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学霸

第68章招贤纳士

    
    刘縯兄弟,面临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
    连下城池,自攻取大半个南阳后,发现这么多县,包括县长、县丞、县尉及主簿在内的主要官职,出现大量空缺,而且朝廷找不出合适的人来担任。
    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县能不能搞好先不说,作为大汉朝廷的后方,一旦出现叛乱,尤其是各县新莽愚忠死粉,相互勾结,将会造成政局不稳定。
    为解决这一难题,刘縯连续几天,召见大臣商议此事。
    不同的人,不一样的说法。
    有人说从豪门大族中遴选优秀子弟,任用他们为官。
    有人则反对,建议从军中挑选将官任职地方。
    两派争执不休,朝堂内,朝野外,热火朝天。
    吵得激烈时,文人士大夫骂娘,武人怒而拔剑,双方关系势同水火。
    刘縯作为大汉君主,打仗还可以,治理国家头疼不已。
    关键是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以抉择。
    刘氏宗亲,邓家、阴家这些大族,想用自己的子弟为官,人之常情,刘縯无法反对。
    刘稷、刘祉、李通等军职要员,坚持从军队里选拔人才,也不是不可取。
    刘縯是无能为力了。
    只能召见刘秀,就想听听他的意见。
    刘縯说出他的为难之处,刘秀觉得可以理解。
    两派说的都有道理,偏袒一方,都会激起另一方的不满。
    “文叔,大哥真不适合坐这个位置,我决定退位让贤,让你来领导大家。”刘縯只感觉王座上如坐针毡,挠得他难受极了。
    “大哥怎能说丧气话?”刘秀坚决反对。
    虽说大哥刘縯不善于谋政,但得位正统,而且两派都拥护,关键在于刘秀并不醉心于君位。
    “以前没觉得这么累,自从龙汉建立以来,我废寝忘食,批阅奏折,接见群臣,处置各方面的情况。日常工作就罢了,一些突发、急发的状况,我是完全没办法啊。这个王位我坐得扎心,浑身总像有万千蚂蚁撕咬。文叔,大哥想解脱!”刘縯年近四十的人,抱着自己兄弟哭诉。
    刘縯铁血一样的汉子,此刻委屈得泪流满面。
    刘秀见他如此无助,只好提出自己的解决途径。
    刘秀的意思是开办招贤馆,在全国范围内,征召或选拔优秀的士子来做官。
    学而优则仕,让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儒生,参与新国家的建设。
    也让年轻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起来。
    刘縯听后大喜过望,便把创办招贤馆事宜,包干式地交给刘秀。
    反正当个甩手掌柜,刘秀负责具体实施。
    不得不说刘秀执行力特别强,当天就把任光、朱祐,以及刚从长安归来的来歙召来。
    又去请刘嘉、刘赐、樊宏、邓晨、阴识、李通等人过府议事。
    人到齐了,刘秀主持会议。
    “根据汉王的指示,我打算在棘阳县衙开办招贤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刘秀开门见山地说。
    “这个办法我看可行。”刘嘉、刘赐是宗亲中的代表。
    “无异议。”樊宏、邓晨、来歙、阴识应是。
    这几位是大族,也是刘秀亲族的代表。
    刘秀看向任光、朱祐以及李通。
    三人也表示支持。
    各方都支持刘秀的提议。
    政策推行起来没有阻力,三天后颁布招贤令,凡是拥护大汉的学子,不管出身及年龄几何,都可以来招贤馆报名。
    五天后,招贤馆建成,刘秀亲自主持剪彩仪式。
    一如后世,既表示重视,也是喜庆,更是为了宣传。
    把仪式办得热热闹闹,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广告就打出去了。
    开馆后当天下午,棘阳附近各县一些的学子,来到招贤馆登记信息。
    刘秀贵为大司马、大将军,亲自招待,规格不能说不高。
    学子们得到刘秀的器重,当然信心百倍,任职一县后,誓要造福一方。
    “谁是刘隆,刘元伯?”刘秀看了报名信息,问这批新生。
    “见过司马公!”一位年轻公子对刘秀作揖。
    “你是安众人?”刘秀知道南阳安众这个地方,有宗亲的另一支。
    “学生正是!”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人。
    “你与安众侯刘崇是什么关系?”刘秀很在意刘氏宗亲,毕竟为王莽迫害得惨。
    “我与安众侯同宗室。”刘隆提到安众侯刘崇时,眼神似乎有些黯淡。
    居摄元年(公元6年),安众侯刘崇起兵反莽,兵败被杀。刘隆的父亲刘礼,遭到株连治罪,只有不满七岁的刘隆躲过一劫。
    可以说,刘隆对新莽朝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恨意!
    因此,前来投靠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縯兄弟。
    “我知道了,刘隆你去安众任职县长,试用期6个月,干得好转正。”刘秀对刘隆学问、人品及治理能力,进行多方面考察与考核,认为符合应聘条件,立刻为他授职。
    众学子见刘隆,立马获任县长一职,都是心内一片火热。
    刘秀看了下后面一连串名单,并没有历史上熟知的人物,对接下来的考核兴趣淡了许多。
    便让表兄来歙来主持,自己则在一旁观察。
    “你叫什么?”来歙问下一个。
    “学生刘仲,湖阳人。”又是一个宗亲。让刘秀心头一颤,此人居然叫刘仲,与他早去世的二哥刘仲同名,因此让他过了,授职安众县丞。
    刘仲得到任命,脸上激动万分,对来歙、刘秀深揖一礼。
    ......
    第1批23人,经考核通过仅4人,分别授予安众县长、县丞等要职。
    县一级官员缺口大,不仅是刚打下来的淯阳、湿阳、安众、冠军等各县,汉军最早根据棘阳、新野、蔡阳、湖阳四县也缺人。
    算下来23个县,县长到主簿4个职位,至少还缺80人。
    这么大缺口,不是一两天可以补上。
    翌日,主考官换成邓晨,考核进展得很顺利。
    面试到第10人时,邓晨有些傻眼了,因为此人来得突然,更让他惊喜万分。
    “仲华,哈哈哈你小子,终于舍得回来了。”邓晨拍着他的肩膀大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