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藩王,多得是不学无术的人,但是,毕竟出身尊贵,自自幼的教育还是跟得上的。
而且,他们自己的各种产业,也需要他们自己能看懂账目,才能保证不被底下的人哄骗。
因此,这并不算是什么难事。
也正因为他们能看得懂账目,所以,才会感到惊讶。
按照他们的预想,皇庄如今的这种经营方式,应该是赔钱的,毕竟,皇庄提供了民房,耕牛,种子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肯定花费不少。
而且,实话实说,这两年年景不太好,再加上京师去年又有地龙翻身之祸,在这些藩王看来,天子不往皇庄当中贴钱,都算是好的了。
当然,和皇庄发挥的安置流民的作用相比,这些银两也就不算什么了。
但是,这些账册看下来,他们发现,和预想中的恰恰相反。
虽然说皇庄最初投入了不少钱,但是,收上来的租子,却要比往年更多。
要知道,账册当中,不仅有这两年的账目,还有天子登基之前的账目。
除了少数几个扩张的比较厉害的皇庄之外,大多数的皇庄虽然因为田亩的位置有所调动,所以面积也有所缩减扩张,但是大抵还算是正常范围内。
也就是说,有不少皇庄,田土的数量并没有怎么变,但是,这两年下来,收上来的租子,却比往年要多不少。
最初之时,他们觉得是皇庄的田租比之前更重了,毕竟,这些流民住皇庄的用皇庄的,农忙时节还要吃皇庄的,也就是出把子力气,所以,皇庄的田租几乎是官田的两倍左右,达到了八成以上,这个比例,的确要比之前重上一些。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压根不是这个原因。
因为,在皇庄改建之前,这些田地的租子,就已经达到了六到七成左右,虽然改建之后略有上浮,但是影响不大。
而且,这种经营方式,在天子登基之后,就已经开始实行了,到现在为止,两年多过去了,最初一批的佃户,基本已经恢复到了原有的田租水平。
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个皇庄的田亩数量基本不变,可每年能够上供的田租,却不减反增。
这种状况,不由得让这些藩王们感到一阵奇怪。
不合常理啊?
难道说,是天子为了诓骗他们,故意做了假账?
诸王眼中不由一阵惊疑,除了这个解释之外,好像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但是,堂堂天子之尊,至于这么干吗?
当然不至于!
对于底下诸王的反应,朱祁玉早有预料,见他们大多都看完了账册,朱祁玉使了个眼神给旁边的王诚,于是,后者立刻会意,道。
“禀各位王爷,这皇庄虽然前头投了不少银两进去,但是,却有一个大大的好处,那就是,每亩田地产粮的数量,比之前要高上不少。”
“就这两年奴婢的经验来看,这种经营法子,上等田大约能比之前收成多出一成半左右,中等田地和劣等田地要更高些,大约有两到三成左右,总的算下来,每亩田地,大约能够多收四斗粮食。”
“而且,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还要再高些,匀下来每亩田地比之前多出来的,已经差不多有四斗半多了。”
这个说法一出,顿时让在场的一众藩王更加感到奇怪,不由得相互交头接耳的低低议论起来。
有精于账目的藩王,在听到王诚的描述之后,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重新翻开账册,翻看了一下,半是自言自语的道。
“按照这个数字来算的话,这些耕牛,种粮,房屋的花费,最多十年,也就能够补回来了,有点意思。”
“王公公,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巧妙之处,且细细说一番。”
虽然说这些藩王对宫中内宦不甚瞧得起,但是,王诚有这般本事,自然也让他们说话间客气了几分。
见此状况,王诚则是惶恐之极,道。
“王爷有命,奴婢自然不敢隐瞒,这产量之增,奴婢等也做过研究,最后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这些田地的耕牛,种粮,铁犁都是由皇庄提供……”
话音落下,诸王都来了几分兴趣。
他们本以为,提供这些会赔钱,但是却不曾想,竟然能提高产量?
于是,王诚解释道。
“往常之时,这些田亩归佃户租种,皇庄只管收租子,其他不管,怎么种,用什么来种,全靠佃户自己想办法,但是,许多佃户家中贫瘠,是买不起牛的,种粮也只能买得起次品,稍有富裕的佃户,会去大户家租一些牛,但是贫困之家,则只能靠把子力气。”
“种地需依农时,人再有力气,也比不过耕牛,所以这些农户,即便是竭尽全力,也往往不能将地力尽出,皇庄改建之后,统一提供上好的耕牛,种粮,不用佃户们自己想办法,地力被发挥到最大,所以产量提高了不少。”
这个解释,倒是新奇。
不过细细思索,倒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然而这个时候,却有藩王提出疑问,道。
“照此说法,上等田土地肥沃,理应增产更多,为何上等田增产不过仪程,反倒是中下等的田地,产量增加的了两成三成呢?”
“王爷容禀,其实单纯看数量的话,上等田增产和中下等田差不多,不过,这是因为上等田地力肥沃,一成半能顶得上中下等田的两成三成。”
“王爷所问的差别,其实原因也正在于此,上等田原本就出产的多,虽然田租也重写,但是总的算下来,租种的佃户收获的也多,所以,他们往往会更精心侍弄,即便是家中贫困,借钱也会去租耕牛,买种粮,以求收成。”
“与之相对的,那些租种中下等田的,大多都是食不果腹之人,没有多余的钱租牛,所以,皇庄给了耕牛之后,产量自然就一下子变多了不少。”
所以说,人往往会受到过往常识的束缚,有些事情简单之极,但是,那层窗户纸不捅破,就始终难以明白。
王诚这么一解释,诸王也就纷纷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不约而同的轻轻点了点头,决定自己回去之后,也试试这么做。
“不过……”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王诚却又开口道。
“如果想要达到产量提升的目的,还需防备底下的佃户们偷奸耍滑,否则,白白出了钱粮,却反倒会使得庄子荒废……”
这句话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虽然明知道王诚有卖关子的嫌疑,但是,这些藩王还是忍不住问道。
“这是为何?”
“王爷明鉴,皇庄里头的佃户,有些是原本就在庄子里干活的,这些佃户干的年头久些,总能攒下一些银钱,替自家购置几亩薄田,最初皇庄提供种粮,耕牛之后,往往会被当做私用,先耕自家田地,再耕皇庄的田地。”
“因着原本皇庄的田地分散,所以核查起来很难,奴婢们过去的时候,他们就将牛牵到皇田里头,待奴婢们离开了,就继续耕自家的田,那些上好的粮种,也都被栽到了自家田地当中,至于那些犁器之物,更是直接据为己有,然后谎报说是丢了或者坏了。”
“到最后收成不好,这些佃户就埋怨年景不好,或者抢不到水源,总之各种理由,反倒会让租子收不上来。”
话音落下,底下原本有这个盘算的藩王,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像是犁器这些,无非是再买就行了,但是种粮和耕牛却不行,不是说不能再买,而是它们具有不可替代性。
种粮种下去,就不能再换了,所以,如果最初用的就是劣质的粮种,那么收成必然会差。
而耕牛和人一样,也是有体力,需要休息的,先耕了佃户自家的私田,还能有几分力气再来耕庄子里的田,就说不准了。
“那皇庄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思索了片刻,几个藩王皆是没有思路,索性便直接开口发问。
王诚自然也是知无不答,道。
“奴婢等最初也为此十分烦扰,但是禀告陛下之后,陛下吩咐奴婢等在皇庄周围建起了矮墙,墙内所有的田地,若是百姓所有,便予以置换或是购买,如此一来,皇庄里头所有的田地连成一片,佃户们想要弄虚作假,就困难了许多。”
“除此之外,种粮,耕牛,犁器等物,俱保存在皇庄里头,随用随取,用完即还,因着这墙内只有皇田,而这一应的器物都不许带出皇庄,再加上舒良公公从东厂调了不少人手,值守在皇庄周围,防止有人翻墙窃物,慢慢的也便绝了私用之祸。”
“再有就是,发现有欺瞒作假之人,便收回皇田,不予租佃,同时,新招的佃户,皆是并无田产的流民,也从根子上绝了这种现象,而且,用这些流民干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十分卖力。”
“皇庄的产量之所以能够提高这么多,和这些流民安家之后,日日竭力干活,也是分不开的。”
得,明白了,一众藩王面面相觑。
敢情是在这等着他们呢!
说白了,这皇庄的经营方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想要提升产量,就要给佃户们提供足够的种粮,耕牛跟犁器等物,但是如此一来,又会被私用。
】
所以,为了防止私用,只能将田庄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严加看守,当然,这个办法并不是治本的办法,只能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影响。
因为皇庄的佃户毕竟不用受苛捐杂税,所以有所积攒,便会自行购买土地,但是为了皇庄的庇护,他们又不愿意完全脱离出去。
就算是把耕牛,犁器等物限制在皇庄内,不让他们带出去,这些佃户自己,还是会想办法先耕自己家的田地,最多就是不用皇庄的这些耕牛而已。
甚至于,他们还有可能偷奸耍滑,在皇庄时故意磨蹭休息,胆大些的,说不定偷皇庄的牛出去都有可能。
因此,治本的法子就是,直接用没有田地的流民。
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自然也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一念至此,一众藩王终于恍然大悟,为什么皇庄的租子,是逐年递减的了。
因为随着流民被固定下来,他们慢慢的也会有自己的积蓄,所以,持续高额的田租,就会让他们渐渐变成前一种状况,想办法去购置,耕种自己的田地。
但是,皇庄的租子逐年递减,一方面减轻了他们的压力,另一方面,又给了他们一个念想。
换句话说,他们只要好好干,每年交的租会变少,而少到一定程度,虽然不在递减,但是和民田的税赋相同,也就相当于这田是归他们自己了。
这种经营方式下,再加上一旦出现偷窃,挪用等错误,就会被开革出去的威胁,越是干的久的,反而越会尽心尽力,小心谨慎,毕竟,谁也不想马上就要到手的田地,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让前面那么多年的辛苦白白浪费。
而且,因为租佃的田地,是随着佃户的死亡而终止的,普通的佃户,能够活个五六十岁,都已经算是高寿了。
按照他们二十岁左右开始租种来算的话,按照岁减半斗的租子来算,想要降到民田的税赋标准,大约需要十五到二十年左右,如果说,这还不算中间如果出现干旱,蝗灾等情况歉收,蠲免田租而不计年限的情况,如果加上的话,这个数字至少要再延后五六年。
所以实际上,看似这些佃户最终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田地,可那个时候,他们至少已经四五十岁了,到了最后,真正能够按民田税赋租种缴纳的时间,其实也就是长则十年,短则五六年而已。
如果说,这账册上的产量提升并不是假账的话,那么,前期的这至少十年重租增加的产量,完全是可以弥补后期降低的田租的。
而等到这些佃户干上几十年之后,他们自己也会积攒下一定的家底儿,可以给后辈子孙在皇庄外头购置田地,也就不必在依附于皇庄,等到他们撒手人寰,皇庄便将土地收回,然后重新租给新的流民。
照这么看来的话,这的确是一个好法子,既可以不损失皇庄的田租,又可以吸纳大量的流民,保持地方的安定,可谓一举两得。
而且……
还是那句话,有些事情,说穿了其实并不复杂,只是之前的人并没有想到,还能有这种方法而已。
理解了皇庄的经营方式和获利的方法之后,底下的藩王立刻就开始考虑,如果说天子真的要让他们彷效皇庄的话,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稍作修改,然后达到更大的利益……
小说推荐
- 陛下何故造反
- 一个苦逼的雇佣兵穿越了,只想本本分分做个皇帝,他错了么?项阳好不容易做了一回皇帝,居然还被国丈把控朝政,他不得不制造原始的火药,开启逆袭之路。敢觊觎老子皇位者,炸无赦
- 历史小说竹杖翁连载
- 最新章:第493章 未来
- 父皇为何造反
- 赢羽刚穿越异界,成为大秦九皇子,还没等他搞明白什么情况。不料,一道帝诏下来,皇帝竟将皇位传给无权无势的他。消息一出,朝野动荡,暗流涌动。恰逢这时,混沌皇帝系统启动,华夏千古群雄现世,逐渐架空朝野。三年后,先皇闭关结束,当他准备拿回皇位时,却发现赢羽已坐稳皇位。心有不甘的先皇,一声令下,各路旧部集结,
- 玄幻小说南瓜知我心连载
- 最新章:第332章
- 反转人生[互穿]
- 都市小说缘何故连载
- 最新章:80.第八十章
- 陛下因何造反
- 崇祯十七年四月,李自成率大顺军攻破京师,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殉国。然而就在吊死的一瞬间,无数的画面在他脑中涌现,他的灵魂仿佛游荡在华夏上空,见证了明亡后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一瞬就是百年。这一瞬间,朱由检明白了自己失败之处,明白了大明灭亡的真正原因。倘若大明不亡,华夏何至沉沦数百年…若是能有机会重
- 历史小说任国成连载
- 最新章:第673章 返回
- 领主大人何故谋反
- 近日,帝国境内传闻,艾略特·伊戈尔公爵意图谋反,并有研究禁忌魔法、结交魔族、培育亡灵等一系列不法行为。伊戈尔公爵领在此郑重声明:上述言论纯属捏造,已交律师处理。敝领地的艾略特·伊戈尔公爵年轻有为、英俊潇洒,是帝国内的模范贵族、优秀领主;艾略特·伊戈尔公爵从未与魔族通商、从未豢养亡灵大军,更从未与邪神
- 玄幻小说海令君连载
- 最新章:第四六三章 天平
- 奈何皇兄独宠我
- 她生来便是尊贵无匹的嫡公主,自小聪慧过人算无遗策,却独独算漏了一样“兄长大人”竟然偷偷钟情自己多年?他本是最不受父皇待见的落魄皇子,收敛锋芒隐忍多年终得天命所授,然而天命却说:虽为帝王之相,却非正统皇族?但是那又如何,这江山都已.经到手了,美人也一样要到手!这就是傲娇柔弱心机公主VS腹黑深情霸道帝王
- 历史小说韵知寒连载
- 最新章:番外四 孤影寂寂
- 陛下,皇妃要造反!
- 她献计,逼他娶她为妻。他却在大婚之夜,红罗帐前,将她赐给王府的下人。她睿智,助他登上皇位。他却在封后之时,宫门之前,赐她一夜长跪,赏一夜春雨,听一夜缠绵声。她妖娆,他便借此命她出使云容国,引诱云容皇,换取相思引,只为他爱的那个女子。一场大火之后,她不再是她,却依旧记着那个爱他,护他的使命。一步一步,
- 都市小说夏陌桐全本
- 最新章:082 大结局篇终(完)
- 跟秦始皇在红楼造反
- 李纨穿成了红楼里那个短命鬼贾珠的媳妇儿,她一时心软,决定救救这个短命鬼夫君,但是…她救回来的这个人好像哪里不一样原以为王夫人心心念念的贾珠是个能当大任的翩翩公子,可她救回来的这个…平日里表现也没什么太大出入,可总觉得性格阴鸷冷漠,且狂妄直到后来,李纨抱着自己的三面金棺哭唧唧的坐在凤座上娘的,嬴政怎么
- 科幻小说空山晚秋连载
- 最新章:12.怂兮兮的李纨
- 这妹妹能处,说造反她真造反
- 商少言从懂事起,就一心想当咸鱼,因此一直鞭策自己的哥哥,使他成为一代霸总。好不容易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却穿成了一个处境凄惨的古代少女。她看向跟自己一起穿来的亲哥“哥,这辈子也靠你了”亲哥却往地上一躺“麻了,这辈子我来岁月静好,你来负重前行”商少言-乔修玉一直觉得,南陈的皇帝这么作,他迟早能打过去,然
- 历史小说阿狸小姐姐连载
- 最新章:番外5 正式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