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四十六章:在路上

    
    第一更!
    到了火车站,天色依旧黑暗。那个时候,从正阳去唐山,必须路过北京,然后在北京站倒车,这才能去了唐山。再者,那时候都是绿皮车厢,车速很慢,单是从正阳到北京,就得花费二十八九个小时,行程很是漫长,根本没有后世高铁那么方便和快捷。
    买票的时候,彭禹很轻松的就买到了两张卧铺票,而且还全是紧挨着的下铺,这让他感到很惊讶;他这才明白,原来在这个年代,火车上是有卧铺的。只不过,软卧是专门为那些厅局级的高级领导们预备的,寻常人没有资格乘坐;坐硬卧倒是自由,可是这个时候的人们普遍都穷,没有几个人能够坐得起。所以,这个时候的卧铺是典型的赔钱货,有它没用,没它还不行,只在客车的最后面挂了一节车厢。
    果然,彭禹他们上车后,发现卧铺车厢里的旅客寥寥无几,这和前面那些硬座车厢里人头攒动、挤得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场景有着鲜明的对比;虽然车厢里冷冷清清,但是乘务员还是格外的客气和热情;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能够坐得起卧铺的人,自然是非富即贵,得罪不起的。
    妹妹彭芳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再加上一上来坐的就是宽敞舒适的卧铺车,这让她高兴的手舞足蹈,银铃般欢笑着在卧铺上没完没了地翻来滚去,一刻也闲不下来。
    因为走得早,大家都没有顾得上吃早餐,所以,趁着列车还没有开动,人们纷纷拿出早点,向乘务员讨来热水,开始吃饭。见此情形,彭芳也嚷着要吃饭,于是,妈妈也让彭禹从大藤箱子里翻出食品,就着两大罐头瓶子热气腾腾的茶水,吃起了早饭。其实,那个时候的人们,就算能够坐得起卧铺车,生活条件也不一定有多好;因此,绝大多数的旅客,都是拿煮熟的鸡蛋和白面馍馍当早餐的。反观彭家三口,显然就和大家不是一个档次了,他们的早餐不但有鸡蛋、圆面包,甚至还有一只自家做的油汪汪的大肥烧鸡,丰富和奢侈的有些过分;为了照顾妹妹的情绪,彭禹还打开来一个市面上十分罕见的橘子罐头。
    我的老天,这家人到底是什么人啊?怎么这么有钱?
    抱着这样的念头,无论是旅客还是乘务员,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彭禹一家人在那里大吃二喝,相互间窃窃私语;由于烧鸡飘来的香味实在诱人,甚至有不少人止不住蠕动喉结,狂吞口水。
    目睹这一幕,彭禹暗地里叹了口气;这个时代的人们就是穷啊!这要是在后世,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大家吃什么牛奶、汉堡和火腿肠等等,实在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一件事。
    这时候,一个穿着整洁花布衫的小女孩,偷偷地凑在彭禹他们跟前,看着彭芳大口地吃着橘子罐头,嘴里咬着小手指头眼神直发呆。
    目睹这一切,彭禹不动声色地又从箱子里翻出一个橘子罐头,笑呵呵地递给这个比妹妹年纪大不了多少的小女孩,和蔼地说:“给,小妹妹,拿去吃吧!”
    看见罐头,小女孩眼睛一亮,居然毫不客气地用双手牢牢抓住,然后扭头就往车厢后面跑。紧接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秃头男子从后面的卧铺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彭禹他们面前,连声说道:“小老弟,这可使不得;囡囡,快把罐头还给哥哥。”
    “大叔,不就是一个罐头嘛!让小妹妹吃吧!我们这里还有呢!”彭禹连忙劝阻。离家的时候,彭禹虽然没有带那些肉类罐头,但考虑到有妹妹在,所以,还是装了十来个橘子罐头的。
    “哎呀,那就太谢谢小老弟了。”出门在外,体面人讲究的是大气和风度,所以,秃头男子也就不再矫情了;他一屁股坐在彭禹的铺面上,热情地询问道;“大嫂,小老弟,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啊?”
    “哦,我们是要到唐山走亲戚。”妈妈客气地应付道。
    “啊呀,这路程可不近啊!明天到北京站倒车,顺利的话,后天下午或者晚上,才能到唐山啊!”秃头男子显然是个经常出门的人,经验很丰富;不用人追问,他又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在咱们区里建安处工作,昨天接到电报,说孩子他二爹因为开春挖排干负了重伤,前天不幸过世了;没办法,就算我这个供销科的副科长再忙,也得干回去奔丧啊!这不,我只好带着囡囡去包头……”
    众人正唠着嗑,列车开动了,喇叭里传来了欢快的歌声,正是彭禹创作的那首《春天在哪里》。彭芳等哥哥帮她把手擦干净,就迫不及待地拍着白胖的小手,兴高采烈地和囡囡伴随着喇叭唱起了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
    听了一会儿歌曲,秃头男子惊奇地对彭禹他们说:“哎呀,这个小妹妹唱的有板有眼的,比囡囡唱的歌词还准确,不简单啊!”
    彭禹正要回答,没想到妹妹停住了歌声,扬起小脑袋,快嘴快舌地骄傲地说:“那当然了,这首歌是我哥哥写得嘛!我当然会唱得更好了!”
    “什么?小妹妹,你说,这首歌是你哥哥写的?”秃头男子满脸狐疑地愣住了。
    “是啊?难道你不知道吗?喏,这就是我哥哥,他写了好几首歌呢!”彭芳用白胖的小手指头一指彭禹,然后拍起小手,又兴致勃勃地唱起了另外一首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
    “什么,你……你就是彭禹?”秃头男子吃惊地站了起来,然后惊喜地伸出双手;“哎呀呀!彭老师,久仰,久仰大名啊!那个,我叫汪庆洪,我女儿囡囡大名叫汪超群;彭老师啊!您不知道,囡囡可喜欢唱您的歌了……”很显然,这个名字叫汪庆洪的人,平时很关注现在的新闻和报刊,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随大流地称呼彭禹为老师了。
    “嗯?什么?汪超群???难道说,这个叫汪庆洪的女儿,就是后世那个名满正阳市乃至全省的大人物吗?”彭禹一面惊讶地和汪庆洪握手,一面将目光投向那个和妹妹玩得十分开心的小女孩。
    在后世,具体地说,在2020年期间,一个女人像黑马一样冲上了正阳市的政治舞台,她的名字,就叫汪超群。彭禹清楚地记得,自打汪超群出任正阳市市委书记以来,正阳市迎来了建设发展的第二次大*,她那雷厉风行的作风和亲民的表现,赢得了市民们的普遍赞誉;那个贯通全市的地铁工程,就是在她的强力推行下展开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