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快更新!无广告!
括苍山脉,地处浙东中南部,南呼雁荡,北应天台,西邻仙都,东瞰大海,位于丽水、青田、缙云、仙居、永嘉、临海、黄岩诸县(市、区)之间,为灵江水系与瓯江水系的分水岭,主峰米筛浪海拔系浙东南第一高峰,为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首照地。
括苍山是浙江名山之一,史书载,登之见苍海,以其色苍苍然接海,故名括苍。山势雄拔陡绝,峰峦叠嶂。山上长年云雾缭绕,盘山公路自白云深处旋绕而下,胜似锦带飘舞与碧海、蓝天相映,正是“身缠丝绢半遮脸,娇娜异常惹人爱”的一派山海奇观。
”括苍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世称:高一万八千丈,周围三百里。《太平御览》卷四十引《郡国志》云:“台州(临海)覆釜山(即龙符山),……有巨迹,云是夸父逐日之所践”。又有“禹得覆釜书,除天下之灾”和“夏帝(禹子启)登此山,得龙符之瑞”的传说。括苍洞也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据《尘外记》、《神仙转》、《宝藏名山记》等书记载,自东汉至宋真宗时,先后有徐来勒、王方平、葛玄、蔡经、左慈、广成子等12位真人在此修真或得道“成仙”。“驴友中有一位年长的人介绍着,他叫赵云峰,是淘贝公司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人比较温文尔雅,博学多才,有股书香气息,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赵知书“,”传说仙人李八百曾长期栖止于次山!因此括苍山也被道教认为是仙山!“
”葛玄?“吴迪感觉这名字有些熟悉。这次大家游括苍山是冲着主峰米筛浪来的,一行7人背着登山包从九台沟出发,一行人走走停停大概花了5个多小时,但是沿途秀美的峡谷风光确让一切的疲惫烟消云散,每攀登一小段,总是有不同的惊喜在等待着你,作为你辛勤攀爬的馈赠。一千多米的垂直落差,造就了这里奇绝的峡谷景观,沟深坡陡,悬崖壁立,怪石嶙峋,石梁飞瀑,山林茂密,尤其是山岩风化而成九个不同姿态的台,更是叫人拍手叫好。连吴迪这样的超级懒人处在此山中都感觉兴奋不已,充满了干劲,以至于在跑马坪的时候,他没有跟着几个m同事一起搭顺风车上山顶,而是难得硬起的说要爬上山。
”老哥,你们葛玄村和传说中的葛玄是同一个人么?他真的成仙了?“吴迪边走边问葛志。
”那是老祖,至于有没成仙我也不知道,因为族谱上也没写他到底有没成仙,不过那块玉佩倒是很有可能就是老祖传下来的,如果老祖成仙了,这玉佩可能就是仙玉了!“难得憨厚的葛志也开起了玩笑。
”仙玉,什么仙玉?“另外几位驴友好奇的问。
”快点赶路吧,不然赶不上看奇景了!“吴迪笑笑没有多做解释,倒不是他不愿让人看玉佩,而是给葛志留点颜面。
当一行人最终到达山巅的时候,这里已经有非常多的人了,吴迪感觉在这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巅,一个人静静的坐着,沐浴着山、木、草、月、风、云,他发现自己的心情是如此的平静与舒畅,难怪历史上有这么多的所谓“道人”,不远千里万里,到这里来修炼。
”快看,开始变天了,奇景马上出现了!“人们的呼喊声将吴迪的思绪拉了回来,只见原本明亮的天空忽然变得漆黑起来,接着漆黑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金色的光圈在慢慢转动,越转越大,吴迪有种特殊的感觉,这光圈是冲着自己来的,快到光圈触手可摸的时候,光圈停止了转动,安静的矗立在不远处,一动不动,过了几分钟,光圈中慢慢的浮现了蓝色的图案,由模糊到清晰,“炁!”吴迪轻声念到,这生僻的字原本他不认识,可是在这一刻,他就是把它读了出来。
当吴迪念完这个字的时候,原本安静的光圈又飞快的旋转起来,同时蓝色的“炁”字发出耀眼的光芒,照耀的吴迪睁不开眼,同时他那嗜睡的症状又开始了,慢慢的眼皮子越来越沉,再也睁不开了,同时脑中又传来了古老的声音,”百魔隐韵,离合自然“,接着就感觉自己的身体一轻,自己也就失去了意识。此时括苍山上的光芒散去,蓝色的“炁”字也变得越来越淡,直至消失,而光圈也开始转动起来,远离着括苍山,一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当吴迪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密保空间里,结果一连三天,他都没有找到出口,无奈他只能靠在蒲团上认命了,对着这个密闭空间发呆,慢慢的他微闭着双眼,不知不觉的进入了道家所说的入静状态,”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一个声音在吴迪的脑海中响起。
”谁?“吴迪被这声音惊醒,结果发现四周并无任何人,他毛骨悚然,因为他非常确认自己听到了声音,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声音的来源,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本来这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听到声音又见不到人,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正所谓未知的才是最恐惧的。”到底是谁,不要给我装神弄鬼!“吴迪壮着胆子大喊,还是没有回应,”再不出来我要喊救命了!“见还是没有回应,吴迪有无奈的回到了蒲团上,作为这幽闭空间里唯一的蒲团和柱子,吴迪早已反复检查多变,发现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刚才自己为何会出现幻听,回想了下刚才自己的状态,发现自己只是什么都不想在那发呆,吴迪又照刚才的动作一模一样的模仿了遍,可是那声音怎么也不出现,自己到底哪里出错了?等等,发呆,发呆就是什么都不想,摈弃杂念,对,肯定是这样,现在的自己因为太想要找出这个声音,反而有了杂念,知道了原因所在,吴迪立马进入入定状态,什么都不想,慢慢的微闭这眼睛。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吴迪又一次听到了这个声音,一个古老而又飘渺的声音。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
同谓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双目垂帘,两耳返虚,口须塞兑,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听到上面的话,吴迪不知为何就开始修炼,他是一个没有接触过道家学派任何学说的人,对仙魔鬼怪更是不相信,然而此时他却自然而然的开始了修行起了道家练气之法。
“现吾传授道家真经数卷于尔,妄尔追前人之路,补吾之憾,大道至虚至静,切记切记!”
“吾之所修,乃采百经之长,去其粕,吾名超脱经!现传你筑基篇!”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
“但于一念妄生之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
“心求静必先治眼,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
“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
吴迪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补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时小腹回收,叫做顺呼吸。吴迪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吴迪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强行为之,则发现自己胸口有些闷痛。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
吴迪初学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炁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炁之时,不可强迫压炁,也不可强制憋炁。
“勿执着,勿勉强。渐而徐之!谓之吸长呼短。”意思是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炁,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不知过了多久,周而复始的呼吸吐纳着,吴迪发现自己丹田处有发光的莲子形物体发育,真的有效果,吴迪有些激动,可随即又有些气馁,有效果又如何,还不是困死在这密闭的空间里。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意思提醒吴迪修行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否则半天而废,会让人贻笑大方。
“咦,为什么这次我没入定都能听到声音?”吴迪发现了一丝不同,前面的时候需要入定才能听到,现在自己刚有些气馁它倒是在安慰自己了。
“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又传来了古老而又飘渺的声音,说完话这句,就再也没声音了。到底是哪里传来的声音?玉佩么?还是屁股下的蒲团?吴迪思索着,他虽然懒,但是不代表他不爱思考,相反,他是一个非常爱动脑子的人。暂时想不通,就放一边,迟早也了解清楚的,反正现在也没事,就继续修炼,自己修炼后精神都好很多,这两天嗜睡的症状都没复发了,而且自己的饥饿感也小了很多,估计应该能多坚持一段时日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