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的原配

31.相见

    [] 最快更新!无广告!
    成国公夫人范氏接到帖子,着实愣神了许多。
    那个外孙女, 自己真的是半点都想不起来。以前出门做客时, 偶尔听人说起, 说那个孩子如何听方氏的话, 一口一个娘的叫得亲热。
    最近外面的风言风语她亦有所耳闻,暗道莫非那孩子真与方氏闹僵了?
    她沉着眉眼, 近六十的年纪, 保养得如同四十岁左右。年轻时长得应是极美, 便是到现如今的模样, 看着就像个中年美妇。
    左手边,坐着世子夫人柳氏。柳氏鹅脸蛋,杏眼柳眉,长相端庄, 如此相貌正是世家长辈最中意的大妇脸。她嫁进国公府十五年,与范氏婆媳关系和睦。
    伸手接过范氏递过来的帖子, 柳氏脸色亦是同样复杂。
    帖子上的字苍劲有力,如飞龙凌空。
    “这…是景安侯亲自写的帖子?”
    从字迹上看,肯定不是女子所写。既然不是外甥女写的,那么便只有他人代写。能替侯夫人代写拜帖, 且还是男子,应是景安侯本人无疑。
    范氏默然, 她也是作如此想。
    “娘, 她怎么会突然想和我们走动?”
    莫怪柳氏有此一问, 实在是自大姑姐去世后, 郁云慈从未登过国公府的门。纵使国公府每逢过节都去相请一番,她却一次也没有应过。
    范氏摇了摇头,也有些猜不透。那个孩子自嫁进景安侯府,倒是弄出不少的动静。
    莫非真如别人所说的,外孙女这些年都是装的?
    这么一想,倒也说得通。到底是大姐儿的孩子,心智就是超出常人。
    “先不管她要做什么,等她来了就知道了。”
    范氏说着,长长地叹息一声。
    十一年了,日子过得可真快。
    过去的事情,不知那孩子还记得多少?也不知她现在长得像谁,小时候看着,极像大姐儿。若是长得像姓郁的莽夫……
    哼!
    “娘,她现在是锦安侯夫人。贤王殿下可是拜了锦安侯为师的,想必娘娘也是愿意我们与锦安侯府走动的。”
    大儿媳妇说得没错,范氏很满意。有这样的见地,以后才能当得起成国公府的主母。
    “你说得没错,锦安侯并非池中之物。你大姑姐当年能选中他为女婿,安妃娘娘能替贤王殿下择他为师,可见他必有过人之处。”
    柳氏轻轻一笑,替她倒了一杯茶水,“可不是嘛?儿媳曾远远见过一回,当真是人中翘楚,气宇不凡。”
    她接过茶水,抿了一口,有些满意。
    “你好生准备着。”
    “是,娘,儿媳知道了。”
    过了两日,到了郁云慈上门的一天,柳氏亲自带人站在门口迎接。看到她这个十来年未见的外甥女,她先是一愣。
    倒不是被郁云慈的相貌惊艳到,而是郁云慈长得极似大姑姐。
    提前做过功课的郁云慈中规中矩地行着礼,试探着唤道:“可是大舅母?”
    柳氏忙拉过她的手,当下就打量起来,眼里都是欣慰,态度亲昵,“我正是你的大舅母,一晃这么多年,你都出落得如此标致,与你娘长得真像。快快进去吧,你外祖母可是念叨许多,就盼着你来呢。”
    两人穿过垂花门,进了内院。
    云慈跟着她,走过古树立林的石子路。国公府比之侯府,自是底蕴更深厚。无论是苍翠的古树,还是角亭柱子上蜿蜒的藤萝,无不诉说着这个府邸的百年风韵。
    范氏坐在花厅中,眼神不停地瞄着门外。待见柳氏带着一位年轻的女子进来,瞧清那长相,已知是外孙女无疑。
    与柳氏一样,她也愣住了。
    想过外孙女会长得像大姐儿,没想到会这么像。
    一时间,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待听到有人唤她外祖母,她才醒过神来,忙让人把郁云慈扶起来,口中直道:“好孩子,可想死外祖母了。快…快到外祖母这里来…”
    郁云慈依言,同时心定。
    看来成国公府对于自己,还是欢迎的。自己的长相,肖似成国公夫人,想必生母亦是随母。
    “外祖母,云慈也好挂念您。”
    “好孩子,这些年,你受委屈了。你的事情外祖母都听说了,你这孩子真是倔,怎么能一个人扛着?再不济我这个老婆子也能替你做主,哪得就是你一个姑娘家能应对的。好在你是个聪慧的,知道对那妇人…虚与委蛇,熬到嫁人…”
    范氏能这样想,对于郁云慈来讲,倒是省了自己的一番口舌。
    “外祖母,都是云慈以前不懂事,生生伤了您的心…”
    郁云慈说着,当真红了眼眶。
    范氏一把搂住她,“好孩子,你这样说,真是心疼死外祖母了…”
    柳氏从袖中抽出帕子,按着眼角,跟着流了两滴眼泪。在她的另一边,站着一位黛青衣服的少妇,正是成国公的二儿媳庞氏。
    庞氏长得要明艳一些,此时也在跟着抹眼泪。
    祖孙二人哭了一会,还是成国公夫人先止住泪水,“看我,外孙女多年来头次登门,我竟光顾着哭了。”
    说着,她让婆子拿来见面礼,锦盒内是一个通体碧绿的镯子。
    以前郁云慈只在书上看过古代贵妇人出手如何的大方,现在可算是真切感受到了。跟着便是柳氏和庞氏,分别给的都是簪子,一个是美玉的,另一个是宝石的。
    郁云慈接过后便行礼,礼仪什么的说不上多好看,但胜在还算规矩。
    范氏似是很欣慰,吩咐婆子,“你们快去,带哥儿姐儿们一起来见过他们的大表姐。”
    不大一会儿,几个婆子领着八个孩子过来。
    说是孩子,其实最大的已有十五岁。
    十五岁的国公府长孙成戟,是柳氏所出。柳氏生的还有十三岁的长孙女成玉缨以及十一岁的成钺。大房的两个庶女,一个是十二岁的成玉穗,另一个是九岁的成玉苏。
    庞氏所出的分别是九岁的成戈和七岁的成玉络,再加上还不到五岁的庶子成锏。
    几人一一和郁云慈见过礼,称呼着大表姐。
    郁云慈命采青取来备好的见面礼,见面礼是侯爷备好的。嫡出庶出的看着锦盒差不多,实则有区别。
    嫡出的锦盒是描金的,而庶出的则是绘彩的。里面的东西都一样,男女都是玉佩。嫡出和庶出的样式一样,但玉质是不同的。
    看到她备的礼,成国公夫人似是很满意。
    国公府里没有与她相仿的姑娘,便是成玉缨,也不过才十三岁。所以见过面后,表弟表妹们就出去了,余下还是几个长辈陪她说话。
    “景侯爷待你可好?”
    庞氏率先问着,成国公夫人和柳氏齐齐望过来,等着她的答复。
    她低着头,作出害羞状,“侯爷待我,还算不错。”
    “那就好,景侯爷为人清正,定会与你相敬如宾。”
    “外祖母说得是,云慈会好好替侯爷料理内宅,让他安心在外。”
    她当然会与侯爷相敬如宾,绝不是夫妻间的相敬如宾,而是会像真正的主人与宾客之间那样相处。
    范氏看着她的侧颜,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长女。
    “你长得真像你的母亲…”
    柳氏亦附和着,“慈姐儿长得确实像大姑姐,也像安妃娘娘。”
    “可不是嘛,大姐儿去得早,白发人送黑发人,我的心就没有一天不痛的。每当我想念大姐儿的时候,我就递帖子进宫,看着安妃娘娘,聊以慰籍。现在好了,看到慈姐儿…我心里好受多了…”
    范氏说着,又跟着流起泪来。
    郁云慈忙道:“若是外祖母不嫌云慈愚钝,云慈愿常来陪外祖母说话。”
    “好孩子,你可得常来。”
    范氏拉着她的手,拍了一下,又放下。
    此时,成国公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厅堂。女眷们连忙起身相迎,郁云慈跟在后面。
    只看到一个高大魁梧的男人,虎目烔烔,精气十足。走起路来虎步生威,站在那里就令人心生敬畏,他一眼就看到站在后面的女子。
    “可是慈姐儿?”
    “云慈见过外祖父。”
    “好…好孩子…”
    郁云慈低着头,虽然她看不清这位外祖父与两位舅舅的表情,但明显感觉到他们在看到自己的第一刻,表现出来的绝不是欢喜。
    而是怔神。
    就如成国公夫人和两位舅母一样。
    成国公世子感慨道:“长这么大了?果然长得很像大姐…”
    “确实像大姐…”成二舅跟着道。
    “云慈见过二位舅舅。”
    “一家人,不用多礼。”
    见过礼后,众人才重新落座。
    成国公在喝茶的时候,看了她好几眼,越看眉头越是紧皱。
    郁云慈觉得这位外祖父怕是对她还有些不满,忙站起来,道:“先前云慈不懂事,不肯来国公府。实在是方氏…我不愿意看到我娘的东西被另一个人占着,便是什么都不做,我也在留在将军府里碍她的眼…”
    她这一番解释,令成国公眉头舒展。
    范氏迭声道:“好孩子,好孩子,可真是委屈你了…”
    郁云慈低着头,一副难过的模样。
    “好,你的孝顺,你娘会看到的。既然你已嫁入侯府,以后但凡是有什么事情,尽管来寻国公府,外祖父替你做主。”
    成国公嗓音哄亮,说话掷地有声,令人信服。
    “云慈多谢外祖父。”
    能靠上成国公府这棵大树,对于她来说,无形之中多了一层保护。或许将来的日子,有了两座靠山,应该不会难过。
    她想着,略为心定。
    男人不久呆后院,喝过一杯茶,成国公和两位舅舅便离开了。
    到了午膳的时辰,女眷们便在内院摆了一桌席面。
    国公府的菜色偏清淡,看上去颜色虽然鲜艳,却少油少水。摆在郁云慈最跟前的是一盅汤水,清清的汤底,里面飘着白色的豆腐丝儿和碧绿的青菜丝儿。
    看起来普通,吃到嘴里却是大不一样。一点不寡淡,反而极为鲜美,那清水般的汤底应是滤过的鸡汤无疑。
    比起国公府的菜色来,侯府的菜只能说是粗俗接地气。
    郁云慈吃得极慢,因为要食不出声,她只能轻轻咀嚼,细细地咽下。
    用过午膳后,范氏要回屋小憩。
    她这个新相认的外孙女,自是得扶着外祖母。祖孙二人出了厅堂,绕过回廊,穿行过两道月洞门。
    景墙上攀着雨薇花儿,此时正开得艳丽。嫣粉色的一簇簇开着,散发着芬芳。
    行走之处,花香盈绕。
    祖孙二人进了主院的屋子,丫头们一番侍候,范氏很快换上内寝衣物,斜靠在床榻上。
    郁云慈乖巧地坐在床沿,打着团扇,替她扇着风。
    屋子里很凉快,冰放得足,当然不会热。
    “外祖母,其实云慈今日来,还有一事…”
    “你说吧。”
    范氏早就猜到她多年后登门,绝不是来认亲这么简单。若她性子真是随了大姐儿,在将军府里隐忍多年,而今必是还有其它的动作。
    在这样浸淫后宅多年的女人面前,郁云慈并不敢耍什么心眼。
    她从袖子中拿出那张嫁妆单子,“外祖母您看,这是我出嫁时方氏替我准备的嫁妆单子。虽然我没有见过母亲的嫁妆单子,可幼年时曾见过母亲的东西,绝不是单子上所写的。”
    范氏接过单子,只扫了一眼,脸就沉下来。
    “当真是以为我们成国公府没人了,除了一套宝石头面,其余的东西都不在上面。她的胃口倒是大,也不怕一下子给撑着了。”
    和郁云慈猜得差不多,刚穿来时如晴给她戴的那套头面明显比其它的首饰珍贵不少。
    “都是云慈没有护住娘的东西,都让她给占着…”
    范氏缓缓气,长叹一声,“哪能怪你?你那时候小,怎么会是她的对手?方家女惯会耍小伎俩,使的都是软刀子。”
    这个方家女,当然包括宫里的方太后和良妃娘娘。
    成家和方氏,从宫里到宫外,早就势同水火。
    “你待要怎么做?”
    “外祖母,我想拿回我娘的嫁妆,万没有便宜别人的道理。”
    范氏眼露一丝赞赏,命婆子娶来一物,递到郁云慈的手中。
    郁云慈一看,正是同样的嫁妆单子。不过比自己拿来的要长许多,且从名称上看,上面的东西多为珍品。
    “这是你娘出嫁时的单子,想来将军府的那一份被你爹收着,你是看不到的。我们成氏血脉可不是好欺负的,你要怎么做,外祖母都支持你。别怕,捅破了天,也有成国公府替你兜着!”
    “外祖母…”
    郁云慈心里的底气更是足了一些,对于拿回嫁妆更添把握。
    等外祖母睡着后,她轻轻地出去。外面的婆子小声行礼,“表小姐,西厢已收拾好,若不然您也歇一会儿?”
    她摇了摇头,“我还不困,想随便走走。”
    婆子会意,让下人领着她去园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