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与君共

第十四章:作诗

    []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四章:作诗
    孟曼曼刚想说什么,公主突然打断了她道:“等等,既然要作诗,作什么诗可不是由你说的算的吧。”
    孟曼曼皮笑肉不笑,心想作什么诗都没问题,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数不胜数,自己又刚好学历史,还怕她考倒自己不成。孟曼曼说道:“我正要说此事,那不如您说作什么诗吧?”
    公主想了想,打量了一下四周,道:“这样,我也不为难你,你如此喜欢百合,不如就以百合来作诗,如何。”
    孟曼曼心里窃喜,自己喜欢百合又如何不记得有关百合的诗句,但她表面还是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公主看她们三个都在思考,内心十分不悦,公主并不喜欢什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恰恰相反公主喜欢骑马射箭,喜欢男子的装扮,她之所以懂一些都是因为皇后的逼迫和荷华的影响。公主耐心耗尽,抿了一口茶,嗯,应该是上好的碧螺春,不过她不喜欢,而且茶泡的也不是很到位。公主咳嗽了几声道:“怎么,还没有想出来吗?”
    二皇子轻摇扇子,一脸无所谓的样子道:“我啊,本来就不擅长作诗,就不说出来献丑啦。”公主一脸嫌弃,看向太子,太子道:“我想出来一首,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好诗啊。”公主赞叹道,孟曼曼也点了点头,然后孟曼曼说道:“公子真有才学,此诗清词丽句,素描淡抹,描摹了诗意浓厚的百合图。首两句由叶至花,后两句由花到姿,如同在我们眼前展现百合花的真趣和神髓。”孟曼曼不遗余力的夸赞,也借此展现自己的能力。
    公主看不下去了,问道:“你的诗呢?”
    孟曼曼微微一笑,道:“七夕刚过,我想作一曲七夕诗。”
    “哦,那我可要听听。”二皇子紧接着说。
    孟曼曼自信的说道:“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依稀如洛汭。倐忽似高唐。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
    “好!”二皇子拍手称好,公主虽然觉得此诗很不错,但就是不想夸她,把头撇向一边。而太子好像陷入了沉思,然后说道:“姑娘的诗的确不错,在下佩服。在下一直向往战场,可却总是做不好有关战场的诗,不知姑娘能否赐教?”
    孟曼曼被捧得飘飘然,心想战场的诗还不好作,于是脱口而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皇子刚要捧场,太子就起身了,公主见状也赶忙起身,太子说道:“我刚想起来我还有些事要处理,就先告辞了,二弟,希望你们玩的愉快。”太子又看向孟曼曼道,“感谢姑娘赐教,姑娘的诗,我记住了,告辞。”说完就拉着公主向外走。公主一脸茫然不过还是只好乖乖的往外走。可是他们忘了一点从刚才到现在他们谁都没有掩饰自己身份,走的还是正门,而这些都被一些达官显贵看在眼里。
    公主跟着太子上了马车,终于忍不住问:“皇兄为什么你就这么走了?”
    太子看了一眼茫然的公主开口道:“本就是个戏子,我会见她无非是因为她的那首曲子,想看看她是否真的有才学,可谁知,大失所望。”
    “为何,她作的诗其实还不错啊。”
    “的确不错,可是为什么我听不懂呢。你可知高唐是何人,又可知秦汉是何朝,我们历史上有这两个朝代吗?再者说我试探她作一首有关战场的诗,她一个女子难道去过战场吗,若是没去过,又如何做出如此壮志豪情的诗呢?这些难道不可疑吗。”太子冷静的分析道。
    公主细细想来,的确如此,这些怎么解释的了呢,“那皇兄为何不抓了她,仔细拷问。”
    太子摇了摇头道:“我怕她什么也不会说。不过来日方长,我会派人盯着,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何况我那个皇弟对那个戏子很是感兴趣,我又怎能打扰呢。”太子冷笑一声。公主在一旁夸赞道:“哈哈,不愧是皇兄,想的就是周全,佩服佩服。”
    太子丝毫不为公主所动,问道:“话说回来,你是不是见过这个人。”虽然是疑问句却是陈述语气。
    公主一听,赶忙解释道:“皇兄啊,那个我是和荷华一起来的。”这个时候赶快卖友求荣,啊不是坦白从宽,“真的不信你问荷华。”
    太子哼了一声道:“算了,信你一次,既然有荷华跟着,你也闹不出什么大事。不过我告诉你以后不要和这个人来往,而且要提防此人。我总觉得此人不简单。”
    “是是是。”公主飞快地回答,然后跟在太子身后屁颠屁颠的回家了。谁知太子竟一语成谶,日后这个孟曼曼的确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劲敌,而且差点害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人。
    ps:文中的诗为引用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