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七十七章:形势大好

    
    第二更
    不管是河套来的,还是从唐山来的,亲戚们来一趟很不容易,好客的彭家人理所当然地热情招待,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让亲戚们心里暖洋洋的,乐不思蜀。
    十三那天,从老家河套来的亲戚们走了,因为他们都是庄稼人,趁着开春的大好时光,要赶回家里翻耕土地呢!不可能住得太久。临走的时候,妈妈分别给彭禹的三爹和五姑手里硬塞了二百块钱当路费,而彭禹出面从范处长那里搞来一辆吉普车,把客人们送到火车站,直到列车开动才返回。
    相比之下,居住在唐山的军哥他们都是城里人,再加上唐山目前正在大搞灾后重建,孩子们也不到开学的时候,回去也无事可干,于是索性在彭家长久的住了下来。
    那个时候,镇子里也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乐子好玩,最多就是看看农垦部组织的人马踩高跷和扭秧歌,再就是农垦部请来放映队,为村民们放了几部像《地雷战》、《红色娘子军》和《向阳院》什么的老电影;余下的日子,亲戚们最大的乐趣,就是骑着阿宝走街串巷的玩了。到了后来,在孩子们的怂恿下,就连一向胆小的二舅妈和三姨妈,也硬着头皮骑在阿宝的身上,慢慢悠悠地转了几圈,玩得十分开心,直呼过瘾。
    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一大早,彭禹在火车上结识的朋友,区建安处供销科副科长汪庆洪,兴冲冲地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来给彭家拜年来了。说起来,汪家人已经来过好多回了;就在快过年的前两天,汪庆洪的爱人乔小燕,领着女儿汪超群,给彭家送来了自己炸的丸子、酥鸡和油饼等物品。来而无往非礼也,自然地,以彭禹为主的彭家人,也没少去汪家走动,给他们带去不少稀罕的东西;对待汪家的两个孩子,彭禹也很大方,等汪超群上学之后,他分别送给了她和哥哥,一人一支从美国买来的毕加索Picasso钢笔。
    人心换人心,六两换半斤;自然而然,彭汪两家处的关系异常密切,你来我往的非常频繁。
    关于汪家人为什么在元宵节才来给彭家拜年,在酒席上,汪庆洪解释说,因为孩子他二爹去年开春挖排干负了重伤后去世了,再说汪庆洪的父母也还健在,都居住在河套,所以他们一家人年前就坐上火车回了老家,和家里人一起过年,直到昨天上午才回来。
    汪家人的到来,让彭家又一次掀起了热闹的高潮。和彭国庆相比,汪庆洪不但年富力强,而且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时间也长得多,锻炼出来一身好酒量,一瓶子高度数骆驼牌白酒进肚,居然只是脸色微红的毫无醉意。这一场酒下来,不但彭国庆醉倒在炕上,就连一向自吹自擂自己是无人能敌的海量的军哥,也心悦诚服的败下阵来。
    说起来,中国人是很能折腾的,比起那个什么巴西狂欢节,除了没有搞上街游行外,其他的一点儿也不逊色。习惯养成自然,从正阳地区或者全国范围来看,大家的观念几乎都差不多,那就是不过完二月二老龙抬头的日子,这个春节就不算完;当然,就算单位已经开始上班了,但人们依旧吊儿郎当的心不在焉,没事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点个名就跑了,没有多少心思安心工作。
    因为在单位请好了假,和彭家熟络异常的汪家人也不见外,在彭家住了两天后,方才尽兴地回去。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按照当时全国学校的惯例,学生们将于3月1号开学;至此,唐山的亲戚们也待不下去了,于2月25日,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临走的时候,妈妈分别给二舅妈、三姨妈和军哥,一家送上500元钱,并且考虑周到的也为大舅他们几家准备了一笔数目相等的款子,让他们顺便捎回去。同样是亲戚,妈妈却是两样对待,明显有些厚此薄彼;但是,彭国庆和家人并没有意见。毕竟,大家都知道唐山的亲戚们遭受了大灾大难,理所应当地多照顾一些。再说,年前,彭禹出版的小说《武林志》销售量异常火爆,人民出版社又给寄来了一大笔稿费,数目达到了惊人的三十多万元;所以,彭家人自然不会将这几千块钱太当回事儿。
    3月1日一到,各个学校又开学了,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彭芳也去了幼儿园;姐姐彭薇骑着妈妈为她新买的女式弯梁永久牌自行车,也按时按点地去红卫中学上课去。一时间,偌大的家里,只剩下了彭禹和大个子阿宝。
    这一段时间里,彭禹发表的作品可不少,除了校园歌曲《童年》外,其他都是文学作品。这里面,短篇长篇小说都有,诸如:《班主任》、《珊瑚岛的死光》、《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和在前世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流浪的地球》等等,此外,他还发表了两部现代武侠小说《圆月弯刀》和《大地飞鹰》,在中国内地正式掀起了现代武侠小说的狂潮。
    有关《圆月弯刀》和《大地飞鹰》这两部武侠小说,其实都是前世港台著名作家古龙写的;这个时候的古龙,还没有英年早逝,正在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学界可劲儿折腾呢!只不过,彭禹也不清楚,古龙先生目前是不是已经在动笔写这两部小说了;假如是的话,古龙先生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无情地狙击,那肯定是一件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的窝火事儿,指不定会气成什么样子呢!
    自从《人民日报》在1月8日,也就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在头版头条发表了彭禹创作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之后,很多著名的出版社都坐不住了,纷纷派人前来和彭禹洽谈业务,恳请彭禹能不能将现在或者日后写成的作品,让他们也出版几本,改变一下目前出版社青黄不接的悲惨状况。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彭禹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精心挑选了几家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社,和他们签订了合约;最后,彭禹把《圆月弯刀》交给了商务印书馆,把《大地飞鹰》委托给了中国青年出版社。至于出版的稿费,这两家给的都比人民出版社要高,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三。
    被别人虎口夺食,因为《武林志》而尝到甜头的人民出版社也急了眼,马上派人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正阳市,同样以让利百分之三十三的优惠,和彭禹签订了时期长达十年之久的惊人合同。不过,在这份合同里面,人民出版社明确要求,彭禹今后写出的作品,出版权至少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归他们所有。
    毫无疑问,这份合同有点太霸道太欺负人了;好几家在场的出版社人员当时就勃然大怒。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大家顾不上装扮斯文人,同仇敌忾地一起围攻人民出版社的全权代表;事态发展到后来,双方相互指责和谩骂,差一点在田丰收的会议室里打起来,搞得场面乱成一锅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