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谁开

第三章 步入婚姻

    [] 最快更新!无广告!
    日子平淡如水地过着。一九九四年的十月一日,王思齐和董静举行了婚礼,受他们家的邀请,方静娴也来婚礼帮忙。虽说是农村,可也比较热闹,十分有排场,可见花费不少,方静娴似乎明白了婆婆为什么让小叔子夫妻俩先结婚了,是怕夜长梦多。
    小叔子的岳父是官场上的人,怕丢了这块肥肉,不好明说,于时演出了算卦那场戏。因为方静娴有一位同学,深谙周易预测,说婆婆说的那一套,不合逻辑,恐怕事情另有隐情。
    今天看来的确不假。方静娴瞅了瞅忙碌的婆婆,只见她的脸上乐开了花,方静娴突然感觉到那笑容有几分虚伪,几分狡诈,几分得意。
    王思齐托丈人的关系在市经委办公室上班,主管粮食饲料加工及相关企业,与所学专业并不相符,但那工作已经令人羡慕不已,是国家公务员了。
    应婚前达成的口头协议,董静是独生子女,所以王思齐入赘岳父家,三定一厅,很宽敞。
    王思齐的父母给了两万元添了几件高档的家电,又给了两万元让他们夫妻去韩国蜜月旅行,王思齐的母亲每次看到董静都诚惶诚恐,唯恐有什么闪失,而董静对婆婆给的一切也一并笑纳,婆婆看到儿媳脸上的笑容就如同一块石头落了地。
    方静娴和王思源继续交往着,天长日久,渐生爱恋的情愫。一九九五十月二日,他们俩举行了婚礼,婚礼虽说热闹,但排场远比不上王思齐和董静的婚礼。
    方静娴是个偶尔会心细的人,心里略有几分失落,但由于爱恋着丈夫,也就不多想了,只是对婆婆多了一分戒备的心理。
    婚礼顺利地举行完了。这对小夫妻十月五日一起回了娘家,摆了几桌宴席,答谢了父母亲戚,又按照当地的习俗,带回了好多盒精致的包子、糖包,花生及一些油炸的小食品,俗称“上炕礼”,分给了婆家的亲戚们。
    由于婆婆把家里的大部分钱花在小儿子的婚事上,但是又碍于情面,也只好象征性地给了王思源和方静娴两人二千元,说去自己喜欢的地方玩。
    方静娴想起上高中时曾去过同桌家住宿并游玩了好几天。那里虽不是什么旅游区,也不出名,但是那里山青水秀,特别美,于是就建议王思源去那里游玩,方静娴找出通讯录,打通了同桌爸爸工厂的电话,老伯听了高兴不已。
    十月六日他们一早就坐了大巴车,一小时就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凭着记忆,方静娴沿着弯曲的山路爬上了一个又一个小山坡,就来到了昔日同学贾玉萍的家。
    家还是那个家,伯父伯母却苍老了许多,昔日同学也已远嫁新加坡,伯父伯母看到方静娴不禁想起了远嫁他国的女儿,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方静娴送上为伯父伯母买的毛衣,说明来意,还想在此借宿两天。家里已冷清一年之久的老两中喜上眉梢,扯了会闲话,王思源和薛康柔就背着旅行包出来游玩了,老两口则尽忙着打扫房间和做饭。
    他们俩出了门,拾级而上,又拐了好几道弯,忽然眼前一亮,前面一道瀑布飞溅而下,溅在下面的小池子里弹起朵朵银花,瀑布虽不宽,池子也不大,但在这山中却是如此和谐。这瀑布如此悠闲,像是一位德行很高的隐士,似乎在给一些喜欢探径寻幽的一些访客一份惊喜和一份从容。
    不知不觉过了晌午,肚子开始搞小动作了,他们俩找了块平坦的大石头,拿出准备的桌布铺在上面,又把事先买好的肉、水果、面包也一并拿出来摆好,吃了起来。
    饭后,两人躺在大石头上,。望着那蓝天白云,大山飞瀑,树林中那色彩缤纷的小野花,突然觉得自己和那块大石头融为一体了,和着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一起在动。他们二人不禁感叹:“真是个幽静的好地方啊,能让人忘忧忘俗。
    夕阳快落山时,他们下山了,伯父伯母准备了一桌的菜。这菜透着山村淡淡的香,浓浓的情。
    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是种在山间的自然成熟的,用山泉水浇灌的,施的是农家肥,色泽红润,有点酸,更多的是厚重的香甜。鸡蛋则是散养本地土鸡下的蛋,又鲜又香。
    鸡蛋的蛋液被西红柿的汁液这么一浸染,味道特美。还有地瓜面包子,外皮是甜甜的,里面则是猪肉槐花蛤蜊,又鲜又香。还有用自家种的玉米磨成的玉米面做成的玉米糊糊,真是香啊。
    老两口望着那吃得津津有味的小夫妻,那脸上的道道皱纹似乎都舒展开了,就像一朵美丽的菊花。晚上他们住在玉萍曾住的房间里,方静娴看着墙上玉萍的照片,不禁多了一丝伤感。
    高中时,他们俩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大学时天南海北,只好靠鸿雁传书,婚后竟音讯渺茫。是不是女人就注定一生要去追随自己钟爱的男人,远离了父母和朋友呢?但愿她能过得开心。
    寂静的山谷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如果说声音的话,那也是虫儿的几声伴奏罢了。所以他们睡得格外香甜。
    幸福像花儿一般绽放。左邻右舍都对王家娶了这两个美丽的媳妇而羡慕不已。接着又传出了喜讯,让方静娴的婆婆脸上挂着令人嫉妒的笑容。她的两个儿媳妇相继都怀孕了。
    这个向来要强的女人经常在村里和她有些小摩擦的女人面前故意炫耀着自己的幸福,那些女人们便敷衍几句,而后就走开了,心里那个别扭就甭提了。
    幸福的天使降落人间,九五年十二月六日,董静生了个大胖儿子,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特别是董静的婆婆王老太急着要去医院伺候儿媳妇,兴冲冲地炖了一桶鸡汤,去了医院遇到了亲家母,递上鸡汤,聊一阵家常。
    一会儿董静的妈妈说话了:“亲家啊,我们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了,照顾静静和孩子的事呀,我请了两个专业的月嫂来照顾,她们干得专业,讲究科学饮食,照顾孩子也会用科学方法来调理,我想你没有意见吧?”
    王老太愣在那里,几分钟才缓过神来,脸上的季节顿时由花团锦簇的春天一下子变成了冰雪的冬天。幸亏她反应快,赶快陪着笑脸说:“好呀,可不能让咱孙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王老太在医院呆了两个多小时,也没事可做,一切活都由月嫂包了,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就走了,心里只有一个字:酸。
    带着酸酸的笑容回到村里,平时和她不和的那几个女人就聚拢过来说:“哎呀,不是生个大孙子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呀?”
    王老太白了她们一眼,说:“我们的大孙子呀,由月嫂照顾着呢,现在不都讲究科学嘛。”
    “哟,是吗,该不会是城里的亲家母,用不上咱农村人吧。”一个人反驳道。王老太瞪了她们一眼回家了,心里憋屈呀,把一锅粥捣成了一锅浆糊。
    更让王老太接受不了的事又来了,一个月这后的一天王思齐回家捎来一条信息,他的丈母娘坚持让外甥跟着董家姓,因为丈母娘说董静是个独生女,给外甥起了个名字叫董浩飞。
    王老太翻了几眼白眼说:“我养了一个白眼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想到养儿子也一样。”从那天起,王老太突然对怀孕五十几天的方静娴关爱有加,一心指望着方静娴的肚子争口气,也生个胖儿子,给她出这口酸溜溜的恶气。
    九六年的国庆节很快到了,普国欢庆,鞭炮声,礼炮声不绝于耳。方静娴肚子的小宝宝也耐不住寂寞来到了人间。是个双眼皮大眼睛的女儿,王思源和方静娴的欢乐就像那小河流水一样在欢快地流淌。
    王老太在高兴之余心中却有着点点的失落。过了几天小宝宝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王心悦。薛康柔和孙丽倩也分别来看望方静娴和小宝宝,送来了礼物,聊了聊分别后的生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