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极品儿子跪在我面前叫妈

第三百一十四章 封林桃为县主。

    
    不仅人回来了,还带来了西栖朝廷的一纸封赏,和一张契书。
    那纸封赏文书,据简休南说,是西栖当朝宰相亲书。
    封林桃为县主。
    再把山刀子县城以外,到东魏边界,一片的荒山野岭,封赏给了林桃。
    这是表面上,给别人看的。
    实际上,就如那纸见不得人的契书所写,那片土地是以二十万两白银的价格卖出。
    一目了然,是那宰相大人,将二十万两白银揣荷包了。
    林桃挺好奇,简休南是如何做到的。
    “简公子真是做买卖的一把好手啊!这世上,怕是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吧?”
    就这种连土地都可以割卖的国家,难怪会被东魏欺负成那样。
    西栖就像一颗烂透了心的大树,就算没有外力,倒下也只是时间问题。
    林桃把一家人喊来。
    “大伙把东西收拾一下,咱们回张家屯子!”
    “啊?”张大山惊呼。
    简休南来的时候,他猜到要走。
    只可惜他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
    “娘!书中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您老怎么还活回去了?别人都往京都,往更好的地方去,您咋还决定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他不想再当贱民了!
    人生短暂,他还想好好体验后半生!
    林桃瞅了张大山一眼,还没开口呢!就见着余氏直接跌坐在地。
    她的梦想,才刚刚实现,怎么就又要回张家老院了?
    她想哭,却哭都哭不出来。
    许氏应声,拽着自家男人,领着两个妮子回院子,收拾东西去了。
    张大山不停挣扎着,小声说:“芮娘,你撒手。让我再劝劝娘!”
    “劝啥劝?你若不想走,留在省城算了。我和丫头们,陪娘回张家屯子!”
    张大山长叹一声,一跺脚,追着许氏离开了。
    张小胖一脸无所谓,跑回去收拾自己的厨具去了。
    余氏是被张大林背回院子里的。
    院里照顾两个小娃的婆子,还以自家奶奶病了。慌成一团。
    张大海啥也没说,先是帮着李美荷母女收拾妥当,才回自己小院收拾自己的。
    最忙的,要属张宝山。
    林桃把一叠的卖身契,交给张宝山。
    “你把我们要去的地方告诉大伙,再把这些还到他们手里。日后若是他们没有投靠的去处,可让他们到山刀子城来。”
    张宝山领命离开。
    张家二老啥也不关心,就只关心后院养的家禽。
    以至于走的时候,十辆马车,拖得满满当当的。
    单家禽和过冬的吃食,就占了满满七车。
    他们人坐了两辆车,衣裳被褥和杂物,才一辆车。
    张家十辆马车,出了北城门。
    忽然有喊声:“送林老太太启程。”
    林桃挑开门车帘,见着城门外,跪了一片的人。
    “大、大伙……”许氏结巴道:“他们不是几天前就出城了吗?”
    跪在地上的人,有不断磕头的,有哭眼抹泪的。
    有大喊大爷奶奶们保重的。
    更有不停对着他们马车作揖的。
    林桃面无表情的放下车帘,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
    她受不起这样的阵丈。
    没有他们的齐心协力,她也无法和东魏人抗衡。
    所以,于大伙而言,他们只是相互帮扶了一把。
    真要论恩情的话,反倒是她,得谢谢他们!
    哭喊的送行声,直到他们走到很远,才消失不见。
    回山刀子城的路上,可谓是,杂草无垠,不见人烟。
    以往热闹的山刀子县城,如今成了荒城一座。
    寒风吹过时,摇晃的招牌,吱嘎作响。
    这一路走来,他们看到的,除了荒凉,就只有白骨。
    张大山哇的一声,哭嚎起来。
    “太惨了!真的太惨了!”
    许氏红着眼,偷摸着抹着泪。
    二妮趴在大妮怀里,甚至不敢看车外的场景。
    这不知道的人看去,定然说张大山是个心善的。
    见着这些惨死在东魏人屠刀下的生命,感慨而哭。
    林桃没好气的瞥了张大山一眼,吼道:“闭嘴!”
    余氏身旁,两个抱着小娃的婆子,只觉得老太太心也忒狠了。
    张大山哽咽得收不住声:“我太惨了!这鬼地方,除了鬼,啥都没了。娘啊!咱为啥回来啊?”
    张大海识趣的收了收自己的脚。
    张大山立马就“哎哟”一声,抱着自己的腿直抽抽。
    两个婆子对视一眼,把头扭开。
    原来张大老爷,哭的竟是自己。
    还是她们没看清现实。
    ……
    张家屯子早已不是以前的样子。
    大火过后,泥巴墙也倒塌大半。
    七零八落的尸骸,没一具是齐全的。
    “先找间还能住的屋子暂时住下来。宝山、大林,趁着天色还早,带着大伙,帮村民们收收尸。挖个大坑,把大伙都埋了。把他们的墓碑,望向三道山,我们营地的方向。”
    林桃没说,杀害他们的人,她已经把他埋在那了!
    让大伙看一眼,能瞑目了!
    张宝山和张大林带着人忙活去了。
    张老爷子,把林桃拉到一边。
    “桃子,咱们以后,还在这过日子?”
    林桃摇头:“屯子肯定不能呆。咱们明天进山。”
    “进山?”张老爷子大叫一声,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余氏把怀里的小娃塞给婆子,就跑过来。
    “娘?您孙子还不到一岁呢!进山干嘛?在山里长大,那不成了野人了?”
    “不进山,你想像村里人一样,成东魏人的刀下亡魂吗?”
    “可!咱们在省城,哪里不好了?您非得让一家人,回来这里。来的路上,您也看到了,县城都成了鬼城。要不,咱明天回省城吧?咱在省城开个小铺,就凭大胖的手艺,咱也能活得不差。是不?”
    余氏把问题抛向张大海。
    张大海连忙走开,回了句:“二嫂,你看的是眼下。娘看的,是以后。”
    不止余氏没听懂,在场就没人明白话里的意思。
    许氏过来把余氏拉开。
    劝解道:“阿兰,娘比咱们看得远,看得透。这么做,一定是为了这个家好。咱们也别多问,照着娘说的做就是了。”
    “可是……”
    “别可是了,娃哭了,快去看看,是不是饿了。”
    ……
    直到天黑,村里的白骨,才收拾干净喽。
    事到如今,林桃打算和大伙言明意图。
    趁着围坐在一块,吃晚饭的时候,林桃清了清嗓子道:“大家一定很好奇,我为什么,还要再回到山刀子城,对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