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四十三章:阴雨绵绵

    
    和韩局长前来的这些人中,几乎都是市教育系统名声显赫的领导;其中有两位比较特殊,一位是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张丹,一位是市委书记秘书王向群。这些人里面,有一多半是跟随市文艺代表队去过省城的,谈论起来省城和表演的现场气氛以及各种见闻,一个个禁不住眉飞色舞,扬眉吐气之状溢于言表。
    最后,市委书记秘书王向群打开随身携带的漂亮的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两个厚墩墩的牛皮纸信封和一个外表精美的小盒子,恭敬地双手递给彭禹,笑着说明道:“彭老师,恭喜您,您的作品这次获得了全省青少年文艺汇演的最高奖项,其中,时代新风尚奖可是省委文艺汇演评判小组专门为您那首《我爱你,中国》的歌曲,临时起意设立的;基于您的作品实在是太优秀了,所以,省委文教厅特意给您个人奖励了3000元人民币。另外那3000元和这块上海牌手表呢,是咱们市里根据您对我市文化教育做出的特殊贡献,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奖励给您的。”
    和彭禹比起来,王向群可是市里的大红人,位高权重,炙手可热;但是,若论起声望和名气,他就算拍马也赶不上彭禹的。所以,他虽然是大领导,年龄也比彭禹大得多,但是,颇有自知之明的他,一点也不敢在这个小孩子面前摆官架子,毕恭毕敬地随着大流,也开始称呼彭禹为老师了。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这钱也太多了点吧?”彭禹假意地推脱。
    “彭老师,您这可是实至名归,劳有所得啊!”在众人的恭维和劝导下,彭禹只好顺坡下驴,坦然而受了。
    晚上,当彭禹把钱交给妈妈的时候,家里人都很惊讶,问明白情况后,也就喜笑颜开地接受了。说实话,在这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彭禹不断地往家里拿钱,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尤其是前一阶段人民出版社汇来的头一拨十几万元巨款,把大家的神经都磨成了大条,早已见怪不怪了。当前,彭家虽然成了这一带最有钱的人家,但是言行举止还是非常低调的,更不敢露富于外,所有的钱,全部让妈妈偷偷地存进了银行里。至于那块上海牌夜光手表,彭禹本来是要给爸爸妈妈的,可是他们不要,说那是上级领导奖励给他的,他以后说不定出门办事,带上也显得合乎身份。说实话,彭禹的脾性比较特别,大小就不太稀罕手表,就连什么戒指和项链也不感兴趣;所以,再上一个时空位面,他几乎从来都不佩戴这些东西,一只手机就全包括了,早已养成了习惯。
    既然父母不要,最后,彭禹将这块手表给了姐姐彭薇,让彭薇立刻自行车手表全部配齐的“高大上”起来。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尤其是在相对而言比较落后的正阳地区,学生能够既骑得上自行车,又能够戴上手表的,真还没有几个;恐怕用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彭禹的慷慨大方,令姐姐彭薇高兴得直跳脚,当即毫不吝啬地在老弟的脸上重重地亲了一口,以作奖赏。
    本来,就在前两天,彭薇在逛商店的时候,看到了一款刚刚上市的弯梁女式永久牌自行车,心动之下,磨着妈妈要买;但是,妈妈出于怕别人眼红的顾虑,哪怕彭禹在旁边极力附和,也坚决不同意。最后,彭薇美妙的购车计划,不得不遗憾地夭折了。今天,彭薇得到了一块崭新的新款式上海牌手表,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因为按照标签上面书写的价格可以看出,这块有着十分漂亮的表盘的手表,价格比那辆自行车还贵得多。
    时间进入七月份,一向缺少雨水的正阳地区,令人惊喜地下起了绵绵细雨;这一下,就是两天两夜。
    1976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个灾难深重的年代;作为重生者,彭禹的心里非常清楚。敬爱的周总理已经去世了,那么,按照时间的发展,接下来,就该轮到朱德委员长与世长辞了。对于领袖们接二连三的逝世,彭禹感到很无奈,也很无力;虽然他知道历史的发展进程,但他不是个改天换地的神仙或者超人,做不到力挽狂澜,只能躲在这个偏远的角落里,满怀伤感地叹息。
    七月六日,不出彭禹的所料,大喇叭里再次传来了哀乐声,那位曾经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并开拓出红色江山的人们无比敬爱的朱德委员长,因病医治无效,告别了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之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和伟大领袖毛主席,地位崇高无比;毫不夸张的讲,他们的存在,就像三座巍峨的大山,让千千万万清贫而淳朴的老百姓,有了一种靠山般的踏实感。经过建国几十年,这种依赖感,或者称为敬仰之情,早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了。
    七月七日,彭禹分别参加了在农垦指挥部和红卫小学举行的纪念朱德委员长的活动;参加这个活动,没有人事先或者专门来通知他,都是他自愿的。这是因为,彭禹和绝大多是中国老百姓一样,认为朱老是个好人,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人民的爱戴。
    好人这两个字眼别看简单,其中却包含了人们古老的道德观和朴素的世界观;尤其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极其混乱的年代里,这种良知就显得弥足珍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敬爱的朱德委员长,绝对当得起好人这个名号;他一贯的朴素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形象,必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也必将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仅仅大半年的时间,国家就失去了两位重量级的领导人,这让绝大多数的人们感到慌急和茫然,心里空空荡荡的,不知该何去何从;一时间,各种谣传和封建迷信四处传播,搞得人心惶惶。
    面对山野村夫们见识肤浅的躁动和不良之徒的上蹿下跳,彭禹心平如水;抱着“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蜗居在自己的小屋里,一面汲取着书本里丰富的知识营养,一面埋头苦干,奋笔疾书,加紧往出赶写那些风格各异、品类繁多的作品。
    在上一个时空位面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文化发展迎来了辉煌的新局面,各种形形*的题材和文章层出不穷。你比方说,以当时极其火爆的起点和17K为例,就分出什么男生、女生和个性化三个文学作品大类,而这三个大类里面,又分化出十几个小类别和更多更小的类别;这些类别看似互有相通,但又有各自鲜明的风格。于是乎,这近百种风格不同的文章或者小说,被现代文人们冠以开拓者的名号,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火爆的一塌糊涂。
    而现在这个社会呢?从文学方面来讲,还是处于近似原始状态的纯文学阶段,就连通俗文学这个概念,还没有被人们认知和推广开来呢!
    因为有了人体智能芯片,和普通人比起来,彭禹算得上是个超人了;但是,因为他没有自主而鲜明的个性思想和开拓能力,他无疑又是一个俗人。既然认定自己是个俗人,也明白自己的能力究竟是半斤还是八两,所以,彭禹只能按照前人划分好的路线,在平坦快捷的大道上阔步向前了。之所以如此,不是他没有进取精神和开拓思路,而是他被芯片里的东西已经限制死了,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去创造什么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彭禹这个超人或者是俗人,面对眼前写都写不完的一大堆东西,只能悲哀地沦为上苍的操刀手,来忽悠这个时代,或者说忽悠这个世界的泱泱大众了。
    注:从今天开始,我打算每天上传两篇作品,具体时间不确定;现在是第二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