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
当朱元璋公布土豆,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后,整个奉天殿内,一片惊呼。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朱元璋再次公布了倭国境内金山银山遍地的情况后。
犹如一道惊雷炸响,整个奉天殿顿时就沸腾了起来,直接达到高潮。
其实就目前大明的情况而言,银子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太多白银的流入,只会造成通货膨胀。
但是现在的大臣们,包括朱元璋本人,对于通货膨胀这个词汇,是没有概念的。
他们现在只知道,在那里有着大量的白银。
便是在这个时候,兵部主事齐泰从列队中站出,作揖朗声道:
“禀陛下,臣有上奏。”
所谓上奏的意思,便是没有事先写好奏疏,在朝廷上临时起意,口头阐述。
这话一出,顿时大殿中群臣就安静了下来,目光纷纷投向齐泰。
朱元璋眉头一皱,看向齐泰问道:“你有何奏,直管说,咱听着。”
齐泰,原名德。洪武十八年进士,现任兵部主事。
早年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不幸被雷击中,朱元璋要去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
选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德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朱元璋前去祭祀。
一番接触后,朱元璋对其很是欣赏,为他赐名泰,寓意大明泰山之臣。
只是现在,朱元璋明显有些不悦,平定倭寇,攻打倭国,是他早就定下来的战略。
看齐泰这个样子,似乎有反对的意见。
建国初期,因为使臣被杀的缘故,朱元璋对倭国就满怀恨意,只是被当时的刘伯温给劝解了下来。
现在难不成这齐泰,也要反对咱?
齐泰自然不会抬头直视陛下,发现陛下面色的情绪,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臣读先秦古籍中,看到一则讲述,先秦始皇嬴政,求长生不老之药。有方士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
“始皇便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物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费巨大。”
“徐福初次寻仙未果,自二次出海后再未回归,臣遍观诸多典籍,于汉,唐中寻到瀛洲的记载。”
“瀛洲便是如今的倭国所在,倭国先祖记事,正好是先秦时期。”
“臣认为倭国先祖,便是当初徐福率领的数千童男童女繁衍而成。”
“则现倭国国人,实乃我神州后裔,只是千余年岁月,在文字语言上,与我神州发展迥异。”
“但仔细查看倭国文字,便可发现,其与我神州文字大同小异,实属同宗同源之铁证。”
“故臣认为,陛下一统神州,开创大明,为神州之主,倭国国人乃我神州后裔,也当隶属我大明。”
“现如今,倭国境内,战火连天,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臣恳请陛下,解救我神州后裔于水生火热之中。”
奉天大殿中,在齐泰开始讲述后,本来还有写窃窃私语,只是听着听着,就已经鸦雀无声,仔细聆听。
就连朱元璋,身子都是微微前倾,听着齐泰讲述。
讲述完后,群臣纷纷倒吸一口凉气,震惊不已。
好家伙,这话说得,真就是太太漂亮了。
不少大臣悄悄抬头观察陛下面色,果见其龙颜大悦。
这时,位列六部尚书之一的刑部尚书杨靖,上前一步作揖躬身说道:
“禀陛下,臣可为齐主事之言作保,臣自《史记》中‘秦始皇本纪’及‘淮南衡山列传’中,也曾看过此相关记载。”
“故臣同认为,倭国国人乃我神州后裔。”
“臣同样恳请陛下,解救我神州后裔于水生火热之中。”
杨靖说完,深深鞠躬作揖。
“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
一时间,文武百官,纷纷躬身作揖,满朝文武无不赞同。
“诸卿起身!”
随着朱元璋话落,文武百官尽皆起身。
“咱真是没想到,那些倭国国人,竟是和我神州一脉,同根同源,即是如此,那咱定不能袖手旁官。”
“咱得到消息,那倭国目前战乱不休,一些兵败的倭人,战败后于海上集结,随时准备犯我大明江山。”
“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茹瑺何在!”朱元璋厉声喝道。
茹瑺上前一步,作揖道:“臣在!”
“咱令你,调十万军于燕王麾下,立即传旨燕王,敕封为平倭大将军,即日出发,平定沿海倭乱!”
“另传旨越巂侯,调船三千艘,军五万,听燕王节制。”
听到陛下这话,兵部尚书茹瑺沉声道:“臣,遵旨!”
俞通渊,目前大明水师的领袖,其父俞通海,便是最早投奔朱元璋的水师,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更是在与陈友谅的对抗中,先于龙湾之战焚其船,擒其将,又于鄱阳湖水战中,救朱元璋、烧船献计,居功首位。
至正二十七年,身中流矢,不治而亡。
俞通海没有子嗣,由其弟俞通源承袭官位,病薨后,因涉及胡惟庸案被去爵。
由俞通渊继承,封越巂(xi)侯。
最后俞通渊是于朱棣靖难的白水河之役,在李景隆的领导下,战死。
“臣,有上奏!”
这时,工部尚书沈溍向前一步作揖道。
“何事,说。”
“臣得土豆,甘薯,玉米粮种甚少,目前无法推广开来,敢问陛下,可有法子得到更多粮种。”
听到工部尚书沈溍的上奏,朱元璋微微沉思片刻后,道:
“此事咱心中另有计较,尔只需好生琢磨清楚。”
“臣遵旨。”
土豆,甘薯,玉米这些,朱元璋只从朱安那里拿到一些样品。
这批样品种植下去,需要不断的周期,才能生出第二批。
而后往复,才能有更多的粮种分发给下面的百姓种植。
这其中有涉及到一个问题,朱安曾经说过,土豆和甘薯,在几轮种植后,产量就会大幅度减少。
如此一来,恐怕难以创下亩产千斤的记录。
朱元璋心思流转,这个问题,估摸着还是只能由大孙来解决。
小说推荐
-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 建文四年,朱棣拖家带口举兵造反,攻进应天府时,最疼爱的太孙朱瞻基却离奇失踪。朱棣大怒,认为是建文乱臣所为,遂屠杀一万四千余建文乱臣及家眷,流放三万余靖难遗孤,以表对太孙疼惜之意…十一年后,一少年乱了朱棣心智,朱棣时常化作普通老头,与他一起打猎“老爷子,我真不是你孙子,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没有亲人
- 历史小说梦里寻欢1连载
- 最新章:第654章 大结局,全篇完!
-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 东汉建宁元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与士大夫厮杀于皇宫,刚刚出生的皇子刘羽不幸殒命。下葬日,皇子尸体于灵柩中离奇失踪!天子刘宏震怒,下令彻查皇子失踪一案,斩杀失责宦官、御林军数千人…十年后,洛阳郊外的一处道观里,柳羽穿越汉末十年有余!此时,他正在与一位“中年商贾”细说当年往事“刘叔啊,我那时还是个婴儿,
- 历史小说牛奶糖糖塘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终章:新皇继位,汉势中兴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如果朱元璋有了一扇可以穿越各个位面的传送门。回到明末,他会看到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以及自己那一位位奇葩之极的子孙后代。还有正哭着向群臣借银子的崇祯皇帝。回到晚清,他将看到山河破碎,洋人耀武扬威,以及百年积弱的华夏大地。重新面对刚刚崛起的蒙古,他将对战的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朱标很想
- 历史小说爱做梦的乌贼连载
- 最新章:新书《前方地球,神魔止步》
-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 洪武二十五年,朱炫穿越了,成为了一个被遗弃在木盆里,顺着河流漂荡的弃婴。恰逢朱标逝世,朱元璋在钟山脚下散心,捡到了朱炫。为了活下去,朱炫果断抱上朱元璋的大腿,以可爱的笑容,治愈了朱元璋丧子之痛,让朱元璋把自己带回宫中。朱元璋本想查一查朱炫的来历,但在一查之下,竟然是自己的乖孙,朱标的小儿子。此时太子
- 历史小说陈喵呜连载
- 最新章:第145章 到达云南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何秋参加户外探险被困在了原始雨林,期间,觉醒签到系统。靠着系统,数月时间,何秋一边打猎种田,一边等待救援。某天,丛林里来了三个怪人,自称朱棣、郑和、姚广孝。郑和“这个长长叫枪的东西真能打猎吗”姚广孝“这几头牛颇为怪异,我大明地大物博老衲居然没有见过”朱棣“本王欲以万两黄金换这个名为番薯的食物,不知阁
- 历史小说武渣连载
- 最新章:第364章 大结局
- 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 梦回大明洪武十五年,成了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嫡长孙,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见证了这个英雄辈出,风云激荡,慷慨悲歌的年代。更保全了许多千古名臣,李善长,徐达,蓝玉
- 历史小说南城二爷连载
- 最新章:最终章 大结局。
- 开局被贬,我靠996古代称王
- 李叶舞穿到了一本四子夺嫡的小说,成了连炮灰都算不上的炮灰。穿越前她是炙手可热的基建大师,穿越后她是帮炮灰反派解毒的挂名夫人。小说戏份只有寥寥几笔不重要,被送到封地远离京师也无所谓,唯一不能忍的是炮灰反派的封地好离谱!牛羊满山跑无人在意,富饶的土壤无人耕种,矿山成群无人开采,人人都在贫民窟里等救济。这
- 都市小说酱油玄珠连载
- 最新章:第83章 中二少年糊她一脸舌尖血
- 大秦:开局三千精甲复国称帝
- 一朝穿越,成为正在被追杀的秦三世之子嬴子辛。此时的大秦早已灭亡,咸阳城也早在项羽的一把猛火之下化为灰飞。项羽刘邦的楚汉势力正在不停的争夺地盘,天下大势尽在项羽刘邦“叮咚,奖励宿主三千精甲“叮咚,发布任务一,复国称帝“叮咚,发布任务二,一统全国”复国系统觉醒!于是乎,一支强悍的大秦精甲再次出现在世人眼
- 历史小说你们的发道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弟弟。他是一个俗人,随波逐流中,只想着混个爵位养家糊口。然后过着自己提笼遛鸟,喝茶听曲的生活。但是,总有些责任需要承担。历经四朝。曾经少年,终是变成了大明第一镇国公。威仪四方,永镇大明
- 历史小说何不言情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