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梁

第十一章 有悖天道

    []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一章
    有悖天道
    就瞄一眼,无伤大雅的。
    辛晏觉得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然……跃入眼帘的对话仍使他乱了分寸。
    “王爷,您不要这样子”
    “小样儿,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倒挺诚实。”
    辛晏感觉他的尴尬癌已经到了晚期了。大手一挥把两本书都扫落在地。
    这都是些什么鬼东西!难不成女人都喜欢这样的说话方式?
    如果小梁儿也用这种语气……
    想到这里他不禁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出来吃饭!”
    辛晏还未来得及回应门外人的呼喊,虞梁就推开门进来了。
    她破天荒的觉得现在的辛晏好像有点可爱。面红耳赤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她不知所措。
    “你怎么没敲门就进来了,出去。”
    蓦地,某晏终于想起地板上还有两本书,急忙想要弯腰捡起。
    然,未等辛晏反应过来,书就到了虞梁手中。
    “女孩子不能看这些,还给为师,听话,嗯?”
    辛晏伸手就想把书抢回来,却落了个空。虞梁早就快了他一步把书藏到身后。
    “不能看什么,嗯?是身体比嘴巴诚实?还是王爷不要这样子?”
    虞梁拿过书翻动,恰巧瞥见刚才那一段话。于是生了坏心思,凑近某晏耳边轻声问道。
    辛晏仿佛能感受到来人在他耳旁呼出的热气,似嘲笑,似挑逗。直挠得他心头痒痒。
    奇了怪,怎么突然这么热,他一定是得病了,他需要冷静一下。
    “胡闹,你简直胡闹。爱看就看吧,为师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从哪儿来的!”
    只见他装作恼羞成怒的样子,一本正经地从虞梁身旁走过,走到门坎的时候却因心不在焉而被绊了一下。
    “一切已掩饰为目的的解释都是耍流氓哟”
    虞梁冲辛晏的远去的背影大喊,但实在是憋不住了,发出了杀猪般的笑声。
    辛晏不得不加快步伐,往前厅走去。
    只见他转动了桌上一个茶杯,眼前就出现一个密室。
    走进密室,原是一口寒潭在内。
    寒谭上不断地冒着冷气,令其环境过于刺骨。
    它通着山上的活水,清澈见底,因其源头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水具有寒性。
    一个时辰,他已经在里面泡了一个时辰了,体内那股邪火还硬生生没被压下去。
    现在,满脑子都还是虞梁在他耳边说的话,身旁,似乎还有她靠过来的气息……
    和小时候一样香香的…不同于庸脂俗粉……让人心沁神怡。
    呸,他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远洲这混账东西。
    赔了书还被骂的远洲:黑人问号脸?
    也不知师傅心中所指的贵人会否早些时候到访,如若不然,明晚怕是大劫难渡。
    辛晏紧皱眉头,思绪飘到很远的地方去。
    他的存在,本就是有悖于天道。这件事除了万俟和他,再无人知晓。
    他的母亲安原,本出生于安家大户,同说书先生侃侃而谈的故事,安家处处充满勾心斗角。
    那时的风起朝皇帝还叫方徽,生平浪荡成性,后宫佳丽三千,宫闱外沾染的少女更是不胜枚举。
    很狗血的事发生了。方徽微服出巡偶遇安原,自此夜夜辗转反侧。
    世间何来如此多的偶遇。不用想也知道是安原父亲设计的巧合。
    安原父亲贪慕名利,一心想把女儿捧上高位。
    后来,因为认为安原过于乖张,不易掌控。所以他胆大妄为地,在皇帝纳妃之日,私下狸猫换太子,将安原胞姐送进了宫。
    方徽得此美人大乐,斥资百万白银,风起宴客三天三夜,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三月后,丞相辛年大婚,世人皆叹新娘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安原远在宫闱内的胞姐闻其春风得意,心内暗自不爽。
    方徽见一个爱一个,早在把她接进宫不值五日,便摆出一副玩腻了的姿态。
    以是安原回门那日,她的胞姐借着欲说一些体己话的名头,支开了辛年。
    毕竟是一家人,众目睽睽之下,敬酒也不好推脱。安原喝下了酒,一时无事,便不放在心上。
    待晚上回到相府,才惊觉小腹一阵阵抽痛。
    大夫一来,却为时已晚,酒中的药已渗进五脏六腑,平时无事,只是这一辈子,不可能有子嗣了。
    那一夜,安原像丢了魂一般。
    辛年本多年站中立的位置,不参与皇子的皇位之争。
    也是那一夜,他以屠安家满门为交换条件,起兵支持新帝方自远上位。
    方徽还不知道他的女人做了什么好事。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相府军和方自远府内的私人军队,持刀在众人睡着后平稳的呼吸声中杀进了皇宫,整个皇宫内腥风血雨,鲜血一直弥漫到了地底。往常热闹的地方,现在却只剩快要枯尽的油灯在不安地随风燃着,迅速燃尽最后一点光亮,然后恢复漆黑。彼时,寂静的可以听见刀尖鲜血滴落的声音。滴答……滴答……轻轻的,却又重重地压在将士们的心头,令人为之亢奋。
    安家。
    风飒飒地拍打着四壁,似是要将整座房子拦腰斩断。屋内灯火通明却也显得天昏地暗。
    直到宫里的屠杀结束了,安家的窗户上也溅上最后一抹鲜血。从家丁到安老爷,无一幸免,这场灾难才算是结束。
    说辛年偏执也罢,在他看来,罪魁祸首上到龙宫中已故的那位,下到安原的胞姐,无论过错大小,只要安原受到苦难这件事真实存在。他们就得为他们起的推动作用付出代价。人出来混这一世,总是要还的。
    安原的身体久久未能治愈的那段日子,对辛年来说是极其暗无天日的。梦里徘徊着的鲜血,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