相购买

    
    12月8日,《现代先锋》杂志正式投放市场。在当时,国家文化产品的销路,几乎全部是由政府*门直接控制的,根本没有私营之说;也就是说,无论是出版的小说还是杂志报纸,经过层层审核、制版和印刷出来后,都是由遍布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的新华书店销售的。这种做法,有好处也有弊端;但是,在当时文化产品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尤其是在出版媒体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现代先锋》杂志是典型的月刊,它的创刊号一次就印刷了五十万册;这个数量,可谓大胆之极,因为它的第一波投放市场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目前中国任何一种知名杂志的月销售量的总和。这个做法,是彭禹力排众议的结果。本来,按照杨向辉等人的意见,是打算先印刷出十万八万册,看看市场的行情和销售量再说的;可是,彭禹坚决不同意。彭禹认为,这款新型杂志,目前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的横空出世,肯定会引起巨大轰动的,首发十万册是根本不够的;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毫无疑问,这个做法是非常大胆的,五十万册的杂志,单是印刷成本,就砸进去了杂志社的一大半资金;如果发生什么意外,造成严重亏损,除了彭禹,别人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彭禹既然这么干,当然是有十足把握的;在《现代先锋》杂志的创刊号里面,不要说其他出色的文章了,就是单凭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黄易先生的《寻秦记》,就能够亮瞎人们的眼球,这两部超前了中国大陆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作品,在后世都能够火爆的一塌糊涂,更不要说文学作品严重匮乏的现在了。
    尽管过去几十个年头了,当年的某些场景,仍然深深印刻在彭禹的脑海中无法忘怀的;他清楚地记得,金庸先生的作品,登陆祖国大陆实在八十年代初,而在正阳地区形成热卖,那已经是八五年先半年的事儿了。除了《射雕英雄传》以外,彭禹当时见到的单行本是《天龙八部》,这本书,在当时是一卷一卷出售的;为了得到完整的书籍,每逢新的一卷出版发售,彭禹总是和朋友们早早地等候在新华书店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种火爆场景,真是令人一生难忘。至于《寻秦记》上市以来,虽然在反响上和销售的火爆场面上不如金庸先生的作品,但也差不了多远,购买的人们趋之若鹜。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不一样,但是,人们求知欲望的不断升温是一样的,是没有人可以阻挡的。
    因此,当五十万册《现代先锋》杂志投放市场后,彭禹又做出了一个令杨向辉等人更加大吃一惊的决定:印刷厂不要停工,保持八小时正常的工作,不紧不慢地继续往出印刷杂志。
    对于彭禹的决定,杨向辉等人很不理解,因为按照常规,当杂志投放市场之后,杂志社应该耐心地观察和等待,然后根据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再实施必要的调整措施;但是,彭禹却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让印刷厂工作,继续没完没了地往出印刷杂志。这种一杆子打到底的愣头青似的做法,当然会引起杂志社人们的普遍担忧;只不过彭禹是社里的一把手,有着说一不二的决策权,所以大家只好听之任之,静观事态发展。
    别人着急上火,彭禹可一点都不急,他始终坚信,既然自己那本水平不是太高的现代武侠小说《武林志》,最后都能够卖出去几百万册,那么,作为层次更高的《现代先锋》杂志的创刊号,它的销售量会小吗?作为一个从上世穿越而来的有着五十多年先进经验的新新人类,如果他连这点眼光和自信心都没有,他还当什么社长呀?干脆找块豆腐撞死得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指的是盲目和冒险;而具备穿越时空和洞察秋毫的眼光,才是理性和睿智。
    当然,该做的宣传必须做;为了打响第一枪,彭禹在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和《解放军报》等十几种重要报刊上,提前几天就刊登出了《现代先锋》杂志创刊号的消息,并有选择地透露出了部分作品的内容;此外,他们还在中央人民电视台和一些重要省区的电视台,也发布了文字消息。后来的事实进一步证明,所有的这些广告和措施,对于《现代先锋》杂志的宣传和热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杨向辉等人着急的就像热锅里的蚂蚁,坐立不安;但是,杂志销售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用立竿见影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
    《现代先锋》杂志投入市场后,反响十分热烈,销售情况异常火爆;在不少处于闹市区的新华书店门前,人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争相购买《现代先锋》杂志创刊号。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为了取得一个良好的开端,彭禹派出一个工作组,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内,举办了一次首发仪式;并为所有现场买到杂志的人们,在书籍的扉页上,盖上了《现代先锋》杂志的专用图章,作为永久性纪念的凭证。这些后世惯用的做法,现在的人们可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因而,人们感到十分新鲜,反应异常热烈,买到杂志后,争抢着让社里的人员盖章留念。作为《现代先锋》杂志社选定的首发场所,王府井新华书店一共囤积了3000本杂志,原想着能够坚持几天,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仅仅一天就卖了个干干净净。
    随后,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纷纷告急:
    12月11日,北京各大新华书店里的《现代先锋》杂志创刊号全部脱销,店里领导纷纷打电话,要求《现代先锋》杂志社赶快上货。
    12月12日,上海各大新华书店内的《现代先锋》杂志创刊号销售完毕,店主心急火燎地催促杂志社继续铺货。
    紧接着,天津、南京、广州、重庆、武汉、西安、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济南、兰州、银川等近百个大中城市,纷纷将电话打到《现代先锋》杂志社的销售部,强烈要求马上进货;至此,杂志社先前投入的五十万册创刊号,几乎在全国各地全面告罄。情急之下,甚至有不少的客户,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彭禹和杨向辉的办公电话,直接打到了他们的办公室里,恳求优先为他们铺货。
    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火爆局面,《现代先锋》杂志社的所有人员心里乐开了花,对彭禹的高瞻远瞩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从这一刻开始,虽然大家每天忙得昏天黑地,但心里是非常踏实和兴奋的,可谓干劲冲天。在杂志社人员亲自坐镇督促下,印刷厂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拿出吃奶的力气,一天四班三倒,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拼命生产,然后连夜将一捆捆杂志装上汽车和火车,运往全国各地;竭尽全力,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1978年1月1日,《现代先锋》杂志第二期版本制作完毕,正式上交文化部审核;至此,《现代先锋》杂志创刊号已经在全国各地销售了750多万册,依旧在火热销售中。
    1月8日,是《现代先锋》杂志社预定好的发售日期,他们的第二期杂志,再一次投放市场,头版依旧为五十万册。这个时候,应读者们的强烈要求,有关创刊号的印刷和销售仍然在进行当中,等到1月25日创刊号彻底停止印刷,《现代先锋》杂志第一期,销售量已经超过了900万册,比全国其他杂志加起来月销售量的总和还多,可谓一战定乾坤,震惊全世界!
    接到通知,小区停电停水两天,这是鄙人在网吧给大家上传的,望继续支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