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六十三章:有一种力量叫支持

    
    第二更
    姚文元这顿吐沫横飞、软硬皆施的演讲,一直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算进入尾声;在这一过程中,彭禹几乎很少说话。
    在这一刻,田丰收纯粹变成了服务员;每当彭禹将杯中的茶水喝到半截的时候,他总是极有眼头见识地立即拿起暖壶,殷勤地给彭禹倒满开水,态度谦卑端正的就像一个优秀的餐厅服务员。这也难怪,田丰收在革委会主任这个位置上坐了这么久,还没有机会好好的和北京的大首长们交谈过呢!在此之前,他接触过的最大领导,那就是去年曾今来过正阳市的迟群了。
    在上午,姚文元的秘书把这个任务交给田丰收之后,他的心里万分激动;他深刻地意识到,只要把这件事办好,那他这个区文化管委会主任的位置肯定会往上挪一挪的。这一刻,田丰收对彭禹眼红的快要滴出血来;尽管他不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人比人,气死人啊!姚文元和田丰收只说了几句话,前后加起来也就是十来秒钟;而人家彭禹呢,却和那位位高权重的中央大领导,足足热烈地交谈了一个小时,孰轻孰重,田丰收心里一目了然。
    可能是被逼急了眼的缘故,最后,姚文元单刀直入、干脆利索地命令道:“彭禹啊!我们现在的革命形势非常严峻,敌人正在疯狂地向我们发起反扑,妄图颠覆我们的红色政权,妄图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所以,我们希望你尽快能够写出一部革命歌曲来,为我们的革命事业作出必要的和积极的贡献!”
    彭禹愕然道:“首长,以前,我不是说了吗?目前,我正在构思这方面的东西,时机一旦成熟,我会在明年初拿出作品的。”
    “不行,时间上有些太长了,现在是时不待我啊!”姚文元一口回绝;“你必需最晚在下一个月,为我们写出一部优秀的作品,无论是文章还是歌曲都可以;这是一个不可推卸的革命任务。彭禹啊!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你放心大胆地写吧!我们绝不会亏待你的。”
    “那好吧!”彭禹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首长,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个任务完成好,请首长放心好了。”
    “这就对了嘛!作为革命小将,就应该有一种一往无前和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嘛!”彭禹的承诺,让姚文元十分高兴;“彭禹啊!从你目前那些作品来看,你的思想已经比较成熟了,在创作上也不缺乏灵感,关键是你在发展的方向上还缺憾正确的思维。所以,我们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希望你从下一个月开始,每个月都能够给我们交上一部合格的作品;这是一项硬任务,你必须要完成好。”
    姚文元的思维跳跃的很快,这一次,他没等彭禹回答,就把话题转向了另一个方面:“彭禹啊!有件事我想问问你,你是不是在唐山发生大地震之前,就有了什么预感了呢?”
    姚文元的问话,让彭禹大吃一惊,他在心里马上警惕起来:“首……首长,您何出此言呢?我只是一个12岁半的小孩子,怎么会有神仙那样未卜先知的能力呢?”
    “呵呵,这主要是你那首名字叫什么《祈祷》的歌曲,让有些人感到不可思议;大家普遍认为,这首歌出现在大地震很快爆发之前,时机和气氛又那么契合,的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就算是如此,那也仅仅是个巧合嘛!在这个世界上,这类巧合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如果有谁想了解这类巧合故事,我现在就能说出好几个来的。”彭禹语气急促、气急败坏地辩解道;“首长,我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预言家,但是,我认为,如果把这件事和我这么一个小孩子联系在一起,那肯定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不知您认为呢?”
    “好了,我也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巧合,你不必紧张的。”姚文元笑了起来,再没有往下追究;“彭禹啊!话就说到这里吧!现在,我们大家都很忙,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专门来指导你的工作;今后,你要自己把握好分寸,该做的事,要大胆地去做,不该做的千万不要胡作非为,要懂得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这个道理。我们真心希望,能够早一点看到你的作品;彭禹,加油啊!”
    通话结束了,彭禹满头汗水,手有些发抖地将话筒放在电话机上。废话,这能不让人紧张吗?假如四人帮集团知道他有几十年的前世经验的话,那他的命运肯定会极其悲惨的,把他拉到医学院,像解剖小白鼠那样,将他大卸八块那还是小事,若是把他关起来,用各种手段逼迫他交代社会后面的发展进程,这才是彭禹感到后怕的。更何况,他们不用采取多么复杂的手段,只要把他拉在透视镜下稍微检查一下,他脑袋里的芯片就会暴露无遗的;到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彭禹是想都不敢想的。好在,彭禹年纪实在太小了,四人帮集团虽然有所怀疑,但也没有想的过于复杂化;毕竟,这件事要是和未卜先知的超能力牵扯在一起的话,既有些牵强附会,也令人感到十分离谱的。
    心神不定之中,彭禹都不知道田丰收是怎么把他送回家的;一进门,他就方寸大乱地一头栽在床上,一动不动地开始浮想联翩地胡思乱想,直到姐姐彭薇喊他回家吃饭。万幸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四人帮集团并没有神经兮兮地找他的任何麻烦,他这才渐渐地安下心来。
    在彭禹他们在唐山老家的时候,因为内心牵挂,彭氏父女每天都收听有关唐山的情况;正因为如此,包括彭氏父女在内的很多村民,都知道了彭禹将在7月27日晚,在唐山举办消夏文艺大汇演的消息。于是,很多人和彭氏父女一样,在那天晚上收听了这台节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听到了彭禹那四首新创作的歌曲。但是,由于这些歌曲只在收音机或者半导体里播放了一遍,再加上当时会场里人声嘈杂和天气不佳的缘故,收听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很多人了解的并不全面。彭禹回来后,姐姐彭薇特意向他好好地请教了一番,这才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把这些歌曲完整的向社会推广开来。
    随着这些歌曲逐渐在社会上唱响,彭禹和家人也提心吊胆起来;他们不知道,四人帮集团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对待这些歌曲的流行。
    8月18日,《人民日报》在副刊刊登了彭禹新创作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并在不久寄来了二百元稿费;至于《爱的奉献》、《世界需要热心肠》和《祈祷》那三首歌,报刊上连半个字都没有提到,不声不响地被四人帮无视和彻底而无情地封杀了。
    对于《爱的奉献》、《世界需要热心肠》和《祈祷》那三首歌,虽然那些家伙们一分钱也没给,而且还在私下里禁止人们传播和演唱,但彭禹和家人总算放下心来;因为,像《人民日报》这类的主流报纸,并没有揪住彭禹的把柄不放,更没有提半个字。显然,四人帮集团,对这件事理性地进行了冷处理。
    可是,你不让唱难道大家就不唱了吗?凭什么呀?这些歌曲这么好听,里面又没有任何反动的东西,为什么不让人唱呀?你说不健康,那么请问,它们不健康在哪里呀?
    关于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做回答,或者说,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大家一个值得信服的答案;所以,很多人都不服气,抵触心理异常强烈。于是,在人们对彭禹表示敬佩和同情的同时,这些歌曲照唱不误,而且越唱越响,很快就传遍了三山五岳和五湖四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