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并未理会众人的神情,而是一张一张的朝着桌子上添加大明宝钞。
原本的一张大明宝钞变成两张,两张变成四张,四张变成八张,很快桌子上已经有了几百张的大明宝钞。
但是桌子上的放的牌,数量却一直没有任何变化。
朱英一边加大明宝钞,一边问众人,如今大明宝钞的购买力如何了?
“三张!”
“两张!”
“一张!”
“半张!”
“......”
一开始,众人念及朱英是大明皇长孙,朱元璋跟太子也在场,还配合着回答。
但很快,随着大明宝钞数量越来越多,众人的话却是越来越少了。
到最后,只有蓝玉还在掰着指头算。
当大明宝钞的数量过百之后,就连蓝玉也一脸呆滞的选择了闭嘴。
一瞬间,整个庄园,竟然鸦雀无声。
“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说大明宝钞是弊端了吗?”
朱英将手里的大明宝钞全都拿出来后,淡淡的扫了一圈众人,这才淡淡的问了一句。
现场所有人,只有蓝玉一脸问号,其余人都是一脸惆怅。
特别是朱元璋,此时眉头已经皱成了川字形。
“照你这么说,咱大明宝钞真的就一文不值了?”
“这到底什么情况?”
李善长第一个开口问了起来。
按照这种算法,大明宝钞确实擦屁股都嫌太硬了阿!
好歹也是朝廷印发的,怎么会这样?
要不是皇长孙说出来,怕是咱们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明天下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核心原因就是陛下不懂经济,一味印发大明宝钞,导致大明宝钞超发,自然就会一路贬值下去。”
朱英叹了口气。
朱元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户部在印发大明宝钞的时候,压根就没意识到,印发的数量过多后,会导致大明宝钞贬值的问题。
等到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回天乏术了,只能听之任之了。
“快点讲讲,怎么避免阿?”
吴琳也眉头紧锁站起身来。
“行吧!”
看着众人一脸疑惑的表情,朱英点了点头。
“诸位想必也发现了,大明宝钞的价值所在,并不是它能兑换的银钱几何,而在于它能购买的货物几何!”
“大明宝钞是拥有购买力的,咱们可以称之为钞能力。”
“因此朝廷印发大明宝钞没有问题,但问题就在于,这大明宝钞的数量要跟市场上货物的总量成正比。”
“如果市场上货物多,那就可以多印发一点大明宝钞,一旦货物多而大明宝钞少了,就会引发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咱们可以称之为通货紧缩。”
“相反,如果市场上货物少,那就要少印发大明宝钞,一旦货物少而大明宝钞多了,也会引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咱们可以称之为通货膨胀。”
朱英一边说着,一边在墙上写下了这八个关键的字。
李善长跟吴琳毫无准备,只能默默记在心里。
唯有朱标,那真不是来蹭吃蹭喝打牌的,而是来学习的。
因此早就掏出准备好的小本本,一字不差的全都记了下来。
“啥叫通货紧缩?啥又叫通货膨胀?这玩意会造成什么影响?又有什么联系呢?”
朱标一边记着,一边问了起来。
“所谓的通货紧缩很好理解,那就是市场上货物很多,但大家没有大明宝钞,这种情况下,百姓只能选择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市场就不会繁荣。”
朱英缓缓解释起来。
“这问题也不大啊?”
“没错,顶多就是收税的时候麻烦点而已,有啥问题吗?”
“原来通货紧缩也就这啊?”
......
朱英话音落地,众人顿时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大明自然不能跟二十一世纪相提并论,现在的商业并不发达,主体还是小农经济,因此百姓大多都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实际上民间很多地方,别说大明宝钞没有流通,就是真金白银都少见,依然存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
因此通货紧缩对于二十一世纪来说问题很大,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影响力确实也就那样。
“这个影响力确实有限,但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可不容小觑。”
“这个也很好理解,核心原因就是朝廷不节制,一味印发大明宝钞,导致大明宝钞持续贬值!”
朱元璋不懂经济,更不懂金融,在朱元璋的观念里,这大明宝钞咱印多少,那朝廷就可以分发多少,印的越多,朝廷就越有钱。
“你们刚才也明白了,市场上货物的数量不变,但大明宝钞的数量持续增加,这就导致大明宝钞的购买力持续降低。”
“比如一张大明宝钞一开始可以购买十斤大米,到了最后,一百张大明宝钞才能购买一斤大米。”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点头表示懂了。
刚才经过朱英的演示举例,他们确实都明白了。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老脸一红。
看来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啊!
“这通货膨胀竟然如此恐怖如斯?”
“俺咋没听明白呢?”
蓝玉一脸问号,终于忍不住问了起来。
这小兔崽子到底在说个啥?
啥紧缩啥膨胀的啊?
为啥其余人听完之后,一个个就跟拉不出来屎一样的表情啊?
总不能比俺们在大草原上砍人还恐怖吧?
“你不明白倒是也在意料之中。”
朱英笑了笑。
二十一世纪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何况大明王朝的古人。
“简而言之,一旦通货膨胀了,你们手里的大明宝钞,就会沦为废纸一张,买不到任何人东西了,现在你们知道有多恐怖了吧?”
“买不到任何东西?”
“那确实挺恐怖的!”
这群人除了朱元璋跟朱标以外,余下的人可是都要领取朝廷的俸禄,而洪武年间朝廷给官员的俸禄,十之八九都是用大明宝钞来发放的。
一旦大明宝钞沦为一张废纸,什么都买不到了,对他们的影响自然也是最大的。
毕竟民间的百姓,手中基本没有什么大明宝钞,即便有也是屈指可数的。
到时候给老朱家白打工就算了,关键是自己一家老小的,吃啥喝啥啊?
小说推荐
-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
- 洪武十五年,一个后世人意外来到了大明王朝,完全不一样的大明。北元名将王保保正厉兵秣马,意欲重振旗鼓,入主中原;建州女真趁势崛起,披荆斩棘建立了后金王朝;大日幕府统治无力,各地大名逐鹿天下,侵入东海烧杀劫掠…这个大明,更加动荡,但也更加璀璨
- 历史小说朕闻上古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章 村庄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 历史小说执笔见春秋连载
- 最新章:第639章:李景隆的忧愁
- 皇明皇太孙
- 爷爷是大明开国皇帝。父亲是历史第一太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担心猪队友、担心武勋,还是担心四叔靖难!都不需要担心,朕是皇明太孙
- 历史小说我喜欢的猪头连载
- 最新章:760 盛世大明 (完)
- 大明皇孙
- 他本是天子之孙,却大开商铺,把中华第一铺的牌匾挂遍九州;他本是文弱书生,却射箭骑马,创建九天门,令称霸一时的锦衣卫闻风丧;世人都道‘小子王白’文采斐然,世事达练,当属大明第一文豪,却不知他武艺卓越,兵法奇强,就连凉国公蓝玉都自愧不如!异世而来,一缕孤魂,降落在皇孙之身,从此皇权霸业,江山美色一一而至
- 历史小说马部长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四章 启程
-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 【曾用名《盛世华唐】贞观十年六月己卯,皇后长孙氏病危,群医束手无策。恰在此时,隐居太白山的神医孙思邈回长安给新收的徒儿申请度牒。李世民大喜,请孙思邈入宫诊治“神医,此病你能救否“不能,但我徒儿能“不知贵徒在哪里“他,就在宫外”老书《文唐》二百四十万字,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瞅瞅
- 历史小说见月明连载
- 最新章:0438 荣耀而归3
- 开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
- 朱桐穿越到大明,成了朱元璋失散多年的皇长子,自小被收养,和养父一家相依为命。正值洪武九年,马皇后病危,朱元璋发布皇榜昭告天下:凡能医治皇后者,赏白银千两!朱桐为安葬养父前去皇宫,却不成想阴差阳错暴露皇长子的身份!马皇后:桐儿,我是你亲娘啊!老朱:咱要用最好的一切弥补他!咱要让他当皇帝!朱标:父皇,赶
- 历史小说老庙牛肉连载
- 最新章:第204章 合并女真
- 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
- “金榜题名不感兴趣?那御剑飞行呢”面对隐仙门的招揽,王怀不为所动。他在等,因为他是穿越的朱雄英。算准了朱元璋走过路过不会错过。算准了史上最稳的太子朱标,会领盒饭下线。王怀决定先救朱标,进而救大明。任王怀通天神机,口吐莲花,朱元璋就是没被忽悠瘸。还把他关进诏狱。没想到的是,朱标真出事了
- 历史小说凿章连载
- 最新章:第367章 朱允炆有动作了
- 我爸真是大明星
- 胡烁坚信不会写书的演员不是好奶爸!于是,他走上了主职带娃兼职混文娱圈的悠闲生活…哄女儿睡觉的故事全集随便就能卖个千万册;教女儿唱首儿歌一不小心就成了街知巷闻的神曲;拍部动画片给女儿看吧,却创下了国产动漫的票房记录;面对记者的镜头,胡烁无奈的摊了摊手:其实,我只是想带好娃儿而已…ps:本书又名《千亿奶
- 都市小说肉肉嗒连载
- 最新章:发新书了。。。
- 大明:这个皇孙可太稳了!
- 穿越到大明,熟知后面历史的朱允熥,决定自己掌控命运。于是,他开始做准备。储君将立之时兵部尚书“臣以为,三殿下文韬武略,可为储君”礼部尚书“臣以为,三殿下知书达理,可为储君”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臣附议”吏部尚书看着五人“原来你们都是三殿下的人.大军北伐时也速迭儿“想那朱允熥不过是黄毛小子,也
- 历史小说归来仍是年少连载
- 最新章: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