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无双

一百一十一章 一酒一人一洒脱

    
    赤橙红绿青蓝紫,缤纷多彩,唯独黑白颠倒,无人应一声对或错。
    过去的归过去,将来的归将来,唯独尘小九不进不退,徘徊在曾经沧海。
    十年岁月,八万七千六百个小时,有些事随着尘埃飘荡,早已埋葬在记忆深处,不知何时才会记起。
    尘小九也这么想过,没有什么东西是岁月不能抹平的,生离死别,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一切顺其自然,就这样过去吧。
    可是在孤寂的夜晚,阴暗的角落,或者是烈日炎炎街头,人海熙攘的广场,尘小九脑海中时不时会响起撕心裂肺的哭声,显现出恐惧到麻木的眼神。
    一个又一个稚嫩的脸庞,一声又一声的哀求哭诉,尘小九以为自己忘了,最后发现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他逃避过,遗忘过,一次次试图去埋葬那段记忆,可命运好像一直在和他开着玩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曾经的一切。
    所以每逢佳节,噼里啪啦的爆竹烟花声中,尘小九会独自一人走向那片一望无际的石碑。
    他也不知道哪一块石碑下埋葬着曾经的父母,他也不知道迷雾笼罩的土地之下到底掩埋着多少不甘的尸骨。
    他只是默默的将一坛又一坛酒,一朵又一朵花,摆放在荒芜的土地之上。
    当尘小九第一次来到这里之时,倚靠随意一块石碑,将酒洒落血红的土壤,不停的嘀嘀咕咕,不停的自言自语。
    语气之中夹杂着绝望,显露着无奈,甚至是在恳求这些已经逝去的英魂,让他忘却那些不该让他承担的东西。
    成千上万的亡魂,无边无比的血海,尘小九想过,也许自己殒身在天渊深处才是对的吧。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无时无刻的忍受自责,不用去迷惘,去试图改变。
    这样一来,就不用面对征仙城中那些异样复杂的眼神,不用提醒自己好死不如赖活着,不用希冀希望却身处黑暗。
    可人间没有如果,过去没法改变,未来他不想负责。
    于是在一天又一天中,一月又一月里,尘小九渐渐麻木,渐渐的也不在想起那些过去,那些让他不开心的事情。
    在这十年之中,尘小九其实是有些羡慕吴蓝和莫遇的。
    他拼了命的活着,但也仅仅是活着而已。
    吴蓝和莫遇不一样,他们两或早或晚的找到了目标,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前程有万般艰险,一心赤诚自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而他虽然看起来潇洒,该笑的什么时候笑,一杯酒,一盏茶,妥妥的老干部生活。
    可是对于他来说,自身一直拿不起放不下,表面上的永远是张虚假的面具,内心深处的记忆始终没有放下。
    所以莫遇身死一刻,就好像一个导火索,点燃了尘小九心中积累了十年的迷惘。
    给与沈凰全身的家当,包括了十年中总结整理的符箓阵法理念,既是对于过往的一个告别,又是和沈凰划分界限的行为,互不相欠,才是最好的结局。
    出征仙城,踏清风,过妖域,闯极乐之都,见识一片又一片多姿多彩的土地。
    尘小九秉承着过往十年中的原则去接人待物,去融入世俗。
    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一如既往的倔强。
    可是当墨柒出现之时,以极其快速的方式将尘小九的心灵屏障节节击碎。
    初见墨柒,婉约江南,港口处的软糯可欺。
    再遇墨柒,孤独无依,半月山上的骄傲孤寂。
    携手墨柒,鬼灵精怪,极乐之都的放纵欢乐,神网世界中的坚强不屈。
    对于墨柒的印象,尘小九觉得每时每刻都在改变。
    好欺负,好可怜,好麻烦,好过分。
    这个女孩将他的天地扰乱,蛮不讲理的闯入他的内心世界。
    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尘小九,义无反顾的踏入泥沼之中。
    尘小九向来不喜欢欠别人人情,可是对于墨柒,他一次次的破例。
    从替莫遇报仇,再到复活莫遇, 本来与墨柒
    毫不相关的一切事情, 最后每一刻每一秒都有墨柒的身影。
    也许连尘小九都没发现,或者是死不承认,尘小九对于墨柒的态度不是忍让,而是无声的宠溺。
    一时的心软过后,就是随时随地的心软。
    墨柒的身影,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尘小九。
    本来就是风华少年,又何尝不能做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尘小九喜欢墨柒,许多人都能看的出来,唯独自己不敢去尝试,所以瑶池圣女才会哀嚎道:这个榆木疙瘩迟早会后悔。
    其实尘小九那么心灵通透的人,怎么会察觉不到自己的变化。
    只是因为繁花开盛夏,绚丽多姿,而他沐浴风雪,不愿意去破坏丁点的美好。
    心动,喜欢,愈发卑微。
    如果就这样走下去,尘小九或许会甘愿当满天繁星,微弱的照亮彼岸的花。
    *
    烽火楼前,瑶池圣女被一缕诡异气息笼罩身躯,不得动弹。
    焦急又安心的眼神望向刺破天穹的那道身影,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尘小九,小心”
    冲出的身影似乎是听到了背后的嘱咐,瞬间转头,微微一笑很真诚。
    放心好了,我不会去送死,因为肩头上沉甸甸的责任不允许。
    只是有人动了他的花,总得找个说法。
    在众人的目光之中,只见原本准备出手的瑶池圣女与一道身影移形换位。
    万人仰望之下,又一场争斗即将爆发。
    神洲书院儒者眸光流转,看着冲至身前的尘小九,不犹得松了一口气,不是瑶池圣女就好,要是其再来一次大招,他可没有多余的生命去显化浩然塔。
    随即神洲书院儒者目光冰冷的扫视着鲜血淋漓的尘小九,无情的说道:
    “你还真是皮厚,那么多神雷真言都没劈死你,真是个奇迹”
    尘小九闻言动了动嘴,想要说着什么最后却没能说出口,只是静静的看着前方的人影,如同看着必死的猎物。
    或许是尘小九目光中的杀意太过明显,神洲书院儒者呵呵冷笑:
    “想杀我吗?”
    “那就过来试试。”
    语气中的无情讥讽散溢四周,尘小九微微抬头。
    此时远处的唐皇开口斥责:
    “都给我住手”
    神洲书院儒者无奈的摊了摊手,示意其看前方的少年,有人主动挑事,他总不能让人欺负吧。
    唐皇看着神洲书院儒者的动作眉头一皱,身影陡然一转,出现在尘小九身前,定了定,说道:
    “我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
    尘小九头也不抬,回复道:
    “不用什么交代,神洲书院说我杀了人,那我就是杀了人”
    “我说他得付出代价,他也得付出代价”
    “不是吗?”
    尘小九的平静话语响彻在夜空之上,围观众人纷纷一愣,唐皇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过话头。
    而一旁的神洲书院儒者忍不住哈哈大笑,看着唐皇指向尘小九:
    “听到没,他自己承认杀人了”
    “这下大唐也没有理由拦我,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话音落下,唐皇面色顿时变得难看,想了想,压住脾气说道:
    “你说他杀了人,那他杀了谁?证据何在?”
    神洲书院儒者争锋相对,冷声回复:
    “我神洲书院弟子,芮随,定北英雄,平白无故死在了这烽火楼中”
    “至于证据,芮随身死一刻,他就距其不到三丈距离,何况现在他还自己承认了”
    “难不成你大唐要包庇这样一个弑杀定北英雄的罪犯吗?如果传出去,天域各地都不会放过他的”
    面对神洲书院儒者的质问,唐皇转头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尘小九,又看了一眼成为废墟的烽火楼,有些左右为难。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所谓的定北“英雄”被冤死在这长安,事情一但发酵,天域舆论之下,难免会影响大唐对于神洲书院既定计划。
    所以纵使唐皇知道所谓定北英雄的内幕,知道神洲书院儒者是在拿着天域舆论威胁他,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可以强行保下尘小九,但是保不住他一生,他可以洗刷尘小九的罪名,但是仅限于中神洲。
    如果神洲书院给尘小九定罪,说其意图破坏天域安定,会有无数“愤青”“仁人志士”赶赴长安,清除这所谓的“凶手”。
    看着沉默不言的唐皇,神洲书院儒者得意的笑了。
    这步棋走对了,不过是死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却在无形之中将了大唐一军。
    就算尘小九不是真的凶手,神洲书院说他是他就必须是。
    就算芮随没有死在烽火楼中,他也会死在长安任意一个角落之中,这就是芮随前来长安的作用,也是神洲书院对大唐之前行为的一次反击。
    纵使不能对大唐造成实质性伤害,也要恶心一下唐皇。
    所以神洲书院儒者才会肆无忌惮的对大理寺官员出手,震杀烽火楼诸多存在,因为这些本就是用来激化问题的手段。
    你大唐可以借助儒家各书院舆论威压神洲书院,我神洲书院自然可以挑动天域大势,给你长安冠上一顶危害天域的帽子。
    *
    在僵持不下之时,神洲书院儒者上前两步,怒声呵斥道:
    “今有霍乱贼子,谋杀曾经拼死守护天域的英雄”
    天渊一战,天域各洲户户缟素才换来的安宁,不过短短十多年,就有人意图再次挑起灾难,天理不容,当诛”
    其慷慨激昂,激荡人心的声音响彻长安,惊醒了长安百姓。
    听到天渊两字之时,所有人心中生出一股恐惧。
    他们没有忘记,在十年前有一次行动,所去之人十去九不归。
    在那一场灾难中,有人失去了子女,有人失去了丈夫,有人父母双亡,有人妻离子散,大唐派出的军队,回来之人更是寥寥无几。
    天域战败消息传来的那一天,长安一片哭声,陷入了悲伤之中。
    而今有人意图挑起灾难,让这些饱受悲伤的百姓无法容忍。
    一个个身影从家中跑出,汇聚到街道,齐声呼喊,震杀凶手,还天域一片安宁,为定北英雄报仇。
    阵阵声浪传遍长安,游行百姓冲击衙门,点燃篝火,欲让唐皇下令。
    唐皇神念扫过长安各处,听着此起彼伏的呐喊,看着火光冲天的土地,沉声道:
    “神洲书院真是好手段”
    神洲书院儒者闻言坦然处之,接受唐皇的夸奖,还反过来回应道:
    “为黎民百姓,为大唐,为天下,请唐皇震杀凶手”
    在神洲书院儒者有意引领下,长安各地的呐喊齐齐成为了同一句话:
    “为黎明百姓,为大唐,为天下,请唐皇震杀凶手”
    声浪一波接着一波,神洲书院儒者唏嘘不已,指着这无比浩大的场面,挑衅的说道:
    “唐皇,百姓的声音你听到了吧”
    “为君者,当顺百姓,为帝者,当应百姓,百姓有求,你能不答应吗?”
    唐皇的面色已经黑成锅底了,要不是顾忌太多,他直接就将眼前神洲书院儒者头都给拧下来。
    真当他没脾气,挑动长安百姓来压他,换作当年,早就爆发了。
    可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最大程度的护佑住尘小九,让其不受牵连。
    来不及多想,有游行人群已经将此处团团包围,指着尘小九厉声呵斥。
    “人渣,去死吧!”
    “年纪轻轻不学好,你爹妈怎么教出你这么个玩意”
    “他是魔鬼,杀了他,杀了他”
    ……
    铺天盖地的谩骂声冲着尘小九而去,尘小九呆滞在原地,沉默不语,就像是被吓傻了。
    群情激荡之下,一些百姓甚至随手捡起一块块石头,一根根木头,朝天穹之上扔去。
    有修为道行的百姓甚至激荡灵力,化为箭矢刺向尘小九。
    尘小九没有用灵力阻挡,任凭其侵泄到自己身上。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打杀。
    尘小九抬起头不屑的扫视着周围百姓,目光所至,一群之前还呼天喊地的人手瞬间低下头,深怕被尘小九惦记。
    盲目从众,跟随大流,要么说愚民呢。
    之前躲避尘小九目光的人手,似乎是因为羞愧,声音愈发洪亮,将胆怯付诸声浪之中,掩饰自身的失态。
    看着事情逐渐失态,接二连三赶赴而来的大唐官员也有些不知所措。
    人实在是太多了,强行镇压只能是适得其反,让某些人如意。
    可如果不阻拦,周围的百姓已经快要突破封锁,汹涌向前了。
    一旁瑶池圣女看着尘小九被万人声讨,辱骂击打。
    强忍着神魂剧痛,撑开双臂挡在尘小九身前,她无法对这些百姓出手,但也不会任由这些人辱骂尘小九。
    背对尘小九,沙哑低沉的声音响起:
    “我以瑶池之名护佑尘小九,胆敢辱骂击者,为我瑶池之敌”
    话音落下,瑶池圣女勉强维持身形,绽放出独属于瑶池的功法神通,震慑天地。
    之前还怒喝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抬头看着护佑尘小九的瑶池圣女,一脸的不可置信。
    “瑶池圣女,真的假的?”
    “对啊,瑶池圣女怎么会护佑杀人凶手?”
    “可那西皇塔身的确是瑶池标志,如果不是瑶池弟子,谁能够模仿!”
    …
    人群中传出一阵议论声,手上的行动都停了下来。
    不是众人畏惧瑶池,而是瑶池一直是天域最为公正的代表。
    如今瑶池圣女亲自现身护佑尘小九,不犹得让人怀疑事情的真假。
    眼看百姓理智有所改变,大唐官员为之一振,激动的看着天穹之上的瑶池圣女。
    心中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不愧是瑶池,光凭名字就能震慑天地”
    就在这时,人群深处突然传出了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质问瑶池圣女:
    “芮随昨日死于烽火楼中,众人皆知”
    “眼前这人如若不是凶手,那神洲书院为何如此大动干戈”
    “至圣先师创下的传承难道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吗?”
    “说不定你这瑶池圣女也是假冒的,大家不要相信她”
    话音未落,一杆黄金长枪携带滔天光芒,蕴含圣道法则,刺向天穹之上。
    “大胆”
    唐皇最先反应过来,诸天龙气起伏,禁锢虚空,欲拦截黄金长枪,但其上圣道法则汇聚,不受龙气影响,继续向前。
    大唐其他官员因为阻拦百姓的过激行为,距离过远,皆来不及出手。
    眼看黄金长枪就要穿透瑶池圣女身躯,瑶池圣女没有躲避,勉强支撑起一个灵气护盾,却瞬间破碎。
    紧要关头,被瑶池圣女护至身后的尘小九猛的一推,将瑶池圣女推至一旁。
    黄金长枪蕴含七彩光芒,圣道法则汇聚一点,刺入尘小九胸脯,无可匹敌的力量带着尘小九倒飞而出。
    瑶池圣女浑身颤抖,想要抬起脚步去追尘小九,却差点从虚空坠落,唐皇见状一道龙气包裹其身,支撑起站立虚空。
    在神洲书院儒者的微笑中,在瑶池圣女的绝望中,在众百姓的欢呼声中,一道身插黄金长枪的身影从崩塌的房屋中站立,看着远处的欢声笑语,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随后,现场一片寂静,之前还庆祝的百姓瞬间闭嘴。
    尘小九鲜血顺着身躯流至地面,拉出一条绵延不断的血路。
    一个身影步履维艰的走向烽火楼废墟,沿途百姓惊恐的看着面带微笑的尘小九,呢喃道:
    “他是魔,他是魔,他是杀不死的魔”
    在百姓的后退脚步声中,尘小九一步步来到了烽火楼楼主面前。
    看着其身后由众女子保护的墨柒三人,冲着烽火楼楼主俯身一拜。
    而后在烽火楼楼主复杂的目光里,冲天而起。
    尘小九给瑶池圣女比划了个心形,让其放心,瑶池圣女看着这个时候都不忘安慰她的尘小九,哭中带笑,鼻涕泡都出来了。
    而后尘小九静静的看着下方的百姓,一寸一寸的将贯穿身躯的黄金长枪抽出,血肉随着抽动晃悠,令人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而尘小九就像感觉不到痛苦一样,慢悠悠的将黄金长枪抽出,食指微曲,在其枪神之上弹了弹:
    “好枪”
    黄金长枪不断挣扎,试图摆脱尘小九的控制,但在尘小九手心,一缕众人无法察觉的轮回法则在镇压着圣道法则,让其无法逃离。
    之后尘小九舞了个枪花,冲虚空一划,一道黄金光芒越向百姓,扎入人群。
    伴随着一声咆哮,众人退散,一道身影从虚空掉落,周身阵纹溃散,正是试图召唤长枪归来的法阵。
    还不等百姓呵斥,尘小九枪指万人,轻描淡写的说道:
    “来”
    一个字传荡虚空,竟无一人应答。
    无用的声讨在屠刀面前,还是选择了低头。
    这时候,老神自在的神洲书院儒者站不住了,厉声质问唐皇:
    “威压百姓,肆意杀伐,这样的人大唐官员难道不管吗?”
    在神洲书院儒者的诱导下,原本熄声的百姓又有了复苏的意向。
    一个个百姓鼓起勇气,跪地俯拜,让唐皇镇杀天魔。
    尘小九手持长枪,转身看向唐皇,而后指着神洲书院儒者:
    “儒家,真是令人失望”
    神洲书院儒者不为所动,区区一个尘小九,不值得他付出太多时间。
    已经将唐皇拖入棋局中,棋子也就可有可无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让开一条通道,一个少年由一个瘦削老者搀扶,走至烽火楼废墟前。
    少年看了一眼昏迷在地的唐妖等人,又看了远处的人群。
    转身面向长安百姓,平静的声音传遍人群:
    “退十丈,违令者,杀无赦”
    伴随着少年的敕令,原本还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间退却,有人边退边疑问道:
    “他算什么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听他的?”
    一旁人惊恐的看着说话之人,一巴掌抽在其脸上:
    “闭嘴,这是凯旋候”
    声音中夹杂着敬畏,被抽降临一巴掌的男子浑身一激灵,头也不抬,钻入人群,消失不见。
    不到三息,围绕的百姓已经后退数十丈,敬畏的偷瞄着凯旋候。
    此时,凯旋候抬头看着天空,眉头一挑:
    “北白云,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