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成灰

第九十九章 闻秘

    []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的行踪到哪儿了?”台阶上一袭白裘的人,声音清清冷冷地传来,相隔得很远,却像是响在了耳边。
    “漠国。”远处回廊角落里的其中一个少年,当即站直了身体,恭敬地回道。
    “龙都?”那人又轻声问。
    “不,他一直不进龙都,只在龙都附近的几个城里安排着一些事情。”灰袍的少年谨慎地回道:“他行踪很隐秘,不断的变换地方,有时候他会设法摆脱我们的跟踪。”
    “他自然有本事,切莫中了他的计策。”他淡淡地嘱咐。
    “属下明白,自会小心的!”灰袍少年拱手应道。
    “去准备一下,我们出发。”台阶上的人轻抚过手中的梅枝,唇角微微含笑,若有人在近处看见,就会觉得这笑容竟比远处的冰雪还幽冷些。
    “是公子,我这就去准备。”另一个蓝袍少年在他说话伊始,就已待命在旁,此刻说道:“公子,蔚国豫国的据点几乎已清理干净,漠国的据点还在逐步监察中,我们如今要趁着空隙去承国么?”
    台阶上的人凝望住地上的花瓣,久久不语,似是在思量,似是在算计,似是在衡量,静静地,他乌眸幽寂无底,脸容隽秀苍白,映着近处的花色雪光宛如此刻的月夜般皎洁静谧,一丝发丝随风飘起、垂落,轻轻地擦过他黑漆的眉睫,乱了他眼眸中隐藏的一丝微澜波光。
    他占了一卦,又一卦。
    皆是“命中劫煞”——
    他心中此刻思量的,是该如何为她排解掉这次的劫难呢?
    让她离开蔚国的羁绊禁锢,让她拥有如在云海翱翔般的自由自在,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
    冬日渐离,春日将至。
    这日,风府的马车笃笃朝龙都郊外的“轻云寺”驶去,沿途积雪压住松柏青翠镶了洁白,随了阵阵寒风吹过簌簌地落下地面,融成了新的雪堆积聚。四野茫茫,一条山路崎岖,一路的风光雄奇,远处的崇山峻岭,丛林蜿蜒,宛如巨龙盘桓,而龙都就是这条俊龙缠绕中的一颗烁烁明珠。
    而轻云寺就是猛龙头上的一只犄角。不仅深受平民百姓的信奉,连皇族世家亦喜在此处行那祭拜祈福之事,点燃延寿长生灯火。
    白徵言是慕名而来,在别院里住着总会生闷,不如出来四处走走。风靖宁陪了她一道前来参禅礼佛,登山游览。两人在山下弃了马车,徒步登石阶而上,沿路他四处指点,一一给她介绍这远瞩山的绝妙名胜。
    远处风烟飘渺,云海奔腾,天光有如金丝泄露;近处碧渊幽邃,峰峦迭起,雪雾有如轻纱环绕。
    一级一级拾阶而上,白徵言心事虔诚。这一年来,她逢庙便进,逢佛即拜,不因深信天理昭昭,只为早已故去的那人求一份他世福缘。不问自身事,不求自身缘,只为那人能得一分来生安稳。
    寒风寂寂,庙门*雄伟,由守门的僧人礼让入内,一路引进大雄宝殿。殿外百年大树遮蔽,硕大铜鼎香烟袅袅,满目飞絮。殿内明灯闪耀,火光灼灼,堂上各佛各菩萨宝相*,肃目俯视着前来殿中祈求的冥冥众生,观百态,察百情。
    似乎方才有人刚刚祈祭完,殿侧有小和尚在挂长生香,而殿内的如来佛祖正案上正供着一块蒙了红布的长生牌位,那布巾被入殿的风吹得忽开忽掩,名贵的紫檀木的牌子上面描刻着金字,却看不到上面的名头。
    主事和尚前来,向风靖宁和白徵言合什行礼,朝风靖宁道:“风檀越,主持大师此刻不得空,正在给贵人诵经超度。若你要找他,请先到檀房歇息相侯,或在寺中游览片刻。”
    风靖宁微笑颔首道:“无妨!我今日并非专程来找大师辩机解惑的,而是这位好友慕名而来,欲在寺里添香祈福。”
    主事和尚一袭灰白衣袍随风飘然,合什向白徵言道:“如是,这位檀越请随我来!”白徵言颔首,随他而行,在殿内添香,礼佛祈福,点了长生香,祭了来世福缘,又捐元宝供了长生牌位在寺庙里长年受佛经洗涤才作罢。
    风靖宁自远远地在殿外等着,并不干涉她的私事。
    白徵言供的牌位上也不刻顾析全名,只刻了一个析字。她相信心事诚则灵,不敢保证今日之事不被别人知晓,未免日后惹上麻烦,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倒连累了这牌位的安稳。
    最后,又跪在大殿上,对着诸位佛祖菩萨诚心磕首默祷一遍,缱绻不已地看了那牌位许久,才眷恋不舍地起身离开。对着殿内诸位如来罗刹,眼前看到的似乎都是那人清冷幽邃的眼眸,她觉得自己中毒已深,无药可解,对满殿菩萨都是亵渎,脚步不由得匆匆,落荒而逃般地出了大雄宝殿,心事怅然。
    今生事犹不可知,何况来生事?
    只是心中有太多事,想要问个明白,却偏偏再无人可问,再也无处可寻,欲问诸于天地间的神灵,如来菩萨罗刹却偏偏皆是沉默以待。
    白徵言站在殿门外,轻叹一声白雾成烟,环首四顾却不见了风靖宁的踪影。她本性洒脱,也就不执着去寻他,而是径自出了山门,沿着小路只身随意而行。沿途景色幽碧,裘袍被风吹得飕飕翻飞,寒气割面,幸好她有内力持仗,亦无惧此等风霜侵袭。这一年来流浪落拓有之;泛舟千里有之;诗酒笙歌有之;南台戏马有之;幽胜独游有之;金裘换酒有之,终究是寂寥徘徊,心绪难遣。
    她活得风光,或者卑微,终究是不可换那人一命复返。
    如今,身虽自由,心却囚禁。
    囚禁她的不是别人,是那些谜题,与她自己的执迷不悔。
    白徵言在悬崖边上寻了一块青石坐下,劲风骤吹,她一身裘袍猎猎作响,长发在身后颤颤巍巍,似乎下一刻,她亦会被这强劲的罡风吹落悬崖底下去,跌入了这万丈深渊而不复存在。
    悬崖后的密林里有足音跫然传来,一个娴雅女声随之肃然响起:“冷萧,你如实相告,父亲是否曾下密令追戬于他?”
    白徵言一怔,不料此处如此偏僻,还会有人到来。她不欲被人发现行踪,料想他们亦不欲知她的存在,不然这样的事极其容易引起误会,甚至于杀身之祸。但此刻也不宜离开,动静间易引人注意。
    林间却是出现了片刻的缄默,只余下寒风声疾疾。
    “你不必再掩瞒,若我一无所知,今日也不会询问与你?我如此求证,不过是心中不愿真的相信父亲他竟然言而无信而已……”这女子的语意带着浓浓的悲戚,语气甚是低回和凄伤。
    “小姐不值得为此人伤心!家主如此为之,自然是事出有因,并不是言而无信,小姐需得体谅。”终有一个低浅的男子声音柔和劝慰道。
    “体谅?纳而不得,需得毁之么?”女子的声音有丝埋怨和叛逆。
    “小姐,家主曾处处手下留情,是他自己执迷不悟,以致离开漠国。更何况,他的死于家主并无干系,皆是因蔚国圣主不仁,那凤舞长公主不义以致援手无助,含愤而亡。”男子一边阐述,一边有为家主开脱之嫌。
    朔风吹得白徵言墨发乱散,不知这密林中的两人谈论的是谁,竟牵系到蔚国君主,更甚至牵扯到了她头上?
    “这一切都已查探清楚,这一切都已如实相告么?”女声蓦然冰冷地咬牙切齿问道。
    “是的,属下不敢隐瞒!我们奉家主之命,一直在蔚国监视,此事绝不会出了差错。”男子坚定地回答。
    “当时,你们为何不施与援手?”女子冷冷恨怒地问道。
    “小姐,你这是苛求于我们。”男子低声恭谨地道。
    “苛求?还是父亲有令,你们也正好借他人之手置他于死地,回来亦好交差!”女子冷呸道,显得情绪有些激动失控。
    “……”沉默,是无奈,还是默认?
    “凤舞长公主,云言徵!”那女子的声音骤然冷哼了一声,颇具威势地道:“冷箫听令,传下我命令,尽全力绞杀云言徵。不管她身在何处,皆要生见人,死见尸,我要她枭首以祭亡魂!”语气中的冰冷宛如刀刃,迎风沥血。
    “小姐,这枚金令每位少主终生只能使用一次,你当真要用在此刻么?若日后再遇难题危难,便不能再持金令得到家族的庇护了。”那男子急切相劝,提醒她这枚金令的珍贵重要。
    “我知晓,但此仇不报,我寝食难安!”女子极是决绝的道,语气中隐掩血气,在这冷冬里让人凉心透骨。
    “……属下遵令!”一阵抽气声过后,似那男子欲再劝被人阻止了,他应声刚下,便警醒地道:“小姐,有人朝这边来了。”
    “撤罢!”女子低道一声,两人皆以轻快的脚步急速地离开这边密林,脚步跫然悄声杳去。
    白徵言心思微动,翻身飞跃上松树树梢,朝那两人远去的方向眺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