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小侯爷

第四十四章 够份量的保人

    
    众人都知道,这安乐公老爷子平时乃是泥菩萨一尊,从来不会参与朝中的政事。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他却站了出来。
    “这老头抽了什么疯?”
    刘汝长心中颇感疑惑,脸上的神情却依然如故,没有丝毫表露。
    太祖与太孙也看向安乐公,眼神里充满疑问。
    只有那承平老王爷,从来到大殿,直到现在,一直坐在绣墩上闭目养神,好似睡着了一般。
    安乐公在朱平安的捅咕下站了出来,才觉得有些头皮发麻,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这个……,这个……”嗯嗯啊啊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众人见状,都不由摇摇头。看来这老公爷还是和原来一样,极不靠谱。大殿之上,君前奏对,竟当做儿戏一般。
    安乐公实在无话可说,便将心一横,“既然是你硬要来,那就让你来说。反正不管出现什么状况,老爹豁出这条老命,也要保你周全便是。”
    于是他也不管在皇上面前是不是失礼,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皇上,你知道臣没读过书,有些事也说不明白,这个……,不如让平安这小子来说吧。”
    众人闻言,啼笑皆非。你都说不明白,你那个纨绔的儿子又能说出什么花来?
    朱守文闻言,秀眉皱了一皱,不知道想到些什么。
    太祖虽有些不悦,却也不愿当众拂了安乐公的面子,淡淡的说道,“哦?既然小安子有话要奏,不妨说来听听?”
    朱平安正等着皇上的这一句话,闻言便即站了出来,对皇上与太孙行了一礼。
    “皇上,臣听从太孙教诲,近来也颇好读书。不过那些圣贤之书,臣瞧的实在无趣,便找了些奇门之书来看。”
    众臣一怔,都心道,“今日朝堂议论,讨论的乃是国家大事,跟你爱瞧什么书有何关系?看来你们这老朱家,一个比一个还要不靠谱。”随即便想到,皇上也是姓朱的,立时庆幸这句话没有说出口。
    “说来也巧,这些日子,臣正好看了一些关于堪舆之术的古书,也算有些心得。古人云:天垂向,见凶吉,圣人象之。古人又云: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古人还云:伤台虚惊开德星君,中台六淳司空星君……”
    朱平安也不管众人在想什么,接着说出了一大堆之乎者也,都是关于天象的内容。
    众人没想到,朱平安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专业的话来,虽然不是甚懂,听上去却有些牛逼。不由得大是刮目相看,纷纷点头。心道,这小子总算比他老子要靠谱些。
    就连唐虞,也听得一愣一愣的。毕竟他是吃这碗饭的,虽然他也不知道这些话是哪些古人说的,不过细细听来,确实暗合天道变化之理。
    只有安乐公瞠目结舌,似乎有些不认识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天道微微,神鬼难测,自然暗合运道气数。以天道定吉凶祸福,那是绝对不会错的。是以臣觉得,唐大人的话大大的有道理。杀人祭天,趋吉避凶,那古书上也是有多处记载的。”
    见成功的吸引了众人的视线,朱平安微微一笑,又接着说道。
    唐虞却颇感意外,这小侯爷几日前才将自己羞辱了一番,怎么今日却帮自己说起话来。难道他后悔那个赌约,今日前来向自己示好,以便输了之后有台阶下?
    朱守文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只有他清楚,朱平安今日前来,绝对不是来跟自己唱对台戏,接下来定然还有话说。只是他也猜不到,这小子到底玩的是什么鬼把戏。
    果然,朱平安马上话风一转,“不过嘛,唐大人却弄错了最关键的一点。我近来夜夜细观,一切星宿都平静如旧,天象显示,今日根本没有什么天狗食日,又何来禳灾祈福一说?”
    众人闻言大惊。
    安乐公也是连连摇头,之前他还在为朱平安学问长进,有些自得,没想到,下一刻朱平安便暴露出胡闹的本性。
    就连太孙朱守文,也颇觉失望。其实他也希望朱平安出来搅局,看看能不能出现什么变数,谁知道朱平安尽然说出了如此拙劣的理由。
    钦天监有一整套监测天象的法子,既然是他们测定,那天狗食日之事,定然九成九是真的。就算你之前说出一番道理,证实了你对天象之学有所研习,可又有谁会相信你一个黄毛小子,而不相信钦天监?
    唐虞见朱平安居然敢质疑自己的专业水准,不禁勃然大怒,再也顾不得其他,开言奏道,“皇上,朱平安信口开河,扰乱朝议,请皇上即刻下旨论罪。”
    礼部尚书陈布达也在一旁扇风点火,“胡闹胡闹,朝堂之上,岂能如此儿戏。此风不刹,只怕朝纲不稳啊……”
    众臣也纷纷开言,矛头一齐指向朱平安,或斥其无礼,或笑其无知。
    刘汝长却是一言不发,冷眼相瞧。
    安乐公本来正因朱平安的胡闹,有些汗颜。此时听到唐虞居然要治自己儿子的罪,却不由得心头火起,怒向胆生,“皇上,老臣这不成器的儿子,近日确是在研究这些天象星宿什么的。老臣相信他此言非虚,定然是那钦天监弄错了。”
    说完,为了表示自己坚决的站在自己儿子一边,将头上的乌纱帽一摘,往太祖面前双膝一跪,“臣朱忠愿以性命担保。”
    众臣见状,没想到这老公爷护子之心,到了如此程度,竟然要赌上身家性命。
    “老公爷的性命虽然金贵,却贵不过这大正的气运吧?要是出了问题,便是你父子两人的性命,又能抵得了什么?”
    礼部尚书陈布达冷冷的道。
    他这句话说得在理上,众臣不禁点点。安乐公的身份虽然尊贵,与大正朝国运气数比起来,那又算得了什么?
    所有的目光一齐瞧向太祖。
    太祖面色依然没有表情,只是瞧向朱忠的眼神,微微有些闪烁。
    他心里何尝不清楚,此次天狗食日之事,乃是朝中有些人借机党同伐异,而且矛头指向的,赫然便是自己的孙子朱守文。
    他明白,朱平安父子这番举动,其实是想要维护太孙,心里对他们的忠心也未免有些许感动。
    可国运一事,实在是关系重大,他也不敢轻易便做决断。
    “皇上,距离午时不过一个时辰,此时不做决断,只怕天狗一至,悔之晚矣啊。臣恳请,先将这口出狂言的朱平安下狱,再即时捉拿名单上的官员,以祭天道,才能避此大祸啊。”
    唐虞神情激愤的奏道。
    众臣也纷纷附议,请太祖立下决断。
    太祖左右两难,思忖了片刻,心道,“罢了罢了,朱忠父子朕今日可以保下,只是守文,恐怕也只好暂时委屈你了。”
    心中主意已定,太祖便要下旨拿人。
    这时,那一直装睡的承平王却忽然睁开了眼,淡淡的扫了扫殿中众臣,而后向太祖道,“皇兄,不知怎地,臣弟也觉得那小安子说的有些道理。若是错杀了那些无辜之人,只怕会寒了天下人的心呐……”
    说到这里,也轻轻的将头顶朝冠摘下,正容道,“臣朱啸,愿替朱平安作保。”
    众人闻言大惊。
    这承平老王爷,向来不理世事,不知为何今日却来趟了这通浑水,还下了这么大的赌注。
    刚才安乐公作保,众人都觉得不够分量。承平王不一样,他可是太祖的胞弟,与天家血脉相连。
    故此一时之间,没人敢说些什么,就连陈布达,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出言相讽。
    只有钦天监唐虞唐大人,仍旧神情激愤,欲要开口说话。
    “孙臣朱守文,也愿替朱平安作保。”
    便在此时,太孙朱守文,也站到太祖面前,郑重的跪了下去。
    殿中先是一静,接着便是一阵哗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