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赵匡义去一趟颍昌?”垂拱殿中,刘皇帝一副兴趣盎然的模样,看着陪坐侧席的赵普,问道:“这是谁的建议?”
赵普微拱手,回道:“是晋王殿下的提议!”
“不错!”刘皇帝嘴角微微上扬,淡淡地道:“这赵李二家一向渊源深厚,赵匡义与李守元,辈分上还是叔侄关系,有他去调节,效果应当比其他任何人都好。
再者,这数月,赵匡义在朝中,可有些沉默了,此前对改制还有颇多建言,如今却持缄默态度。借着这个机会,也正好看看,他究竟持何态度!”
刘皇帝这话里,怎么都透着一股“揣测”的意味,赵普没有接着茬,而是很没营养地恭维了一句:“陛下英明!”
刘皇帝摆摆手,幽幽道:“朕近来听到了些流言,说京畿有个潘佑,河南有个郑起,两人都是江南旧臣,却在中原道州,专权恣意,横行逞威。还有人说,朝廷宁肯相信江南降臣,委以重任,也不愿意使用北方贤臣这些言论,赵卿可曾听说过?”
闻问,赵普立刻陪上了些小心,道:“老臣对此有所耳闻,不过些许闲言碎语,不足为道。若论非议,朝野之间,又何曾少过,当改制大事,些许议论,只要不影响改革大局,实不必过于挂怀!”
听他这么说,刘皇帝冷冷一笑:“赵卿倒是看得开,不愧宰相度量。不过,这些议论,可不只是在抱怨,朕只觉得其心可诛!
说这些话的人,制造矛盾,强调南北之分,刻意破坏朝廷团结。地有南北之分,但人难道不都是大汉的臣民?难道大汉的忠臣,就只有北方人士,南方出身的臣僚,都是奸贼贰臣吗?
江南平定,已然二十多年,还有人那南北之别来鼓噪生事,惑乱人心,这等人,才是贼子,才是隐藏在大汉朝野的奸佞!
这些别有居心之徒,若不加惩处,何以昭示天下,安定人心!制度若有问题,还可改弦更张,若人心沦丧了,可就不好收拾!”
“依陛下之意?”见刘皇帝把此事看得如此之重,赵普则配合着请示道。
“皇城司给朕提交了一份名单,就由赵卿辨别区处,按图索骥,将那些好卖弄妇人之智的人处理了吧!”刘皇帝直接吩咐道。
“是!”
赵普答应得很干脆,没有任何疑虑,左右,他对这些言论,心里也是不满的。毕竟,其中也有不少攻击他赵普的,不管是潘佑还是郑起,可都是赵普举荐的。
潘佑不必再多说,郑起也是他复相后新提拔的改革大将,担任河南道布政副使,协助李昉推行改革。李昉嘛,让他主导全局,协调一下人事尚可,真让他大刀阔斧做事情,缺陷还是太明显,婆婆妈妈的。
于是,从江南时起就有“强项令”之称,仕汉之后仍旧初心不改,清廉刚直,不畏权贵,是出了名的,甚至传入刘皇帝的耳中。而在当年金陵献降之后,太子主持善后事宜中,在对留用江南降臣的甄别之中,郑起同样是其中的佼佼者,毕竟以当时江南混乱的政治生态,郑起这样一道请流,是很难得的,也容易入汉廷之眼。
在最近几年大汉紧张的政治氛围中,郑起能够屹立不倒,甚至步步高升,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当税改大潮滚滚而来之时,有人被淹没于波涛之中,也有人直面汹涌,积极弄潮,郑起显然也是其中具备代表性的一人。
而在河南道任上,郑起也掀起了一股改革之风,同样,避免不了折腾那些官僚。而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便是,在新制颁告之后,郑起要求各州府县官僚,充分学习新制规定,理解朝廷改革意图,要求他们背诵相关条文,按期检查,过不了关的,轻则降职,重则免官。
先学习,后施策,郑起也算引领了大汉政策推行的一股新潮流但对于那些官僚而言,就不那么友好了,郑起受到的针对与非议,自然也少不了。
而于赵普而言,针对二人,不就是针对他赵相公吗?虽然可以当作犬吠蝇吟,但心中厌烦是一定的,刘皇帝有心整治,赵普自然不可能反对。
说完此事,刘皇帝沉吟片刻,又饶有兴趣地看着赵普,问:“赵卿主持税改工作也有这么长时间了,对于暴露出的这些东西,有何考虑?”
闻问,赵普斟酌了下,拱手道:“陛下,以老臣之见,出现这些问题,恰恰说明,朝廷的改革推进,有了进展,触及到了问题根本,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当此之时,更当坚定意志,继续推行,给予各地改革干臣强力支持,打击迁延不进,乃至阴谋对抗者。同时加强巡视监督,牢牢把控改革进程”
“既然赵卿早有计议,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朕也还是那句话,全力支持!”刘皇帝表态道。
“多谢陛下信任!”赵普坐不住了,起身恭拜道。
见状,刘皇帝慢吞吞地把御案上的奏章摆齐,闲谈一般,继续问道:“眼下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对土地的清查了,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京畿道两使之争,就是体现。隐匿、瞒报、交易乃至赠送,真是手段齐出了,对于这些现象,中枢有没有什么考量?”
闻问,赵普想了想,还是一副淡定的模样:“老臣认为,土地总在那里,不论何种手段,既然暴露了,看破了,早晚能查出来,只是需要时间罢了,朝廷要防备的,还是地方上不配合,私相勾结”
刘皇帝点了点头,突然坐起身子,整个人状态也为之一变,语气中带着一抹好奇:“朕听说,郑州那边,税改已经做到最前头,今年秋税,下属的原武县就是按照新制规定推行的?”
提及此,赵普老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表情,颔首道:“不得不说,知州李沆算是给了朝廷一个惊喜,目前虽只局限于原武一县,但其中暴露出的东西,很有参考价值,极具借鉴意义!”
(本章完)
小说推荐
- 三国:汉中祖
- 高太世中穿越汉后主刘禅,幸得诸葛于危国之际,匡扶汉室,三兴大汉。有道是:中祖挥鞭,虎视何雄哉!北伐曹魏,南征江东,西安西域,东扩三韩。后主刘禅三兴大汉!书友群:740753945
- 历史小说周府连载
- 最新章:第31章遇刺
- 家父汉高祖
-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
- 历史小说历史系之狼连载
- 最新章:第850章 反骨学派
- 除邪老祖燃翻天
- 作为上古老祖座下最小最受宠弟子,黎小九除了混吃等死,惹是生非的本事之外什么都没学会。原本以为在师父和八个师兄的庇护下,就算不能得道升仙也能平安顺遂的过个几千年,但黎小九瞎了狗眼的在一次探宝中,错把时空裂缝当成闪着金光的异宝…结果悲催的她直接穿越到灵气稀薄的现代!后来黎小九发现,上古时最低微的法术、咒
- 其它小说汉子超甜连载
- 最新章:完结啦!
- 三国之我的老祖是圣人
- 我品学兼优,却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畅想做个官二代,实在不行富二代也行;现实做不到没那个命,那我就回到那乱世做英豪!我是孔圣人的后代,我是皇上的义弟,我是天下第一侠客的徒弟,我是大汉国柱的传人;掐指一算,乱世里官二代和富二代也不好使,也要奋斗,不然命运难料,那我就结交天下英雄,只有才女才配与我相依相守
- 历史小说文弱大汉连载
- 最新章:暂别 等待涅槃重生
- 我祖父汉武帝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 历史小说倒二不二全本
- 最新章:第六十五章:大结局
- 邪灵世界:我以肉身横推此世
- 这是一个肉身横推一切的故事。大业皇朝,黑暗降临,处处充满邪灵鬼怪,杀人无形。面对妖异邪祟,普通人只能瑟瑟发抖,蜷缩角落,静待生命走到尽头。江道穿越而来,携带武学修改系统,任何武学只要被他看一眼,就可以无限修改。疯魔棍法、鹰爪铁布衫、毒砂掌、暴猿神功…统统修改到一千年后的境界。面对妖异邪祟,江道身躯魁
- 玄幻小说一魁梧大汉连载
- 最新章:第七百零五章 真实世界!结局!
- 蜀汉之庄稼汉
- 历史小说甲青连载
- 最新章:第1282章 流放
- 异世医仙
- 最强修真者,被数以千计修真者围攻,最终转世异世。对方云来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要你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他炼制出来的丹药可以垄断整个漠北,他炼制的低级法宝更是被奉为神器。大魔法师向他请教魔法阵,炼金师向他请教炼器,炼药师向他请教炼丹,就连异兽,都向他请教如何百炼成妖—新书《移动藏经阁
- 玄幻小说汉宝全本
- 最新章:01227 命运
- 汉歌引
- 他,一介书生,却是历史上少有的仅凭一战成名的将领;他,侠骨柔肠,却也是智勇双全、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们,共同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历史小说秦汉月连载
- 最新章:第一一百二十一章 弓弩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