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成立之后,朱标的工作量可就大幅度减轻了,也不用在亲历亲为的批阅奏折了,只需要看看内阁的建议是否可以执行就可以了。
到了后期,等到司礼监正式运转之后,朱标的工作量就更轻了。
“虽然正式成立了,但暂且要对外保密,等到运转一短时间,如无纰漏,再行宣告!”
朱元璋倒不是真的担心这些机构会出现什么纰漏,而是担心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了,以朱英的智商,怕是分分钟就会直到自己的身份了。
自己还想着再演演戏,多跟那小子亲近亲近,毕竟在外苦了那么久,多亲近亲近,日后相认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什么隔阂了。
而且一旦知道自己瞒着他,万一那孙子生气了,以后啥都不说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谨遵陛下旨意!”
三人虽然不知朱元璋何故要暂时隐瞒,但已然躬身领命。
何况及至此刻,大家全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自是志得意满。
“陛下,微臣斗胆相问,这内阁是哪位天才想出来的?”
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吴琳实在是没忍住,开口问了起来。
在吴琳心中,能够想出这三个机构,并且互相制衡,运转的极其丝滑,便是诸葛再世,怕是也拍马难追啊!
只是这大明上下,满朝文武,吴琳愣是没找出来这么一个人才。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诚意伯想出来的吧?”
徐达眉头一皱,实际上他也一直在想这是谁的主意,想来想去,满朝文武似乎也只有诚意伯有这个智商了。
“诚意伯?倒是极有可能。”
吴琳点了点头。
所谓的诚意伯自然就是大明第一智囊刘伯温,刘伯温可是朱元璋钦点的大明第一智囊。
李善长若是可以比喻成大明的萧何,那刘伯温就是大明的张良,徐达就是大明的韩信!
并且这刘伯温的行事风格跟张良一模一样,大明建立没多久就告老还乡了。
“非也非也!以老夫对伯温的了解,这绝非他所想。”
然而吴琳才点完头,一边的李善长就摇头回到。
“韩国公如此笃定?”
吴琳更加疑惑了,既然不是诚意伯,那还能是谁?
“诚意伯虽然聪慧至极,未卜先知,但诚意伯归根究底只是一介书生,格局不可能有这么大,何况战略层面的布局也不是诚意伯擅长的事情。”
“比如这三个机构里面的内阁,直接关乎咱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这一点就能看出,绝非诚意伯所想。”
李善长仍旧坚持的否认了徐达的猜测。
“韩国公所言也不无道理。”
徐达并未反驳,而是点了点头。
大明开国六大功臣,除了已故的常遇春,如今尚且活跃的也就只有徐达、李善长跟刘伯温了,这三个人可谓是各有所长。
徐达擅长的自然就是统兵作战。
李善长自然就是后勤以及政务。
刘伯温则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这些机构关乎大明王朝国运,显然不是出自刘伯温之手。
“韩国公既然你笃定并非诚意伯所为,那还能有谁?”
吴琳忍不住追问起来。
“这三个机构可谓是完美无缺环环相扣,能够想出来这三个机构的人,不仅见识极高,而且心怀天下,因此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定然是......”
李善长扫了扫其余人,目光落在朱元璋身上。
“定然是陛下了!”
“试问大明天下,除了陛下,谁还能拥有如此宽阔的胸襟,谁还能对天下如此挂心,谁还能有如此远见!”
“臣生为大明的子民,实在是烧了高香,三生有幸啊!”
李善长话音落地,一边朝着朱元璋深深鞠躬,一边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边的徐达跟吴琳直接傻眼了,这他娘的是什么操作?
马屁还能这么拍?
难怪这老匹夫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呢!
我他娘的砍了那么多鞑子,都只能屈居他之下,实在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这老匹夫的脸皮都快赶上金陵的城墙了,这种将不要脸发挥到极致的精神跟本事,实在是学不来啊!
“臣等祝贺大明王朝!”
“臣等祝贺洪武大帝!”
“陛下实乃千古一帝,臣等自行惭愧!”
尽管看不起李善长不要脸的行径,但这些夸赞,吴琳跟徐达却是发自肺腑的。
能够想出如此精妙的国策,说朱元璋是千古一帝,也是实至名归啊!
“那啥......”
“都起来吧......”
朱元璋满脸堆笑,毕竟没人不喜欢被人拍马屁,哪怕贵如皇帝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这老李上道啊!
咱没白夸他为大明第一功臣啊!
咱没白说他是吾之萧何啊!
“那什么......”
“实际上,这些想法并非出自朕,而是出自他人......”
尽管朱元璋很想独揽功劳,奈何朱标还在旁边站着呢!
自己可不能像老李那么不要脸,毕竟儿子心中的形象更加重要,因此朱元璋无奈的放弃了继续显摆的机会。
至于旁边还站着另外一个知情者蓝玉,朱元璋直接选择了无视。
咱在乎的那是自己在儿子以及大孙子心中的光辉形象,其余人靠边站!
“什么?陛下,这不是你想出来的?而是别人?”
朱元璋话音落地,三个人彻底惊呆了。
尽管刚才拍的马屁还留着余温,但这几个人可是都打心眼里觉得,这就是朱元璋想出来的啊!
哪料到朱元璋竟然矢口否认了,难道这大明还有这么厉害的天才人物不成?
“大明竟有如此人杰?敢问陛下,是六部九卿哪个部门的?”
吴琳眉头一皱,再次追问起来。
“不在朝廷,而在乡野之间!”
朱元璋缓缓摇头,淡淡回到。
“乡野之间?请陛下降罪,臣身为吏部尚书,竟错过如此人杰,实乃渎职啊!”
朱元璋话音落地,吴琳顿时惶恐不安起来。
要知道大明整个天下的官员,无论是升职降职还是卸任,可都归他管,不仅如此,寻找乡野之间的遗贤也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
现在竟然有如此人杰,自己还没发现,陛下竟然先发现了,说是渎职也不为过。
陛下才刚刚让自己担任第一任的内阁首辅,不会屁股都没挨到椅子,就让自己卷铺盖滚蛋了吧!
“陛下,如此人杰敢问身在何方?臣等可有机会一见?”
小说推荐
-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
- 洪武十五年,一个后世人意外来到了大明王朝,完全不一样的大明。北元名将王保保正厉兵秣马,意欲重振旗鼓,入主中原;建州女真趁势崛起,披荆斩棘建立了后金王朝;大日幕府统治无力,各地大名逐鹿天下,侵入东海烧杀劫掠…这个大明,更加动荡,但也更加璀璨
- 历史小说朕闻上古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章 村庄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 历史小说执笔见春秋连载
- 最新章:第639章:李景隆的忧愁
- 皇明皇太孙
- 爷爷是大明开国皇帝。父亲是历史第一太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担心猪队友、担心武勋,还是担心四叔靖难!都不需要担心,朕是皇明太孙
- 历史小说我喜欢的猪头连载
- 最新章:760 盛世大明 (完)
- 大明皇孙
- 他本是天子之孙,却大开商铺,把中华第一铺的牌匾挂遍九州;他本是文弱书生,却射箭骑马,创建九天门,令称霸一时的锦衣卫闻风丧;世人都道‘小子王白’文采斐然,世事达练,当属大明第一文豪,却不知他武艺卓越,兵法奇强,就连凉国公蓝玉都自愧不如!异世而来,一缕孤魂,降落在皇孙之身,从此皇权霸业,江山美色一一而至
- 历史小说马部长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四章 启程
-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 【曾用名《盛世华唐】贞观十年六月己卯,皇后长孙氏病危,群医束手无策。恰在此时,隐居太白山的神医孙思邈回长安给新收的徒儿申请度牒。李世民大喜,请孙思邈入宫诊治“神医,此病你能救否“不能,但我徒儿能“不知贵徒在哪里“他,就在宫外”老书《文唐》二百四十万字,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瞅瞅
- 历史小说见月明连载
- 最新章:0438 荣耀而归3
- 开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
- 朱桐穿越到大明,成了朱元璋失散多年的皇长子,自小被收养,和养父一家相依为命。正值洪武九年,马皇后病危,朱元璋发布皇榜昭告天下:凡能医治皇后者,赏白银千两!朱桐为安葬养父前去皇宫,却不成想阴差阳错暴露皇长子的身份!马皇后:桐儿,我是你亲娘啊!老朱:咱要用最好的一切弥补他!咱要让他当皇帝!朱标:父皇,赶
- 历史小说老庙牛肉连载
- 最新章:第204章 合并女真
- 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
- “金榜题名不感兴趣?那御剑飞行呢”面对隐仙门的招揽,王怀不为所动。他在等,因为他是穿越的朱雄英。算准了朱元璋走过路过不会错过。算准了史上最稳的太子朱标,会领盒饭下线。王怀决定先救朱标,进而救大明。任王怀通天神机,口吐莲花,朱元璋就是没被忽悠瘸。还把他关进诏狱。没想到的是,朱标真出事了
- 历史小说凿章连载
- 最新章:第367章 朱允炆有动作了
- 我爸真是大明星
- 胡烁坚信不会写书的演员不是好奶爸!于是,他走上了主职带娃兼职混文娱圈的悠闲生活…哄女儿睡觉的故事全集随便就能卖个千万册;教女儿唱首儿歌一不小心就成了街知巷闻的神曲;拍部动画片给女儿看吧,却创下了国产动漫的票房记录;面对记者的镜头,胡烁无奈的摊了摊手:其实,我只是想带好娃儿而已…ps:本书又名《千亿奶
- 都市小说肉肉嗒连载
- 最新章:发新书了。。。
- 大明:这个皇孙可太稳了!
- 穿越到大明,熟知后面历史的朱允熥,决定自己掌控命运。于是,他开始做准备。储君将立之时兵部尚书“臣以为,三殿下文韬武略,可为储君”礼部尚书“臣以为,三殿下知书达理,可为储君”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臣附议”吏部尚书看着五人“原来你们都是三殿下的人.大军北伐时也速迭儿“想那朱允熥不过是黄毛小子,也
- 历史小说归来仍是年少连载
- 最新章: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