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水之缘

二十四章

    [] 最快更新!无广告!
    “师父今日要讲维摩诘经?”净圆歪着脑袋问,兴致阑珊地翻着之前师父给她的经书。
    “正是。几日前便告诉过你了,可有通读过?”玄清问道。在教授经前要先自行通读经文,授课后要全篇背诵经文是玄清授徒的规矩。
    “……汉文的已经通读了,梵文的还没读完。”净圆小声说了句。她的梵文比不得师父,还不能流畅地阅读经文,所以看梵文经书更费精神。
    “无妨。既已通读,可有何感?”
    净圆被问得语塞,她所谓的通读真的只是几天前抽空看了一遍而已……何感……她没胆子在玄清面前明目张胆地翻书,仰仗着自己还不错的记忆力,回想了半天才说“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位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被称为大菩萨。他才智超群,享尽人间富贵,又善论佛法,深得佛祖尊重。徒儿以为……额……他……唔”
    “澄观有何感?”玄清直接打断她支支吾吾的语调,幽深微凉的眼眸转向跪坐在净圆身后的澄观。
    “回首座,弟子以为佛祖尊重维摩诘是因为他能处相而不住相,能对境而不生境”
    “何谓处相而不生相,对境而不生境?”玄清清泉似的声音微扬。
    澄观知道玄清已经对自己这番说一半留一半的话起了兴致,便继续说“心净则佛土净,入世亦出世。”
    玄清有所感的点点头,低声,喃喃自语道“甚好”。
    净圆闻言,不可置信地看着师父。她在师父身边修习快一年了,何曾听见师父对她或者其他两位师兄说过一句甚好?!如今就因为这个西域来的小和尚一句话?
    净圆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危机感。自这小和尚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经文修习上得到师父的赞叹了。从前师父要彻夜研读经文时都是她在旁边侍奉笔墨茶水的。昨日,师父居然还叫了澄观来,而且师父偶有所感时,澄观居然能和师父说上一二句。虽然大部分还是师父在指点他——师父在佛学上思想的深邃独到,便是连国师和其他几位圣僧都要赞赏三分的——但净圆就是不喜欢澄观和师父说话,这种感觉就好像……他才是能和师父心意相通的徒弟,而自己,端茶送水……只不过是个佣人!她第一次那么讨厌弟子要侍奉师尊得破规矩。是不是在师父眼里自己就是个仆从?
    “放肆!”玄清沉声喝道。这孩子越发没规矩了!在课业上惰怠也就罢了,昨日陪侍时当着自己的面就敢对澄观冷言冷语地讥笑,现在竟……
    净圆忌惮地停下脚步,转过身,生气又委屈地看着玄清。师父昨天就对她视而不见,今天又当着澄观伤了她的脸面,现在师父还凶她!
    “为师授课时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吗!你将为师置于何地!将寺规至于何处!为师素日里多宽待你两分,就连规矩都不懂了吗?”玄清神色冷然,失望愠怒的声调责问出她无法回答的问题。“既然不想听,就去院子里跪到为师授课结束。”
    “师父!”净圆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动。“您让我出去?”她不可置信地发现玄清愠怒的黝黑的眼眸中透出厌烦和不喜。
    “禀首座”澄观起身磕头一拜道“净圆师叔年幼心智不熟,首座对弟子悉心教导,恐是净圆师叔觉得被冷落了,一时接受不了因而误解首座心生不满。现在还在授课时间,首座仁慈,纵使要罚也还是让净圆师叔听完课罢。此事皆因澄观而起,课后澄观愿与净圆师叔共领责罚”
    这一番“真情流露”的说完,对于听的人完全是两种反应。
    玄清虽面上仍然不置可否,但目光总算柔和下来,欣赏地看向澄观。昨日净圆屡次羞辱他。今日他还能不计前嫌地替她求情,的确是胸襟开阔,佛心澄澈的好苗子。
    而净圆,此刻在心里恨不能撕了这个灰眼睛的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杂碎!净圆有绯辞和杜少游两位腹黑又心机深沉的“益友”潜移默化加刻意引导,早就不会单纯到别人说什么她信什么。这家伙要是心善,老鼠都会人见人爱!
    说她善妒还怨怼师尊……这是求情吗!分明是在撺掇师父对她的不满!明知师父是最公正的,最后还要假惺惺地来一句什么“共领责罚”,装模作样地来讨师父喜欢!净圆对此等下作行为极端看不上眼。心里一面念及两位师兄的好处,他们是真心维护自己:一面为自己将来的日子担忧。澄观与寺中的众僧关系似乎都不错,连两位师兄对被他弄得五迷三道的,却唯独对她再三挑衅。他将她视为获得圣僧信任托付的障碍,她又何尝不把澄观列为会夺走师父对她喜爱和关注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经意间,澄观与净圆四目相接,空气中立刻弥漫出浓浓的火药味。视线的交错只在数秒,但彼此的意思在明确不过。就两个字:开战!
    “师父……”净圆想清楚这一切都是澄观的阴谋诡计,怎能让他得逞。立刻转了刚才近乎无理取闹地模样,垂眸低声道“是徒儿没规矩,又偷懒不曾认真通读经文,惹师父动怒,理当责罚。只是徒儿不敢对师父有怨怼之心,徒儿卑微,若无师父悉心爱护教导,徒儿何以有今日!”语罢,她俯身恭敬地磕头后,神色戚戚地离开了玄清的禅房,端正地在院子里跪下。
    玄清沉寂良久才叹息着说“你也回去吧,这课晚些时候再补。”
    “是”澄观乖巧地应下。听闻圣僧对待修行课业最为严谨,断没有把今日之事拖到明日的习惯,为了净圆……呵,当真是宠!“首座,有一事弟子不知当讲不当讲。”语意闻之真诚。
    玄清冷淡地扫了他一眼,兀自合眸打坐。
    不知当讲与否就该不讲是吗?澄观尴尬地想,但有些话即便会让圣僧不悦,为了自己的目的也必须要说。“首座对净圆师叔寄予厚望,因而要求也严格,师叔至今虽仍未受沙弥戒剃度,但弟子观净圆师叔的一言一行已有首座之风范。唯……首座已受具足戒,是为比丘,更加圣僧之尊。纵使净圆师叔是沙弥也没有长久与首座居一室的道理……净圆师叔梦魇乃是心病,首座纵然安慰得了一时,终究要靠师叔自己打开心结才是长久之计啊!”
    玄清睁开了双眸,平静温和如常。“般王子遣澄观来镇水寺是为了学习中原佛法,澄观切莫辜负了般王子的期许,用错了心思亦丢了突厥的颜面。”
    “……是”澄观诺诺地应承。圣僧的语调虽然漫不经心,但已是在指责他插手了不该置喙的事。等到得了准许退下时,他才惊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皆言圣僧慈悲又平易近人是最好相与的,可澄观觉得圣僧刚才瞧人的眼神着实像极了般王子。锐利锋芒却不外露,你看似高明的小心思他都能看破,只是不欲你知,便是偶尔警醒两句……
    澄观不敢细想,但见净圆脊背挺直,双肩展开,虽是跪省时的眼眸低垂,然自有一番萧萧素素之气,仿佛不是在罚跪而是满怀敬意地再向什么地位崇高之人行礼。他微微眯眼瞧着,小小年纪倒真是圣僧风骨,难怪圣僧喜欢。他尚有几分稚气的脸上划过与年龄不符的狠辣冷酷。……“玄清圣僧疼爱徒弟,你若是成了他的首徒,于我突厥将来必大有助益。澄观,本王对你是含了指望的。别叫本王失望,不然你家爷娘还有弟弟也都要失望了。”
    首徒……他必须志在必得!
    从净圆在院子里跪下到玄清结束早课澄观出来大概只有一炷香的时间。净圆惊讶于师父讲经什么时候这么神速了,一边看着手里才翻到开头几篇的维摩诘经纠结,然后下定决心今天不把经书看出个所以然来,她才不进去见师父!免得又惹师父生气失望,还不如在外面好。
    净空表示,今天可能不是在静思阁瞎晃的黄道吉日。本来他是在院子里侍弄花草浇水施肥之类的。可爱的小师弟怕虫子,所以这种事情一直是他在做。然后今天好巧不巧看到小师弟居然一脸沮丧地在师父讲经的时间里被师父赶到院子的石板地上罚跪。更奇特的是小师弟被罚居然不见一点沮丧悲伤之色,反而拿着本佛经看得忘我。
    “净空”禅房里传出师父的声音。
    净空连忙放下手里提着的水桶,快速整了衣冠进去。“师父唤徒儿有何吩咐”
    “净圆还跪着?”玄清问道。
    “是,小师弟还跪着在看佛经。”
    “她……没有看到澄观出来吗?”
    “应该看到了吧,不过小师弟读佛经读的认真,心无旁骛地不像在罚跪,倒像在钻研什么深奥的佛理。”
    “……”若只当净圆是受自己宠溺疼爱的小弟子,自然没必要苛责她什么,可净圆……玄清修长的睫羽因着日光斜射地照耀,在眼下印出淡淡的阴影。净圆是他寄予厚望的弟子,要达成师尊的遗愿和自己所希冀的一切——外务千头万绪定然是有的,但修习是僧者最忘不得不能舍弃的本分。还是欣慰的,小徒儿静静跪在那里反省弥补过失不曾辩驳过什么,玄清想她是能明白自己心意的。
    “去给净圆拿个软垫子,再给她杯茶吧。”
    “唉!”净空连忙欣喜地应道“石板地坚硬,外面日头又大,还是师父心细疼惜小师弟!”
    “你悄悄送去,不必告诉她是为师的意思。”
    “……师父这是何必……小师弟若是知道师父这么关怀他,必会高兴的。”
    “为师往日里太宠她,惯得她失了章法。”玄清淡淡地说了句,“太过在乎为师对她的修行未必是好事。”
    修行之人当求空无一物之境,净空知道玄清是在不满小师弟心中不静。当下不敢多言,听命地退下。
    结果净圆瞧着四下无人偷偷喝了口茶水。至于软垫……她才不敢用。一则在罚跪的时候还垫垫子太过猖狂,到时候又要被澄观抓住大做文章;二则也会连累大师兄被师父责罚。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