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闲聊间,光禄寺的晚膳很快就送了过来。
房间里,朱元璋吃了两口,就感觉有些不合胃口。
吃过了大孙那边的涮羊肉火锅后,再吃别的菜,真就是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光禄寺这些,难以下咽。
不过坐在朱元璋对面的朱允炆,却是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
朱元璋见此,心中不由升起慈爱之心,无论如何,这也是他曾经最喜欢的孙儿。
夹住一块红烧肉,放到朱允炆碗里,朱元璋道:“慢点吃,别咽着了,瞧你这娃,难不成是光禄寺那边没给安排好吃食么。”
“这么多人连,连点吃的东西都做不好!”
看到皇爷爷给自己夹肉,朱允炆差点没感动到落泪,上次皇爷爷给他夹菜,或者说一起用膳,都已经好久了。
听到后面一句,朱允炆忙道:“皇爷爷,不要怪光禄寺,这是因为皇爷爷来了,孙儿高兴,这胃口自然打开了。”
说完,朱允炆又有些腼腆的说道:“孙儿真希望以后能多和皇爷爷一起用膳。”
“咱最近倒是对你有些疏忽了,不过作为男子汉,长大了一定要独立,你今年也十五了,选个日子,咱给你把冠礼办了。”
朱元璋语气温和的说道。
朱允炆听闻,有些喜极而泣的冲动。
冠礼办完,在如今大明便是属于成年男子了。如此看来,皇爷爷是准备册封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朱允炆激动道:“孙儿多谢皇爷爷,日后孙儿必然好好读书,向诸位大臣好好学习。”
听到这话,本来脸上带着笑容的朱元璋,突然一下就僵住了。
这孙儿,怕不是误会了什么吧。
朱元璋仔细看向朱允炆的脸色,那股子兴奋劲,一下子就让他反应了过来。
朱元璋有心想说两句,却不知道从何开口。
“皇爷爷,你怎么了。”朱允炆看到皇爷爷的脸色变幻,不由关心的问道。
“咳咳!”
“没事,咱刚刚吃得有些急了。”朱元璋说道。
朱允炆见此,连忙给皇爷爷盛汤过去。
朱元璋掩饰般的喝了一口,面色闪过一丝迟疑,犹豫着说道:“孙儿,你觉得吴地如何。”
洪武三年,朱元璋曾经封老五朱橚为吴王,不过后来觉得吴地乃国库财赋之地,不适宜建藩。
洪武十三,将朱橚改封为周王。
朱允炆听到这话,有些奇怪,不过还是回道:“吴地多富庶,自然是极好的。”
微微顿了下,朱允炆意识到,这可能是皇爷爷在考校自己,思索片刻,便继续说道:“吴地乃我大明税赋重地,人杰地灵.....”
朱允炆说着说着,就有些卡壳了,毕竟平时朱允炆主要研读的是四书五经,对于地方这些,了解非常稀少。
一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知道吴地税赋多,还是因为他五叔朱橚的缘故。
感受到自己的表现不是很好,朱允炆不由有些担心起来。
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皇爷爷,却惊讶的发现,皇爷爷脸上不仅没有生气的表现,反而有些欣慰。
虽是有些疑惑,想不明白其中奥妙,但心中还是缓缓的松了口气。
‘只要皇爷爷不生气就好。’
朱元璋看向朱允炆,微微感叹。
暂时还是不方面直接告诉,到时候便将吴地封给允炆就藩吧。
以允炆的性格,想必做个富贵王爷也是不错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突发奇想。
允炆性格纯良,仁慈宽厚,有股子儒家的谦谦君子之风。
咱要是把他带到大孙那里去,相比允炆自然会明白咱的苦心。
想必,允炆见到大哥定会极为开心吧。
这般想来,朱元璋心中对于朱允炆的愧疚之心,就消散了很多。
而后也未多说,其乐融融的吃完这顿晚膳。
饭后,朱元璋临走对朱允炆交代道:“儒家学问博大精华,既然你已经跟方孝孺见过了,那咱便让他进宫陪你好好读书。”
“多谢皇爷爷。”朱允炆闻言,顿时高兴的回道。
离了东宫后,朱元璋便对刘和吩咐道:“传咱的令,封方孝孺为翰林学士,伴读东宫。”
“遵旨!”
..........
朱元璋走后没多久,黄子澄便进了东宫。
其实他早就来了,黄子澄也没别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跟着太子读书,有行走东宫的权力。
只是刚刚陛下在,未得到允许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只好等陛下走后再来。
进宫见到朱允炆后,黄子澄便连忙询问情况:“殿下,陛下今日过来所为何事。”
“皇爷爷想我了,便来和我一同共进晚膳。”朱允炆有些得意的说道。
而后,又把之前和皇爷爷聊天的内容,告诉了黄子澄。
问道:“黄先生,你说皇爷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黄子澄大喜道:“殿下,这是天大的喜事啊,我就说,陛下之前肯定是因为政务繁忙,这才对殿下有所疏忽。”
说完后,又兴奋的说道:“陛下说让兵部主事齐泰过来辅佐殿下,这就说明陛下对殿下的期望很高啊。”
朱允炆有些疑惑道:“这齐泰只是个兵部主事而已,黄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黄子澄连忙解释道:“殿下,我也是今日外出和好友闲聊才知道,这齐泰可不得了,乃是陛下目前看重的能臣,深得陛下欢心。”
“据说之前早朝的时候,陛下得到消息,倭国境内遍地银闪,且倭寇聚集于沿海欲犯我大明。”
“陛下不仅想要平倭患,还欲征伐倭国,只是出师无名,有些烦恼。”
“正是这兵部主事齐泰,引经据典,自古籍中发现原来这倭国百姓,竟是我神州后裔。”
“此刻倭国战乱,我神州后裔苦不堪言,出师解救我神州同胞,自当名正言顺。”
听到黄子澄的话,朱允炆不由疑惑道:“这倭国当真是我神州后裔嘛,怎么我从未在古籍上见到过。”
原本兴奋的黄子澄,听到这话不由顿住。
他没想到太孙殿下的关注点,竟然在于倭国是否为神州后裔。
这是重点嘛,这当然不是重点。
重点是倭国境内,遍地银山啊!
黄子澄一时间有些语塞,朱允炆也似乎察觉到了自己问话不对,便转移话题问道:“黄先生,皇爷爷问我吴地的情况,是怎么个意思呢。”
黄子澄听到这话,不由沉思起来,片刻后才说道:“吴地为我大明税赋重地,相比陛下的深层意思,便是考校殿下关于攻打倭国的军费几何。”
“倭国偏远,必然要大军前往,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陛下便是这个意思。”
听到黄子澄的解释,朱允炆顿时恍然大悟,同时有些担心的说道:“那这般是不是会影响皇爷爷对我看法啊。”
黄子澄摇摇头,道:“陛下应当只是随口问问,殿下年龄尚优,答不出来也实属正常。”
话后,面色又有些沉重的说道:“我得到消息,这次陛下指派的平倭大将军,乃是燕王殿下。”
听到燕王二字,朱允炆的心情顿时就不好了。
小说推荐
-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 建文四年,朱棣拖家带口举兵造反,攻进应天府时,最疼爱的太孙朱瞻基却离奇失踪。朱棣大怒,认为是建文乱臣所为,遂屠杀一万四千余建文乱臣及家眷,流放三万余靖难遗孤,以表对太孙疼惜之意…十一年后,一少年乱了朱棣心智,朱棣时常化作普通老头,与他一起打猎“老爷子,我真不是你孙子,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没有亲人
- 历史小说梦里寻欢1连载
- 最新章:第654章 大结局,全篇完!
-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 东汉建宁元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与士大夫厮杀于皇宫,刚刚出生的皇子刘羽不幸殒命。下葬日,皇子尸体于灵柩中离奇失踪!天子刘宏震怒,下令彻查皇子失踪一案,斩杀失责宦官、御林军数千人…十年后,洛阳郊外的一处道观里,柳羽穿越汉末十年有余!此时,他正在与一位“中年商贾”细说当年往事“刘叔啊,我那时还是个婴儿,
- 历史小说牛奶糖糖塘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终章:新皇继位,汉势中兴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如果朱元璋有了一扇可以穿越各个位面的传送门。回到明末,他会看到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以及自己那一位位奇葩之极的子孙后代。还有正哭着向群臣借银子的崇祯皇帝。回到晚清,他将看到山河破碎,洋人耀武扬威,以及百年积弱的华夏大地。重新面对刚刚崛起的蒙古,他将对战的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朱标很想
- 历史小说爱做梦的乌贼连载
- 最新章:新书《前方地球,神魔止步》
-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 洪武二十五年,朱炫穿越了,成为了一个被遗弃在木盆里,顺着河流漂荡的弃婴。恰逢朱标逝世,朱元璋在钟山脚下散心,捡到了朱炫。为了活下去,朱炫果断抱上朱元璋的大腿,以可爱的笑容,治愈了朱元璋丧子之痛,让朱元璋把自己带回宫中。朱元璋本想查一查朱炫的来历,但在一查之下,竟然是自己的乖孙,朱标的小儿子。此时太子
- 历史小说陈喵呜连载
- 最新章:第145章 到达云南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何秋参加户外探险被困在了原始雨林,期间,觉醒签到系统。靠着系统,数月时间,何秋一边打猎种田,一边等待救援。某天,丛林里来了三个怪人,自称朱棣、郑和、姚广孝。郑和“这个长长叫枪的东西真能打猎吗”姚广孝“这几头牛颇为怪异,我大明地大物博老衲居然没有见过”朱棣“本王欲以万两黄金换这个名为番薯的食物,不知阁
- 历史小说武渣连载
- 最新章:第364章 大结局
- 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 梦回大明洪武十五年,成了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嫡长孙,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见证了这个英雄辈出,风云激荡,慷慨悲歌的年代。更保全了许多千古名臣,李善长,徐达,蓝玉
- 历史小说南城二爷连载
- 最新章:最终章 大结局。
- 开局被贬,我靠996古代称王
- 李叶舞穿到了一本四子夺嫡的小说,成了连炮灰都算不上的炮灰。穿越前她是炙手可热的基建大师,穿越后她是帮炮灰反派解毒的挂名夫人。小说戏份只有寥寥几笔不重要,被送到封地远离京师也无所谓,唯一不能忍的是炮灰反派的封地好离谱!牛羊满山跑无人在意,富饶的土壤无人耕种,矿山成群无人开采,人人都在贫民窟里等救济。这
- 都市小说酱油玄珠连载
- 最新章:第83章 中二少年糊她一脸舌尖血
- 大秦:开局三千精甲复国称帝
- 一朝穿越,成为正在被追杀的秦三世之子嬴子辛。此时的大秦早已灭亡,咸阳城也早在项羽的一把猛火之下化为灰飞。项羽刘邦的楚汉势力正在不停的争夺地盘,天下大势尽在项羽刘邦“叮咚,奖励宿主三千精甲“叮咚,发布任务一,复国称帝“叮咚,发布任务二,一统全国”复国系统觉醒!于是乎,一支强悍的大秦精甲再次出现在世人眼
- 历史小说你们的发道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弟弟。他是一个俗人,随波逐流中,只想着混个爵位养家糊口。然后过着自己提笼遛鸟,喝茶听曲的生活。但是,总有些责任需要承担。历经四朝。曾经少年,终是变成了大明第一镇国公。威仪四方,永镇大明
- 历史小说何不言情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