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嫌疑人之彼岸花

第二十六章 刑侦学

    []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证、物证、口供。
    定案三要素。
    口供是不可能了,那么只能从人证、物证中下手了。
    学习,他现在只能学习,从刑侦痕迹学到犯罪心理学,他购买了很多书籍,从了解刑侦到了解犯罪,他只用了两个月的事件,这是心中的执念在驱使他这样做。
    无口供定罪,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在没有被告人供述,或被告人供述与实际不同的情况下,证据确凿、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人证。
    作为人证,不需要他目睹整个案件的全过程,只需要他目睹犯罪嫌疑人进出犯罪场所或者是购买实施犯罪的道具。
    人证是还原整起案件经过的证据之一。
    当然,他自己就能作为自己策划的这场案件的人证。
    他与案件中所涉及的人物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理论上可以成为一名合法的证人。
    但他不能这样做,他不能将自己“牵扯”到这起案件中。
    如果有直接的犯罪证据,人证或许只是一个不必要的条件,但他想到负责侦破此案的应该就是三曹市刑警队的乔川。
    如果有人证这一有利的证据,相信乔川“破案”的速度会加快。
    他需要制造一名人证。
    李丽的微博很火,特别是在半年之前经历过那件事之后。李丽的虚荣心也变得更强了,她借用这个契机做起了网络视频,她完美的身材加上姣好的面容着实又让她在网络上火了一把。
    网络是李丽每天的必需品,电脑也是她的必需品,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而如果成功的利用了这一点,不但人证有了,物证也会随之而来。
    现场勘察。
    当案件发生后,刑警会对李丽住所的门锁进行鉴定,以确定是人为开锁还是技术开锁。
    如果直接敲李丽门的话会是怎么样,他想到这里的时候摇了摇头,就是李丽将自己的照片直接挂到了微博上,李丽肯定还记得自己,到时候李丽肯定不会给自己开门,还会引发她的怀疑,更甚者会告诉赵照民。
    但是,如果自己带上那副老人面具后呢?
    不行,谁会给一名陌生的清洁工老头开门,如果不开门,自己的这个身份都有可能会暴露。
    就算是自己学会了技术开锁,那刑警勘察之后就会发现是技术开锁,从而会减少赵照民的一部分嫌疑。
    为了能够将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赵照民,他必须按照赵照民的活动轨迹作案,他作案的地点只能是李丽的房间。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拿到李丽房间中的钥匙。
    赵照民的性格谨小慎微,而且怕老婆是出了名的,很难想象赵照民会把李丽房间的钥匙放在自己身上。
    那样做的话,万一被别人发现了,赵照民肯定也不希望有这样的结果。
    他跟踪过赵照民很多次,他刚开始跟踪的时候发现赵照民将车停入道源市的一家酒店之中,然后一直不见赵照民的车辆从里面出来。
    直到有一次,他发现赵照民竟然是换了一辆车前往三曹市,这让他更加确信了赵照民的谨小慎微。
    既然赵照民没有将李丽的钥匙放在身上,那么,要么是到李丽的住所敲门,然后李丽帮他开门,要么就是他将钥匙藏在了什么地方。
    是那辆车里吗?
    他需要排除一下。
    他检查过李丽住所门前的垫子下面,在那下面并没有发现钥匙,然后他就看到了那个消防栓。
    消防栓外壳上面的开关按钮很干净,但是外面的罩子却很脏,可见楼栋的清洁工并不经常擦拭这里。
    作为不经常使用的物件,上面的开关按钮很干净就很不正常。
    果然,他在消防栓内发现了那枚钥匙。
    李丽房间的钥匙。
    行为逻辑学。
    最为刑侦学的一个分支,他直到乔川对此有很深的研究。
    就算是人证、物证俱在,如果犯罪行为不符合逻辑,乔川会对这起案件产生很深的怀疑。
    赵照民与李丽目前的关系,不至于让赵照民杀害李丽,如果没有其他导火索的话,赵照民“杀害”李丽的行为就不符合行为逻辑。
    他要创作一个导火索,而这个导火索就是赵照民的老婆。
    他在对赵照民的调查中知道,赵照民的老婆有很强大的背景,这也是为什么赵照民肯跟一个大自己五六岁的女性结婚,赵照民的老婆又长得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如果能将赵照民的老婆利用起来,那么或许这就会成为赵照民杀害李丽的导火索。
    行为逻辑成立。
    而且赵照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就是他的职业。
    他的职业导致了他的反侦察能力太强,从他在那家酒店中换车,从他进出李丽的住所不坐电梯。
    他基本上能猜出来,这是赵照民为了避免他老婆的跟踪而做的。
    所有的这些他都可以利用。
    但这时有一个难点把他困住了。
    他是需要利用赵照民的鞋印,但是如果自己与赵照民那天穿不同的鞋的话,走在步行梯上,从地下室到一楼就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脚印,他们(刑警)肯定会对两种脚印进行勘察。
    如果与赵照民穿同样的鞋的话,就会产生两组相同的脚印,是什么让赵照民两次上下楼梯呢?
    刑警在调查出入小区监控的话,按照乔川的侦察能力,肯定会查出赵照民进出小区的次数,上下楼梯的次数要与此对应。
    怎么处理呢?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