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吆喝简单粗暴, 效果也很直接有力,过路的行人听到声音免不了往这边瞅上一眼,然后就被吸引过来。
喇叭里吆喝着招揽行人,陶醇便在这吆喝声中表演按摩桃子挤桃汁。
挤出来的桃汁倒在特意买的一次性小号试喝杯里,送给过来的人品尝。
那些喝了桃汁还犹豫不决的人,陶醇就切一瓣桃肉, 擦上牙签递给他吃。一般完成这步的顾客基本就没法控制自己的手了, 多多少少也要买个过过瘾,价格什么的都是浮云。
游客一波波来了又走, 桃子库存便有些支持不住了。
好在卖到最后几箱,陈不醉及时赶到,卸货上货一通忙, 生意算是步入了正轨。
中午四人分拨看摊,轮流在附近解决了午饭。
下午摊子上出现不少回头客, 这些顾客出手阔绰,大都是论箱来买, 说是买回去给亲朋好友也尝尝。
三点多钟, 三百箱桃子被抢购一空。车里有几箱没拿出来,被眼尖的人看到还要购买 , 陶醇连忙摆手拒绝, 表示有人已经预订了, 建议大家明天来参加摘桃节, 到时候半山桃树, 想吃多少摘多少。
解决了库存的这些水蜜桃, 夫夫俩也是浑身轻松。至于网店里今天新下的那些白凤桃订单,不过几百笔,等摘桃节过后,用后面陆续成熟的零散桃子发货不迟。保险起见,陶醇还特意设置了库存上限。
“咱们去逛逛吧,来了好几次,都没好好逛过你们村。”王飒帮着收好摊,抬手看看时间说。
这点小要求,陶醇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点点头答应了:“好啊,是先在附近逛逛还是把车骑回去了再出门慢慢逛?”
“先在附近走走吧,我看这边挺热闹的。”王飒说。
陈不醉便把电三轮骑到村委会外的空地上放着,毕竟车里有东西,那边还是安全些。
陶醇去还喇叭,之前特意留出来的几箱桃子也有了归宿,往村长书记几个村干部桌上一放,说是借用摊位和大喇叭的谢礼,桃子都是卖剩下的。
村长没拒绝,村民自家产的桃子,收一箱也算不得什么。临走他还特意关照:“小陶啊,你们组织摘桃节,缺不缺帮忙的人啊?我估摸参与的游客不会太少啊。”
陶醇想着有自己不醉哥加周苗三人,上次还和其中两个摘桃的婶子做好了约定,便摇头拒绝了村长的好意:“应该不缺,真缺了就找您搭把手!”
“好嘞,到时候可别客气啊!”
“不会的,我脸皮可厚着呢,您先忙,我去附近逛逛。”
告别村长,陶醇发现只剩陈不醉站在车边等他,周苗王飒这俩没耐心的已经跑不见人影了。
“他俩往哪边去了?”陶醇问道。
陈不醉一指远方人群:“去那边了,那里有热闹看。”
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午后的阳光白得晃眼。
陶醇搭手一看,只见各色褂子或蹲或站或佝腰,绕着什么围了一圈,里面就有周苗的黄t恤和王飒的条纹衫。
俩人也不急慢吞吞聊着天走过去,正听到一个粗哑的声音在说:“我家这狗相书都有记载,‘头似邦、背似虾、脚似弯弓、耳似羊叉、嘴似棺材、尾似笋、眼似铜铃、口含花。’既能看家护院,又能追鸡撵兔,拿土狗和它们比?你睁大了眼睛瞧瞧再说!”
陶醇拍了拍周苗肩膀:“看啥呢你们这是?”
周苗回头一看是陶醇,连忙招呼他过来凑热闹:“哎,小陶你快来看,一堆儿小狗,丑萌丑萌的,你要不要?”
陶醇挤进去看了几秒,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这狗……真丑。”
可不是嘛,只见一个大箩筐里,挨挨挤挤塞了好几条小狗。这些狗子看着不大,稀拉粗短的被毛,圆筒似的身材,狭窄的空间里你踩我、我拱你,滚成了棕褐色的一堆团。
光身材毛色就不怎么招人喜欢了,一只小家伙被撞翻后露出正脸:啧,更丑了。
方头大嘴宽长脸,尖耳小眼黑鼻子。明明是幼犬,额头上却有一道道老人皱纹似的褶子,没一点幼犬的萌态不说,龇着牙去咬兄弟尾巴的样子显出几分凶恶好战。
“真丑……”陶醇又说了一声。
“嘿,土生土长的,不是土狗还是啥?”一句乡音在耳边响起,“老杨啊,不是我说你,这么多狗你也养不活,送我一只咋滴啦,乡里乡亲的,大不了我回家提只鸡给你,要啥钱嘛!”
陶醇扭头去看,是个有些面熟的中年人,不过大概不是本村的,根本叫不出名字。
他又去看卖狗的人,四十多岁的邋遢汉子,好像更眼熟一些……
邋遢汉子有些生气:“李二你别想了,我这狗可是猎犬,搁城里卖三五百起价,一只鸡抵一条狗?你想得美!”
“得了吧,城里人养狗都养好看的,什么杜宾泰迪雪橇三傻啥的,谁能看上你的狗?刚刚不才走了个嫌狗丑的城里人吗?”李二撇嘴道。
结合着杨姓,陶醇想了一会儿,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难道是猎户叔?猎户爷爷杨野狗的儿子。
养猎犬又姓杨,陶然村应该就剩下他们家了,陶醇依稀记得,三爷爷跟猎户爷爷关系不错,小时候还跟着他老人家去杨家蹭过酒席吃。
“呸,那是他们不识货!”老杨怒道:“嫌弃我家狗丑?我还嫌弃他们那鸟笼子大的地方养不下我家狗子呢,撵山犬可是要纵横山野的,鸽子笼里不配养!”
“嘿,你再怎么说,这狗子也早就过时了,纵横山野?现在养狗都要拿链子栓着,不栓咬人谁负责?要不是我家缺只看家护院的,就这丑模样,我还看不上呢。”李二说完咧嘴一笑,露出满口大黄牙。
“不买就滚,谁稀罕你看不看得上。”老杨恼火地摆手驱赶。
李二往后躲了一躲,腆着脸做出一副无赖模样:“我不走,就不走,我还等着你卖不出去了把狗扔我咧。养这么多狗耗费粮食,我做做好事帮你一帮。”
老杨怒上心头,却拿李二没办法,只得硬邦邦甩下一句话:“做梦!我送人也绝不送你!”
周苗一边看着,听老杨这么说,啧啧两声压着嗓子说道:“卖狗的大哥也太实诚了吧?有意向买狗的都是乡邻,他又说卖不出去就送人,那岂不是更没人买了。”
陶醇笑道:“只要有识货的,这狗不缺人买。”顿了顿,他补充道:“我刚刚才想起来,之前李婶跟我讲过,他们家猎狗一次下了八只崽子。这狗别看样子不咋滴,本事可是不简单。据说靠着这狗,老杨家在□□时也没缺过肉吃,村里还有群狗斗野猪,斗狗熊的故事流传呢。”
周苗好奇道:“这么牛?那现在呢?现在还能上山撵兔子不?”
陶醇摇头:“撵毛线啊,现在山上哪有兔子?野兔在咱村都快变成珍惜物种了,野鸡倒有,不过估计没兔子好追。”
周苗叹了口气:“那这狗确实废了,生不逢时,毫无用武之地。”
王飒反驳道:“谁说没用武之地的,很多地方还有猎场呢。上次别人邀我打猎,我家傻狗拿不出手就没去。”说着他来了兴趣:“这狗啥品种?我第一次见,是本地猎犬吗?能跟狗熊干架?真的假的啊。”
周苗鄙视地瞅了他一眼:“全世界都在禁猎,你们这群资本家却在开猎场。”
王飒站着周苗蹲着,正好顺手赏他一个脑瓜蹦:“就你正义,就你话多!”
陶醇也是道听途说,其实不怎么了解这狗,更不知道传言的真假。
不过传言主人就在这里,直接问就是了。
他仰头看向老杨问:“杨叔,这狗叫啥名儿啊?我三爷爷小时候给我讲古,说你们家狗不惧虎豹,是真的吗?”
老杨瞥了陶醇一眼,感觉这后生眼熟,又瞥他一眼,想起了什么,漫不经心的表情变得有些迟疑:“你是……陶家小子?”
“嗯嗯,我是陶醇呀,您认不出我啦!”陶醇展露乖巧的笑脸。
老杨矢口否认:“谁说的,咱村小子就你长得俊,我一眼就把你认出来了。”
“好吧……”陶醇也不戳破,又问了一遍方才的问题:“这狗啥品种啊,好像从来没见过。”
“山村土狗讲啥品种不品种的,”老杨笑了笑说,“一直撵山犬撵山犬的叫着,据说这狗…源自川东,在那边也算小有名气。”
“川东犬?”陶醇拿出手机搜了搜,果然网上有这种狗子的介绍。
老杨说道:“我家这些杂交了好几辈,血统早就不纯了。它们祖辈是真的厉害,带着三五只进山,豺狼虎豹都不敢近身。我爹年轻的时候,打猎遇惹到疯野猪,五只撵山犬丝毫不退,冲上前和大野猪两败俱伤,拼死救了他一命。”
居然是真的啊,陶醇悠然神往,又问道:“那这狗杂交几代能力还在不?现在还能捉猎物吗?”
“当然能啊!”老杨挺直腰杆炫耀道:“现在虽然不让打猎了,但是大狗经常出去遛弯,隔三差五就能咬只野兔带回家呢。”
“唷,原来你平时卖的兔子是你家狗子咬回来的啊?难怪皮子破破烂烂。”一个围观的恍然大悟道。
“嘿嘿,那啥,山上兔子少,这狗没训好,咬脖子咬不准。”老杨讪然一笑。
听他这样一说,原本对这些丑狗没兴趣的看客心思也活动开了,市场上一只野兔可以卖个三四十,这狗贵是贵了点,养大后既可以看家护院又能抓兔子买,应该不会亏吧?不过更多人对此抱有怀疑,养狗要钱要粮,长大了抓兔子也不见得是因为狗好,兴许是因为人家猎户世家有窍门呢?三百一条还是贵了。
“一、二、三……”周苗虚点着箩筐里的小狗念念有词,最后得出结论:“一共七只!”
知道这狗的厉害之后,陶醇也是颇为心动,家里摊子越来越大,确实需要些看护。
“我要两只给家里的二哈作伴吧!”王飒摸摸下巴做了决定。
陶醇回头问陈不醉:“哥,咱们也买几只回去吧?”
陈不醉略一沉吟:“行,剩下五只都买了算了,鸡舍鸭棚,桃园那边都需要,以后新房子建好了也可以放只看家护院。”
“噗,”陶醇笑道:“狗入鸡群,不追咬就不错了,你还指望它看护啊?”
老杨闻言却道:“?G,教好了说不定还真可以指望它当看护呢。我家大狗就可以放羊,家里的羊跑远了,吃庄稼了,它都扑上去一顿揍,天黑了还帮着赶羊回圈。”
陶醇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这么聪明啊!”
猎犬本性是捕猎,兼顾捕猎的同时居然还会放牧,那可是真有点神啊。
他这边还在听古,王飒已经伸手去箩筐里挑狗了:“我要这只,还有这只,毛量比较多,看着没那么丑。”
陶醇凑过去打量半天,棕红黑褐色的团子哼哼唧唧蠕动着,感觉都是一样丑,也就懒得争这个先了。
“哎哎,这得讲个先来后到吧!”李二眼瞅着这两人居然打算包圆,不由急了。
“去去去!”老杨冷哼一声道:“你不是舍不得出钱嘛,现在你愿意出钱老子也不想卖你!”
周围的人也起哄道:“得了吧李二,你敢拿毛爷爷来买狗,不怕回去跪搓衣板啊!”
“我看不只是搓衣板,怕是家里葡萄架都要倒了。”
“哈哈哈,街上癞皮狗多得是,李二你不想花钱就去捡一条好呗,免费不要钱,还是做好事!”
取笑阵阵,李二无话可说,怪声怪气地嘿了一声就灰溜溜走了。
没了人干扰,这场交易很快成功达成,七只小狗连箩筐带狗被陈不醉一起抱回了三轮车上。
陶醇则拉着周苗王飒采购了一大批水果零食,每个人手上都提着大袋小袋的。
坐着三轮车回家时,看到曹麻子拉了车西瓜在路边卖,王飒尝了一瓣当即拍板:“这车西瓜我包了!”
陶醇说道:“你包了三轮车现在也装不下啊,不如让曹嫂摘一车好瓜晚会儿送我家里去,到时候叫你家肖司机开小货车过来拉。”
王飒一想也是,他琢磨着送礼只有桃子太单调了,这西瓜吃着也比普通西瓜美味许多,干脆和桃子一起送。不过这样需要的西瓜就不在少数,确实只有小货车能拉走。
“那我先下定金,你挑个大品相好的送到陈家,我满意的话就给你每斤价格加上两毛。”
意外得来一笔生意,曹麻子很是高兴,连连点头道:“得嘞,我这就给我婆娘打电话,保证给您挑最好的,不好不收钱!”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