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接纳这些绿林的地方真不少啊。”
徐世杨感慨道:
“秦国那边想要,楚国那边也想要,北海省(外兴安岭以北)、滇省、安南省也是都发信来希望能把人流放到他们那边去。”
“晋王那边没要人吗?”李井槐问道。
“世柳没要,他手下人并不少,而且他的封地在吐蕃,那里地方虽大,但能承载的人口其实不多,而且吐蕃人威胁对他的威胁很小。”
徐世杨在豫省待了一个多月,基本处理完少森寺的事,等来内阁的审查团后,他离开豫省,再次南下,继续自己的巡查之旅。
共和1798年6月初,他在滇省建昌府遇到了北归的李井槐所部。
徐世杨在建昌请李井槐吃饭,算作他个人对李井槐征服大理的表扬——这已经足够了,对李井槐来说,徐世杨既是统帅又是老师,还可以算是养父。
父亲主动请儿子吃饭,什么功劳都能抵的过去,何况这只是私人性质,李井槐回去后,内阁、兵部和总参还会给他更多奖励。
说是父子关系,其实李井槐的实际年龄比徐世杨还大一点,徐世杨在饭桌上也没摆什么架子,两人相谈甚欢,于是徐世杨把他在豫省之所见,对绿林的看法,以及边疆和属国向他要人的信都跟李井槐说了。
“到处都要人,那殿下打算怎么安排那些绿林?把他们流放到哪里去?”李井槐问道。
“还得看到最后有多少人会被刑部流放。”徐世杨回答:“我个人觉得,秦国占六成,南洋占两成,大理占两成比较好。”
“楚国那边不给人吗?”
“楚国其实并不缺人,粤省、闽省一直以来都有下南洋的传统,那边汉裔其实很多,再从国内给人实在没有必要。”徐世杨斟酌着说道:“而且……,我打算从别的地方给他们调人过去。”
“还有哪里有人可调?”
“草原,蒙兀人。”
“啊?调蒙兀人去南洋的岛子?”李井槐讶然道:“殿下要给蒙兀人减丁吗?”
蒙兀人适应不了南洋的生活,徐世松出发的时候带了300蒙兀骑兵,最近他来信说,战场上倒是没有什么损失,但被疫病干掉一大半,现在连50骑都没有了。
按这个比例来看,把蒙兀人调到南洋去,比在一百步外对他们来一轮排枪杀的还多些。
“并不是那样,我虽然给蒙兀人减丁,但减丁不代表要他们的命。”徐世杨说道:“我让他们去南洋,不是把他们扔到小岛上。”
“那是去哪?”
“探险队派快船送来报告,说是在南洋群岛的东侧——原满者伯夷国最东侧的岛屿南方,发现一块很大的陆地。”
“很大是多大?”
李井槐有些好奇,太子殿下以往很不喜欢很大、很多之类的形容词,徐世杨对他们这些人的要求就是数字要尽量做到准确。
比如歼敌一千,你就只能汇报说歼敌一千,要是说歼敌甚众,会挨批的。
可这次,徐世杨自己却用了很大这样的形容词……。
“非常大,探险队已经派船尝试环绕那块陆地一周,但两队船相向而行,半个月时间居然没碰到!”
徐世杨说:
“科学院的人计算,这块土地面积可能比中原十二省面积还大不少。”
所谓中原十二省,就是指禁枪和限枪的十二个省,这些地区现在被认为是帝国最核心的领土,其他省份,相对来说都显得有些边远了。
“真的有那么大?”这一次,李井槐是真的惊到了。
这意味着,那“岛屿”可能有几百万平方公里!
这已经不能算个岛屿了,按现在科学协会的说法,这是一个大陆!
“是的,非常大!具体有多大还不好说,但几百万平方公里确实有,所以科学协会准备把它定名为南洋大陆。”徐世杨继续介绍:“探险队的船在南洋大陆的北部建了个小港口(珀斯)作为落脚点,他们登陆侦察过,并未发现人类的踪迹。”
“这么大的地方,没有人?”
“应该是有的,毕竟我们并未深入陆地,但肯定很少就是了。”徐世杨说道:“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打算用蒙兀人完成对南洋大陆的占领,所以要调蒙兀人去,他们在岛上不行,在大陆上总是有用的。”
毫无疑问,南洋大陆就是这个位面的澳洲。
实际上,把科学协会的人塞进楚国远征军,是徐世杨乾纲独断,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澳洲。
虽然科学协会的报告说南洋大陆十分荒凉,但那只是因为他们是从西北部登陆的,而澳洲的精华在东南沿海地带。
那里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发展畜牧业——澳洲的羊毛可是驰名全世界的。
因此徐世杨打算先让世代放羊的蒙兀人先去把地盘占住,等工业革命爆发,就可以移民汉人过去,把澳洲东南部转变为绵羊/小麦混合农业带。
若是今后始终没有把南洋大陆丢掉,那么再过几百年,帝国工业的原材料产地就可以多一个矿大利亚了。
“井槐,你有没有兴趣带兵去那里看看?”徐世杨问道:“就当一次开阔眼界的旅行了,那里就算有土著,也肯定不厉害。”
另一个位面,澳洲有大约不到一百万处在原始社会的土著,对近代化的华军来说毫无威胁。
徐世杨让李井槐带队去征服南洋大陆,主要是为了开拓将官的视野——与老爹约定的五年之期已经过去一半,再有两年多徐世杨就要登基了,到时候,徐世杨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军队方面。
因此他希望李井槐、冯三虎这些人能够从将领转变为统帅,帮助自己支撑军队的发展。
李井槐现在是中将,有征服大理的功劳,徐世杨打算把他提升为上将,再征服澳洲,过段时间就可以把他提升为元帅了。
至于冯三虎,徐世杨给他设计的路线是征服整个东南亚之后,以他为主帅前往征服天竺。
这两个徐世杨信任的统帅,一个在内,一个在外,能够帮他承担很多重担。
“殿下的命令,属下在所不辞!”
“不用那么严肃,这个任务并不难,你还有时间,回去休息几个月,然后去草原调人,明年之后再出发不迟。”
徐世杨笑道:
“我也要先去大理看看,然后尽快北上巡视完剩下的地方,今年年底我要去金陵参加年会。”
小说推荐
- 兴汉
- —他原本是和谐后世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却莫名成了东汉末年被人架空懦弱、人见人欺的刘琮—面对外有曹操数十万大军黑云压境,内有刘备欲代刘表,蔡瑁、张允专权,江东孙权也虎视眈眈—收诸葛,战曹操。且看刘琮与各路诸侯斗智斗勇,乱军之中咸鱼翻身、匡扶汉室、成就霸业
- 历史小说魔力鸟.全本
- 最新章:第453章 黄粱一梦
- 汉兴八百年
- 这个汉朝强大无比,国祚已近八百年,全民尚武,军中猛将如林,江湖上高手如云,在统疆域七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过四十亿,铁路总里程超六十万里,乃是大一统的日不落帝国!这一年是华元3285年,即西元588年!现代青年武术家刘毅,魂穿此朝,成了青年皇帝,杨素与杨坚是他的辅臣,杨广与李渊是他的侍中,如此开局,他
- 灵异小说步惊俗连载
- 最新章:请假一天,儿子得了肺炎
- 季汉中兴
- 邓艾兵临城下,后主未战先降,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化为泡影,是随波逐流做一世安乐侯,还是绝地反击做困兽一搏
- 历史小说跋扈将军连载
- 最新章:终章大纲 完结
- 汉室可兴
- 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高唐县为黄巾所破,县令刘备逃依公孙瓒,随公孙瓒南破黄巾,西拒袁绍,后受命渡河南下击贼。雄起青州,休言天下无敌手;凌厉中原,方知世间有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作者自定义标签:励志争霸流
- 历史小说长歌行路难连载
- 最新章:第483章 长驱
- 蜀汉的复兴
- 穿越了,成了关羽的孙子关彝。根据史书记载,作为穿越者,需要注意的是,七年后蜀汉会亡国,蜀汉亡国时关家的仇人会找上门来血屠关氏一门,蜀汉开国功臣的第三代子孙基本都是废材。那么,废材们,请到我身边来,我们一起来复兴蜀汉吧
- 历史小说混吃等死连载
- 最新章:新书已肥,君在何处?
- 季汉当兴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建兴五年,杨清面含微笑地看着朝班最前面的诸葛亮,此时这位千古名相正在大声宣读着《出师表,听着诸葛亮激动而坚定的语气,他相信这一世北伐定会成功
- 历史小说军师中郎将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章 四郡响应(二)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天,刘寻穿越成了蜀汉的六皇子刘恂!面对大好河山,不愿成亡国奴怎么办?幸好,获诸葛遗计能立足,收遗臣新将复开疆,还有七位美女执掌的七色剑及剑阵护身,当然,剑的主人也是要收的。促进农耕、开科取士、提早四大发明、畅通中外商路…当山河破碎的时候,刘寻表示: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外
- 历史小说日出泉城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威震四海、盛世繁荣!
- 三国之蜀汉中兴
- 都市小说寒塘鸦影连载
- 最新章:第2400章 番外9 决定胜负的一战
- 三国之汉室再兴
- 大学生刘和穿越成汉室宗亲刘虞之子,拜师大侠童渊成赵云师兄。开局截胡刘备收关羽、张飞,以燕赵之士镇守边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铁骑铮铮横扫漠北,继承光武之志再兴汉室,征讨四海万国来朝,开疆扩土开辟新纪元。大汉雄风威震全世界,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 历史小说长弓挽月连载
- 最新章:第468章 登基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