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闯六零

第183章天才少年

    []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后世, 全球变暖再加上城市热岛效应,京城刚入秋还挺凉爽的,有些火力壮的男同学只穿一件短袖就可以了。
    虽然空间里有很多漂亮的新衣服, 但是李蓁蓁不敢穿在外面,只好贴身穿着保暖内衣。
    整个六七十年代都是很压抑的, 对美的追求尤其压抑,鲜亮的颜色、修身的款式、甚至崭新没有补丁的衣服,都会惹人侧目。
    李蓁蓁作为“资本家”的女儿,而且长着一幅惹眼的相貌,暗地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当然不敢贸然做出改变,什么肥大破旧打补丁的衣服也穿得。
    甚至为了掩人耳目,还用空间的化妆品把皮肤调黑些, 做到尽可能低调。
    后世去看病一般要求空腹,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个要求,因此李蓁蓁也没做饭,扶了父亲出门,坐上公交车直奔协合医院。
    协合医院成立于1921年, 擅长治疗各种疑难重症,在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名。
    在李蓁蓁看来,华国的医疗有一样最好, 至少那些专家名医, 不会只给权贵看病治疗, 只要去的早, 普通老百姓也看得起名医。
    到了医院一看,果然人还比较少,大厅里站着几个护士,穿着白大褂,戴着护士帽,除了没戴口罩,跟后世的护士打扮差不多。
    李蓁蓁让父亲在休息区等候,自己跑去挂号,找了一个面相和善的中年女护士。
    “你好,护士同志,我给我父亲挂号。”
    “过来登记,病人的姓名?生了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名字叫李秉文,喏,就是坐在椅子上那个,是我父亲,他咳嗽得很厉害,看着挺严重的,我想着,咱医院不是最好的么,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
    “这你就来对了,要说我们医院,专家多的是,我看你爸爸这个病找张主任比较好,他是这方面最好的专家。”
    “太好了,那您能帮我挂他的号吗?”
    “没问题,小姑娘,你挺有孝心的嘛。”
    “谢谢护士同志。”
    人不多,很快就轮到李秉文了,进了诊断室一看,张主任是一位面容清铄的中年男子,戴着眼镜,看上去倒像大学教授,光这气质就让人心中信服。
    李蓁蓁站在一旁,看张主任对李秉文又是询问又是听诊按捏,检查完之后面色沉重。
    “你的病有可能是……”话未说出口,张主任反应过来,掩饰性地咳了咳。
    “现在不好确定,我看还需要安排机器检查,比较贵,你是劳保医疗,也要将近100块钱,这个……”
    张主任有些为难,这个病人的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机器做检查,但是100块钱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高昂,因为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三四十块钱,何况李秉文并不是工人,只有劳保医疗,估计收入更低。
    李蓁蓁抢着说:“要检查,张主任,我们有钱,需要做什么检查就做什么检查。”
    “那好,我开个单子,你跟护士去交钱,这个检查要到后天上午才知道结果,结束后你们可以先回去,到时候再来找我。”
    李秉文有点着急,连忙问:“张医生,我到底得了什么病?我是不是……是不是快死了?既然快死了,就不用做检查了,蓁蓁,我们回家。”
    李蓁蓁急道:“爸爸,您别胡思乱想,人家张主任是认真负责,才安排做检查的,来,我们快去交钱,待会人多起来,不知道要排多久队呢。”
    李蓁蓁半哄半骗地把李秉文拉去做检查,一整个上午就在各项检查中悄悄过去了,需要验血、尿、粪,还要照b超和x光,还有一些李蓁蓁也不懂的检查项目。
    李蓁蓁跟着跑上跑下,心里其实很忐忑不安,这些检查的内容看上去就不像小病。
    前世的父母就是生病死的,李蓁蓁有一段时间经常往医院跑,对各种检查项目心里有数,禁不住害怕了。
    回去之后,看到李蓁蓁忧心忡忡的样子,李秉文反倒安慰她:
    “蓁蓁,别担心,要看开点,人总有一死,爸爸也不能永远陪着你。你答应我,要是爸爸真的不好了,你一个人也要好好活着,知道吗?”
    “爸爸,您一定会没事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我是不行了,可你还小,爸爸的蓁蓁以后该怎么办哟。”
    “爸爸别说这样的话,我们都要好好的。”
    “蓁蓁啊,你长大了,应该学着管家了,衣柜里有个袋子,你去帮我拿过来吧。”
    “爸爸,这是什么?”
    “是我们家的购粮证、副食本,还有各种票证,今年剩下的都在这里了。票一年发一次,你看,上面有月份呢,每个月对应一张,用的时候撕下来。这个月已经领过了,从下个月开始就由你去领,过期就不能用了。别忘了带上钱,没有钱也是领不到的。如果有临时发的票,一定要记得去领。对了,这是购煤证,很快就要领煤炭了,你记着。”
    李秉文这话像是在交代后事,恨不得事事灌输给女儿知道,让女儿马上就能学会如何生活。
    李蓁蓁芯子已经换了,小小的管家当然不算什么,只是担心李秉文交代了后事,心中了无牵挂,更萌生死志。
    “爸爸,我还小,需要爸爸的照顾呢,您一定要尽快好起来。”
    李秉文看着女儿天真孺慕的小脸,心里一阵沉痛,捂着胸口,盯着女儿的眼睛,严肃地说:“蓁蓁,听话!爸爸累了,以后就由你当家。”
    为了避免刺激到李秉文,李蓁蓁只得答应下来,接过当家的重任。
    李秉文见李蓁蓁答应了,忙不迭把当家的事务都告诉她。
    原来,李秉文给街道办工作,负责打扫大街和公厕,干着又累又脏的活儿,一个月的工资却只有25块钱,每个月能分到30斤粮票,再加上李蓁蓁的15斤儿童粮票,全家人一个月的粮食就只有45斤,还都是粗粮。
    这种粗粮,可不是后世提倡的养生杂粮,而是高粱面、玉米面,甚至是谷糠,非常粗糙,难以下咽,吃一口特别卡嗓子眼儿。
    就这种破烂货,要应付一日三餐,还不能管饱,做饭时还要混进一些野菜啊草根啊树叶啊之类的东西,做成菜糠团子、糠窝头,一不小心就散了,能吃成五分饱就算吃饱了,至于好不好吃这种问题压根没资格在意。
    李蓁蓁刚穿过来的由于刚取消了军衔,李蓁蓁没看出他是什么级别的军官。
    “栓子叔叔,请喝水,吃点心。”
    “哈哈哈,秉文,你看你,生的女儿也那么像你。”
    李蓁蓁拿起一顶凤冠,这是一顶采用了黄金花丝镶嵌工艺和点翠工艺做成的龙凤宝石珍珠凤冠,重量至少六七斤,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龙凤上百条!
    这些龙凤是用黄金拉成细丝再编织而成,最细的金丝比李蓁蓁的头发丝还要细,编好之后再焊接到凤冠上,每个小细节都很逼真,呈现出镂空状,看上去好像即将要展翅高飞,非常有立体感。
    龙与龙、凤与凤之间,还有金丝做成的祥云,这些祥云和凤凰的尾羽,采用了点翠工艺,把翠鸟身上的羽毛粘贴上去,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的美丽蓝色,非常鲜艳夺目。
    凤冠上还镶嵌了一百多块宝石,有蓝宝石、红宝石、翡翠等等,最大的有鸽子蛋那么大,最小的也有指甲盖大小,折射出贵气的宝光。
    在龙凤、祥云、宝石之间的缝隙,又镶嵌了许多珍珠,至少几千颗!这些珍珠大小不一,精心地排列成花朵的形状。
    甚至在凤冠的左右顶部,分别安装了两条金龙,龙的嘴里衔着长长的珍珠流苏,上面的每一颗珍珠都有龙眼那么大!
    把凤冠拿起来轻轻一晃动,上面的龙、凤、祥云、流苏就都动起来了,一时间龙飞凤舞,栩栩如生,珠光宝色,光彩慑人!
    真的是无一处不精、无一处不美,简直巧夺天工,令人目不暇接!
    李蓁蓁看得目瞪口呆,这难道真是皇后用的凤冠?也太夸张了吧!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真的不敢相信一顶凤冠能做到如此精致、如此奢华!
    如果李秉文还在这里,他就会告诉李蓁蓁这当然不是皇后的凤冠,而是他们老李家曾曾曾曾祖母的嫁妆。
    旧社会等级森严,唯独女子出嫁的凤冠霞帔不受限制,只要有钱,可以做得比皇后的还要奢侈,这顶凤冠就是随着那位曾曾曾曾祖母陪嫁过来的。
    在凤冠的下面,放着几个珠宝盒,就连珠宝盒都做得格外讲究。
    其中一个珠宝盒,采用了金累丝工艺,在光面的金盒子上,密密麻麻地镶嵌了一朵又一朵蚂蚁大小的金丝小花,这还没完,又用景泰蓝工艺,做出珍禽瑞兽的各种形态,填上细小的宝石作为点缀,非常精美。
    一打开珠宝盒,啊啊啊啊啊啊!我的少女心!!!
    里面是一套非常小清新的首饰,有戴在头发上的各种笄簪钗环,也有耳坠和璎珞。采用了最最鲜嫩的浅绿色和桃粉色的透明碧玺,表现出春暖花开的意境。
    用金丝编制出叶脉,嵌上嫩绿色的碧玺做成叶子,寓意金枝玉叶。用鲜粉色的碧玺做成桃花,又用极细小的珍珠做成立体的花蕊,就连花间的蝴蝶都精雕细琢,活灵活现。
    配套的耳坠和璎珞,垂着细细的流苏,是由针尖大小的珍珠串联起来的,真不敢相信居然有这么小的珍珠!
    整套首饰非常非常唯美,非常非常粉嫩,非常非常小清新,一下子击中了李蓁蓁的少女心!嘤嘤嘤嘤。
    李蓁蓁一直以为,古时候的首饰都是很贵气的,动不动就黄金啊宝石啊,好是好,但是看久了容易审美疲劳。
    没想到这套首饰设计得如此清爽,仿佛能洗涤心灵一般,给人甜蜜的少女感。
    李蓁蓁又打开另一个珠宝盒,这个珠宝盒的风格很特别,是个大肚子香炉的样式,采用了攒刻工艺,在黄金上雕刻出蟠螭纹。
    在炉盖和炉身上,镶嵌了一圈又一圈的宝石,红的是玛瑙,蓝的是青金石,绿的的绿松石,黄的是蜜蜡,极其土豪霸气!
    打开来看,第一层放着一串红珊瑚朝珠,很长,戴在身上大概垂至下腹部,颜色极其鲜艳,每一颗珠子都有拇指那么大!
    第二层放着十二块和田白玉,玉质细腻温润,是最上等的羊脂白玉。
    每一块玉的大小和形状都差不多,采用透雕工艺,雕刻出云龙纹的图案,雕工出神入化。在玉的四周镶以金边,让洁白的美玉在黄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富丽华贵!
    这些玉的背面都有黄金做成的环形锁扣,看不出来它们是做什么用的。
    李蓁蓁拿出来在身上比了又比,终于弄清楚它们的作用,原来是一条白玉腰带,因为没有布带子的支撑,所以散成一块块独立的玉。
    结合前面的朝珠一分析,这个珠宝盒里面存放的,大概是男性官员的装束,恐怕官职还不低!就不知道是不是李家的祖先了。
    除了这些之外,箱子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珠宝,由各种金玉珠翠制作而成,做工极致奢华。有戴在头上的,有戴在身上的,就连衣服上也有可以佩戴的珠宝。
    不是胸针,是一种看上去很像手串的珠串,但比真正的手串长一些,连着玉佩,可以佩戴在上衣的盘扣那里,用来压紧衣服。
    有好几串,有用翡翠珠子的,下面系着一块红色碧玺,也有用迦南木珠子的,下面系着象牙牌。
    李蓁蓁又把旁边另一个箱子打开了,竟然也是一大箱子珠宝!
    仔细扒拉,有扁方,有钿子,在后世的清宫戏里经常能看到,就是梳满清把子头要用到的首饰。又有用珐琅工艺做成的西洋风珠宝盒,里面竟然是钻石!
    钻石个头还挺大,看得出是模仿了欧洲的风格,遗憾的是,这些钻石的切割工艺很一般,没有璀璨夺目的效果,而且采用了白银打制的框架,由于时间太长了,上面的白银已经发乌,看上去不怎么样。
    最最吸引李蓁蓁的,是一套“亭台楼阁”首饰,全是用在头发上的。
    无法形同它的工艺,大概也是用金丝编造的,居然做出亭台楼阁的效果,就像把真正的亭台楼阁缩小无数倍一样,看上去还有点像龙门石窟,都是半悬空的,里面竟然还有人物!
    仅一个小亭子里,就有五个迷你小人,有坐着弹琴的,也有站着吹箫的,其余三人或聆听,或读书,或欣赏风景,这么小的小人,脸上竟然还能有表情,真是太神奇了!
    紧接着,李蓁蓁把相邻的五个箱子全部打开了,里面都用厚厚的油纸包裹着,严严实实地,看不出藏在下面的东西是什么。
    因为年月久远,油纸已经泛黄了,李蓁蓁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揭开,发现有两个箱子装满了长条筒状的卷轴,应该是字画,另外三个箱子里都是书籍。
    李家世代书香门第,最是清楚知识的重要性,这不家道中落了,居然还珍藏着满满五箱子书画,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担心直接用手去拿会污染到纸张,李蓁蓁从空间里找了一双白色的劳保手套戴上之后,才随手打开一幅卷轴。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红梅斑鸠图,红梅寥寥数枝,开得茂盛,一对斑鸠栖于枝头,一上一下,鸣啼相应,神态活泼,工笔重彩,勾勒填色,在发黄的绢本上活灵活现,右下角留白处有题跋,一看,吕纪!
    这个吕纪可是大名鼎鼎的明代画家,既是三朝元老,又是御用画师,做官做到锦衣卫指挥使,相当于后世的公-安部部长兼特务头子,可以说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权力大大的。
    这样的人,却特别擅长工笔花鸟画,而且画出了大名气,是公认的明朝花鸟画第一人!
    如果吕纪生活在后世,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他,那就是反差萌。
    在日本,有一个著名的画派叫做屏风画派,就是拜了吕纪当祖师爷,可见他的牛气!
    吕纪的画,造型生动,设色鲜艳,气势宏大,影响深远,在后世是各大拍卖会的宠儿,随便一幅小画都要好几百万!
    前世李蓁蓁只能对着网上的图片流口水,没想到现在居然能亲自拿在手里,想看多久就能看多久!
    顾不上欣喜,李蓁蓁又打开几幅卷轴,被一个个落款惊住了,夏圭、仇英、董其昌、王时敏!
    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画家,普通人要想得到一幅他们的作品何其艰难,这里居然有这么多!
    李蓁蓁捂着心脏,眼睛已经变成蚊香眼,不行了不行了,我一定是在做梦,一定是的,啊啊啊!
    过了许久,李蓁蓁才缓和过来,定了定神,走到另外三个大箱子前面,仔细地翻了翻里面的书籍,都是线装书,保存得相当完好,没有任何蚁咬虫蛀的痕迹,看得出书的主人很爱惜书本。
    突然,李蓁蓁翻到几本书,这是……难道……天哪!我看到了什么!
    竟然是宋刻本!而且是五本!
    一册宋刻本,在后世能拍卖出几千万!因为数量稀少,甚至是一页一页拍卖的,一页至少上百万!寸纸寸金!在拍卖会上,一旦有宋刻本,势必会引起激烈的争夺!
    在古籍善本的交易市场上,宋刻本无疑是皇冠上的那颗钻石!
    归根结底,是因为宋刻本从设计、雕刻、再到印刷,需要经历几十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层层把关,精益求精。
    宋代的官府十分重视,甚至是由皇帝亲自过问的,还聘请了专家把关。
    为了保证书的质量,官府还采取了若干措施,比如要求每一个参与制作的工匠署名,出现问题,责任追究到人,在封建社会,追究责任可是要死人的!那些工匠敢不用心吗!
    再说到这些工匠,由于书本最终的消费者都是文人墨客,当然要迎合他们的喜好了,所以工匠们都是非常善于书法的,而且每个人擅长的都不一样,什么欧、虞、颜、柳、褚等等争奇斗妍。
    如果还要说起宋刻本所用到的纸张和油墨,那里面的讲究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
    总之,宋刻本,完全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如果遇到宋刻本中的孤本,那简直就是国宝中的国宝,价值连城!
    李蓁蓁手上的五本书显然不是孤本,毕竟孤本是可遇不可求的,能有幸亲眼见到宋刻本,已经是莫大的满足了。
    没有时间仔细翻看,李蓁蓁只好把它们装回去,将七个大箱子一起收进空间。忙完这些,又把最后的七个箱子全部打开。
    有四个箱子装满了银元,就是民国时的“大洋”。这个东西李蓁蓁相当熟悉了,前世的时候还收藏了好几个呢。
    李蓁蓁狡黠一笑,拿起一枚大洋,凑到嘴边使劲吹一下,果然听到一声绵软悠长的“叮”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