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由武官充任其中的全新机构,叫做军机处!”
朱英翻了个白眼,淡淡说道。
“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威啊!”
蓝玉丝毫没有察觉到老朱家三代人投来的异样眼神,一脸兴奋的作死说道。
显而易见,名字里面带了一个军字,自然跟武官脱不开关系。
朱元璋跟朱标也懒得跟蓝玉一般计较,齐齐好奇的看向朱英。
洪武大帝跟太子心中想的,自然是有了内阁以及司礼监这两个机构,皇权已经集中在了皇帝手中。
这小子又搞什么玩意?
还要再成立一个全新的机构干啥?
这所谓的军机处,又是干啥用的?
总不能让那些只会砍人的武将们,也来批阅奏折,等内阁跟司礼监批阅完了,他们也要阅上一阅吧?
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他们行,处理政务批阅奏折,他们懂个屁啊!
“肤浅了不是?”
一看见三个人一脸迷茫的神色,朱英就知道,他们是完全不懂。
“你小子别磨磨唧唧的,赶紧解释吧!”
朱元璋也不多说废话,直接催促起来。
“根据军机处这三个字,你们应该也能猜到,这个全新的机构就是专门来处理国家大事的机构。”
朱英一边说着,一边又在墙壁上写下了军机处三个大字。
“那内阁司礼监不也是干这事的?你又成立一个军机处,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朱元璋眉头一皱,缓缓问到。
“自然有用!分工不同,懂了吗?”
“内阁跟司礼监处理的都是日常政务,但军机处需要处理的则是突发事故!并且不是一个一直存在的机构,而是一个临时的机构。”
朱英笑着解释起来。
“突发事故?临时机构?啥意思?”
朱元璋虽然没大听明白,但仍旧眼前一亮,十分感兴趣的追问起来。
“实际上咱们历朝历代的衙门之所以设立了那么多,就是为了分门别类,用来处理不同事情的。”
“六部的户部主管钱财,六部的吏部主管官员,像是通政司则是负责传达皇帝的旨意,督察院则化身为喷子。”
朱英说到这里,三个人都频频点头。
“实际上上到皇帝,下到文武百官,他们的工作,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十分琐碎的政务。”
“这些政务不是说不重要,而是大多属于重复性的机械式工作。”
“你找个白痴,往那放个十年八年的,他都能帮你处理了。”
朱英话音落地。
朱元璋顿时就脸色一变!
你个小兔崽子!
解释就解释,咋还指桑骂槐呢?
朱标也是白眼一翻!
老子每天累的要死不活的,差点就一命呜呼了,在你个小兔崽子口中,老子跟白痴没啥区别?
你小子是不是皮痒了?
等老爹允许老子跟你父子相认那一天,你看老子扎不扎你就完了!
朱标这种老好人闻言都有点快暴走了,不过转念一想,这小子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每天需要自己处理的政务确实不少,但大多都是一些十分繁琐重复性的内容。
十之八九要么是官员的任免,要么就是官府税收之类的。
甚至每天需要处理的最多的政务,竟然是那帮子吃饱了撑的,没事上奏跟那打嘴仗的官员们。
像是高丽不战而降这种级别的国家大事,多少年都难得遇见一次。
以至于每天只要一看见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朱标就觉得脑壳疼。
“设立内阁跟司礼监的目的,一是减轻皇帝的工作量,二是为了相互制衡,通俗来讲,那就是让宦官们跟文官们,把吃饱了撑的的劲头拿去打嘴仗。”
“大多数时候他们打嘴仗自然是无伤大雅的,但一旦遇到突发事故,比如洪水地震或者蝗灾干旱等天灾人祸,再打嘴仗就容易耽误大事。”
朱英缓缓解释起来。
朱元璋跟朱标听到这里,才表情严肃起来,也不再去追究这小子指桑骂槐的事情了。
天灾人祸这种突发事故,那是刻不容缓的。
黄河泛滥不及时处理,受到影响的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不仅会让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甚至数以万计的人会惨死。
一旦处理的不够及时,甚至会引起民变。
又或者说已经被洪武大帝赶回大草原烤牛粪的鞑子们,哪天要是入侵了,一旦没有及时处理,幸运点鞑子入关了,不幸运大明都没了。
“不对呀!这种突发事故虽然极其重要,但一年也遇不上一回,一旦遇上了,皇帝一个人做出决断就行了,为啥非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呢?”
朱标想了想,却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肤浅了不是?”
住院看了看朱标,继续笑着解释起来。
“皇帝又不是万能的!这种突发事故一边都来的比较突然,皇帝也没办法考虑周全啊!找几个人帮皇帝一起出谋划策,难道不是必要的吗?”
“除了帮皇帝出谋划策外,这种事故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啊!莫非你觉得皇帝可以以一人之力单挑鞑子?”
“因此军机处的作用,就是在遇到这种突发事故的时候,将那些需要处理的部门成员,汇聚到一起,直接绕过内阁跟司礼监,进行紧急处理的存在。”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完美的方案解决问题。”
“等到事情解决完了,军机处就可以撤销了,下次再遇到紧急的突发事故,重新组织起来就是了。”
朱英讲到这里,却是不由得想起了历史。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这种机构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国家也有在用,类似于某某应急办。
小说推荐
-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
- 洪武十五年,一个后世人意外来到了大明王朝,完全不一样的大明。北元名将王保保正厉兵秣马,意欲重振旗鼓,入主中原;建州女真趁势崛起,披荆斩棘建立了后金王朝;大日幕府统治无力,各地大名逐鹿天下,侵入东海烧杀劫掠…这个大明,更加动荡,但也更加璀璨
- 历史小说朕闻上古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章 村庄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 历史小说执笔见春秋连载
- 最新章:第639章:李景隆的忧愁
- 皇明皇太孙
- 爷爷是大明开国皇帝。父亲是历史第一太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担心猪队友、担心武勋,还是担心四叔靖难!都不需要担心,朕是皇明太孙
- 历史小说我喜欢的猪头连载
- 最新章:760 盛世大明 (完)
- 大明皇孙
- 他本是天子之孙,却大开商铺,把中华第一铺的牌匾挂遍九州;他本是文弱书生,却射箭骑马,创建九天门,令称霸一时的锦衣卫闻风丧;世人都道‘小子王白’文采斐然,世事达练,当属大明第一文豪,却不知他武艺卓越,兵法奇强,就连凉国公蓝玉都自愧不如!异世而来,一缕孤魂,降落在皇孙之身,从此皇权霸业,江山美色一一而至
- 历史小说马部长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四章 启程
-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 【曾用名《盛世华唐】贞观十年六月己卯,皇后长孙氏病危,群医束手无策。恰在此时,隐居太白山的神医孙思邈回长安给新收的徒儿申请度牒。李世民大喜,请孙思邈入宫诊治“神医,此病你能救否“不能,但我徒儿能“不知贵徒在哪里“他,就在宫外”老书《文唐》二百四十万字,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瞅瞅
- 历史小说见月明连载
- 最新章:0438 荣耀而归3
- 开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
- 朱桐穿越到大明,成了朱元璋失散多年的皇长子,自小被收养,和养父一家相依为命。正值洪武九年,马皇后病危,朱元璋发布皇榜昭告天下:凡能医治皇后者,赏白银千两!朱桐为安葬养父前去皇宫,却不成想阴差阳错暴露皇长子的身份!马皇后:桐儿,我是你亲娘啊!老朱:咱要用最好的一切弥补他!咱要让他当皇帝!朱标:父皇,赶
- 历史小说老庙牛肉连载
- 最新章:第204章 合并女真
- 大明:王孙归来不称帝?我是海主
- “金榜题名不感兴趣?那御剑飞行呢”面对隐仙门的招揽,王怀不为所动。他在等,因为他是穿越的朱雄英。算准了朱元璋走过路过不会错过。算准了史上最稳的太子朱标,会领盒饭下线。王怀决定先救朱标,进而救大明。任王怀通天神机,口吐莲花,朱元璋就是没被忽悠瘸。还把他关进诏狱。没想到的是,朱标真出事了
- 历史小说凿章连载
- 最新章:第367章 朱允炆有动作了
- 我爸真是大明星
- 胡烁坚信不会写书的演员不是好奶爸!于是,他走上了主职带娃兼职混文娱圈的悠闲生活…哄女儿睡觉的故事全集随便就能卖个千万册;教女儿唱首儿歌一不小心就成了街知巷闻的神曲;拍部动画片给女儿看吧,却创下了国产动漫的票房记录;面对记者的镜头,胡烁无奈的摊了摊手:其实,我只是想带好娃儿而已…ps:本书又名《千亿奶
- 都市小说肉肉嗒连载
- 最新章:发新书了。。。
- 大明:这个皇孙可太稳了!
- 穿越到大明,熟知后面历史的朱允熥,决定自己掌控命运。于是,他开始做准备。储君将立之时兵部尚书“臣以为,三殿下文韬武略,可为储君”礼部尚书“臣以为,三殿下知书达理,可为储君”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臣附议”吏部尚书看着五人“原来你们都是三殿下的人.大军北伐时也速迭儿“想那朱允熥不过是黄毛小子,也
- 历史小说归来仍是年少连载
- 最新章: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