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第九百二十九章 添妆

    
    如今突然出来一个女子坐王位的特立,怎么能不叫众人好奇羡慕。
    艾贝的天武话不算精通,但察言观色很厉害,气度也不差,一时同众人交流起来,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同样,珊瑚和琳琅这两个姑娘也没被冷落,由温夫人陪着说些日常小事,也不时笑的花朵一样……
    欢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就是家义和刘扬成亲的前一日了。
    按照规矩,这一日是女方亲朋好友帮忙添妆的时候。
    岳家那边自然有族人和岳员外生意场上的朋友来捧场,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让人意外的是,珊瑚暂住的小院儿也不算冷清。
    孙大夫在军营多年,经他手治病救命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几千了。
    如今他认了义女,女婿还是李家义。
    有些真心感激他的人,都带着妻女赶来,为珊瑚添份儿心意。
    当然也有抱着投机之心,想着同未来李将军夫人结一份善缘,以后能有所回报的。
    甚至当初同珊瑚一起在伤兵营干活儿的妇人们,也凑了分子,买了一对镀金的簪子送来。
    只不过因为同来客们身份悬殊,她们很是拘束。
    珊瑚却没有怠慢她们,特意请了米嫂子招待她们,端上来的点心都是白云间的蛋挞。
    妇人们受宠若惊,原本以为珊瑚高嫁,就不会理会她们这些患难之交了,没想到被如此礼待。
    当然,她们分到的蛋挞还是不舍得吃,依旧要用帕子包回去给孩子。
    借口却是现成的,带回去让孩子们也沾沾喜气。
    这个时候,又有一位贵客被引到了后院。
    不是旁人,正是唐家的文玉姑娘。
    珊瑚也是意外,笑着招呼她,“文玉姑娘,你怎么过来了?有事让嬷嬷跑一趟就成了。”
    “那怎么成!”唐文玉戴了帷帽,这会儿笑着掀开轻纱,露出满月一样的白皙脸庞,应道,“珊瑚姐姐成亲,我怎么能不来添妆呢!”
    说罢,她又添了一句,“我刚才已经也去过琳琅姐姐那里了,珊瑚姐姐别恼,实在是琳琅姐姐那里离我们家近呢。”
    “怎么会!”琳琅拉了她的手坐下,笑道,“你能来,我就很高兴了。”
    唐文玉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盒子,塞给珊瑚,“姐姐不说我偏心就好。
    “我先前逛街,见到两套赤金头面很精致,就都买下来了。今日正好给你和琳琅姐姐一人一套,祝姐姐花开并蒂,百年好合!”
    添妆是心意,即将出嫁的新娘子为了吉利,是很少拒绝的。
    更何况唐文玉这姑娘性情好,珊瑚也喜欢同她交往走动。
    所以,珊瑚痛快接了过去,真心道谢,惹的唐文玉笑眯了眼睛。
    军营里干活儿的嫂子们听说唐文玉是唐老将军的孙女,都是惊讶,忍不住就多看了两眼。
    唐文玉也没有羞恼,大大方方同她们点点头。
    又说了几句话,她就拒绝了珊瑚留饭,带了丫鬟回去了。
    军营里干活儿的嫂子们眼见她出了门,才敢开口议论起来。
    “哎呀,唐老将军的孙女真是好看啊,而且端庄有礼。”
    “是啊,她可不像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恨不得眼睛长到脑门儿上!”
    “这样的好姑娘,也不知道定亲没有?”
    “就是没定亲,你还能怎么样?这样的贵女,肯定也是要嫁高门大户的。”
    珊瑚送客回来,听得这话,忍不住微微一笑。
    若是不出意外,唐文玉以后一定是她的妯娌了。
    毕竟,这么好的姑娘,普通妇人都喜欢,李家也一定会喜欢……
    果然,晚上时候,李家人吃过饭,坐在一起闲话儿。
    唐文玉给琳琅和珊瑚添妆的事,就被去珊瑚那里帮忙的常嬷嬷说了出来。
    李老太越发满意,就问陶红英,“红英,你觉得这姑娘怎么样啊?”
    陶红英其实也觉得不错,但她常年在老太太身边,又有个与众不同的闺女,别的没学到,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还是能做到的。
    于是,她就点头说道,“我觉得还好,几次看下来,这姑娘不是个搅家精。
    “但这事还要问问家安,毕竟是跟他一辈子过日子的发妻,总要他喜欢才行。”
    众人听得这话,都是望向家安。
    家安忍不住红了脸,干咳两声,倒也大大方方应道,“文玉姑娘温柔大方,想必能同我娘和妹妹相处很好。
    “只不过,她出身唐家,我们家里和唐家联姻可行吗,不知道利弊如何?”
    李老太自觉没有什么坏处,否则也不会有意撮合孙子和唐文玉,但这会儿,慎重起见,她还是问了大儿子。
    “震生,你说呢?”
    李震生这几日已经仔细想了多少遍,这会儿碍于屋里人多,不好说的太清楚,于是就应道,“娘,我也觉得同唐家联姻没有什么坏处。
    “毕竟以后家义和刘扬都要在海澜军扎根儿,家喜要常来往于金佛国和天武,泉州这里也是必经之处。
    “唐家以后成了咱们家的姻亲,自然也会对咱们家多有照顾。
    “再者说,以后侯爷和老四解甲归田,过来小住几年,远离新都纷争,也是再好不过了。”
    众人都是点头,也更放心了。
    李老太这才拍了家安的后背,笑道,“小子,这几日就让你大伯给侯爷和你二伯写信,若是他们也觉得没问题,奶奶就去给你提亲。”
    家安耳朵尖儿有些红,但还是点了头。
    若是佳音在这里,一定要嚷着,替哥哥抗议。
    毕竟大哥和婉儿是一见钟情,二哥和文娟是两情相悦,就是家喜和艾贝都算患难与共。
    家安这般简单定了唐家姑娘,怎么说都太快了。
    但天武这里,亲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少人在成亲之日才见到一辈子伴侣的模样。
    家安这般同唐文玉见过面,清楚了解人品性情,也被双方长辈看好,已经是很难得了……
    新都皇宫里,各处宫殿已经挂起了灯笼。
    芷兰宫的偏殿里,因为白日刚烤过饼干,院子里隐约还残留着一点儿甜香。
    干杂活儿的小宫女和小太监们,一边忙着打水一边说起白日里分吃的果酱夹心饼干,都是欢喜。
    自从康乐郡主搬来,芷兰宫之前可是热闹太多了。
    他们这些低等奴仆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再被打骂,偶尔康乐郡主想出什么新鲜东西,他们还能跟着沾光儿。
    这时候,水灵匆忙从外边跑了进来,不小心踢倒了小宫女手里的水桶,她也来不及说话,直接冲进了寝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