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长安朝廷和地方上都已经适应了大汉现在即将一统天下的情况,刘寻打算开始举行第二次科举。
之前两年的休养生息,加上今年的几个月大战,已经有将近三年过去了。之前,由于刘寻打下了雍州和陇西,又消灭士族,为了治理好国家,把绝大部分的储备人才都选了出来,安排在各个岗位上。现在,由于大汉打下的地盘更多了,这些人才都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发挥了作用。
于是,刚好各地的治理人才不够,刚好刘寻开办学堂、培养寒门和百姓子弟前前后后已经有四五年了,新一轮的人才已经成长出来了。就再开一次科举吧。
之前,其实已经开过两次县试和一次郡级别的了。这些储备人才,也给了一些待遇,以待后用了。
这一次再开科举,将是县试、郡试、殿试都有,将再一次把人才聚集起来,投放到新占领的地方去。
刘寻开了朝会,跟群臣们说了这个决定。群臣在刘寻的带领下,已经很接受刘寻的理念了,自然是同意科举的。
只是有一些大臣提出了一点改良的意见而已。
一名大臣出列提议道:“皇上,科举之事,是国家的伦才大殿,的确重要。可是微臣以为,还没有重要到每一次都要皇上亲自主持的地步。这样的话,会把科举的规格提高到太高的地步。甚至于多年功劳苦劳,不如一次科举。微臣以为,应当指派一位三公九卿级别的官员,就足以显示出科举的重要了。”
刘寻想了一下,回忆了一下自己对于唐宋明清科举的残缺不全的记忆,好像的确是有皇帝指派一名大臣主持,然后皇帝只在最后的殿试中露个面。如果皇帝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亲自考核。如果没兴趣,派一名德高望重的大臣代替自己考核就行了。
于是刘寻就问:“各位爱卿怎么看?”
诸位大臣都说应该是这样。尤其是之前,刘寻只是蜀汉之主,就有一个益州,虽然也是皇帝,但是偏安一隅,还没有太过尊贵。眼下大汉即将一统天下,刘寻的身份地位,将会极大地增高。完全可以跟秦皇汉武相比,就不能每次都主持科举这种事儿了。否则太掉价了,整个形象都不好。
刘寻就同意道:“很好。由于科举制度刚刚确立,为了防止心怀不轨之人破坏,所以朕亲自主持。朕亲自主持的次数,就定为三次。从第四次开始,朕将指派一名三公九卿级别的大臣主持。朕,只负责进行最后的殿试。”
众位大臣都跪下叩拜道:“皇上圣明。”
随后,有人提出了对于防止徇私舞弊的方法,有人提出了给考中学子的具体待遇,有人说出了考中学子分配官位的最初标准等等。刘寻和众位大臣一一讨论,去掉不好的,留下有益的,完善不足的。
直到天色快黑,众位大臣连中午饭都在皇宫里吃的,才把这些讨论好。包括第二次科举所用的更加详细的规则。
决定完之后,尚书台就把朝廷将进行第二次全面科举的消息,以及各种相关的规定发下去,让各郡县知道。
整个大汉,在得知朝廷要开第二次科举之后,全都激动起来!
这其中有第一次科举没有考上或者刚刚进学的,进过三年的学习,觉得自己的学问和能力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自然是要备战应考,一举鱼跃龙门。
还有原先吴国和司州、雍州的寒门、小吏,之前早就羡慕大汉,能够通过自身的学识、能力和努力获得官位,光宗耀祖。现在,都在大汉的统治之下,终于也能够拥有这个机会了!
于是,大汉的地盘上,到处能看到喜气洋洋的学子。只有一类人不高兴,那就是被打下神坛的士族子弟。以前他们所凭借的家族,现在没有了。
不过,其中的饱学之士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毕竟,刘寻并没有禁止听话的、散尽家财、分裂家族的原士族子弟科举。他们要是真有这个本事,还是可以通过科举上升的。只是,想要再建立世家,就不可能了。
因为他们已经不可能垄断知识和财富了。
一处处茶馆内,学子们兴奋地开着文会。其中,当然也十分级别的。
大汉之前,开了两次县试,一次郡试。那些已经考中的人,稳坐钓鱼台,丝毫都不急。这一次的大科举,能够在进步一就更好了。就算不能,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如今朝廷地盘扩大,很需要人才的时候,也能有位置坐。
还没有考上,或者没有考过的,就比较焦急了,只好拿来之前的试题,仔细琢磨。
吴地和司州、豫州的小吏和寒门学子,倒没有分级别,所有的人都非常兴奋,迎接第一次科举。
大汉开运六年十月二十日,是朝廷定下的这次大科举的县试日子。
在开始前的几天,甚至十几天前,众学子纷纷来到县城做准备。有县城本地的,也外面村子里来的,客栈都住满了。还有官府临时搭建的窝棚,专门为住不起客栈的贫民百姓提供住所。免费住,但是环境很不好,就是一个窝棚。
这是刘寻故意要求的。不能把免费的屋子建造的太好,一定要勉强住人才行。这倒不是刘寻歧视贫民子弟。恰恰相反,这是刘寻在保护他们。试想,如果把免费的房屋建造的太好,家庭有钱的学子也愿意住,觉得跟住客栈没啥区别。那么,他们这些人更加有钱有势,自然能占据这些免费房屋。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因为没钱没势,反倒无法住下。
在现代社会,有经济适用房就是这样。因为建造的太好,跟商品房没啥区别。那些有钱的人也愿意住。就纷纷动用钱财关系,大肆占有经济适用房,搞得真正贫困的人,依然没有房子住。
在全国人民期盼的目光中时间一天天临近。学子们在客栈或者窝棚中温习了几日,终于到了正式考试的时候了。
小说推荐
- 三国之蜀汉中兴
- 都市小说寒塘鸦影连载
- 最新章:第2400章 番外9 决定胜负的一战
- 蜀汉的复兴
- 穿越了,成了关羽的孙子关彝。根据史书记载,作为穿越者,需要注意的是,七年后蜀汉会亡国,蜀汉亡国时关家的仇人会找上门来血屠关氏一门,蜀汉开国功臣的第三代子孙基本都是废材。那么,废材们,请到我身边来,我们一起来复兴蜀汉吧
- 历史小说混吃等死连载
- 最新章:新书已肥,君在何处?
-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 中平六年。重生的汉少帝刘辩看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摸了摸手中的刀。还好我踏马能打!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
- 历史小说随便老哥连载
- 最新章:第481章 一个全乎的皇帝!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都市小说三七开连载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三国之蜀汉再起
- 都市小说昊天连载
- 最新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天下大一统(大结局)
- 三国之蜀汉崛起
- 余十岁读三国,今已十载,心慕三国英豪久矣.这个年轻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回到三国.本是碌碌之辈,却熟读三国.能知前后事.欲助刘备一统天下,然,刘,关,张,诸葛众人皆与所知有异,一时不辨,却不知孰善?孰恶?这里的人有为了生存不得不去争权的,有为了信仰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背负千古骂名的,有为了私利铤而走险的,
- 历史小说柔情小丈夫全本
- 最新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立誓言魂归三国 终章
- 三国之蜀汉再起
- 驰骋荆州、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却在人生的最高点被人背后捅了刀子。马超终其一生没有再次踏上凉州的土地。刘备没能帮助关张复仇,却几乎赔光了蜀国本就不多的老本,以及自己的一条命。五丈原的夜晚没有哭声。而成都城内,姜维的尸体被剖开时,也许真的有人看见了如斗大的刚胆。蜀国向来不乏忠贞不屈的铮铮铁骨,所以她才留下
- 历史小说赤兔爱乌骓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瘟疫爆发(一)
- 三国之汉室再兴
- 大学生刘和穿越成汉室宗亲刘虞之子,拜师大侠童渊成赵云师兄。开局截胡刘备收关羽、张飞,以燕赵之士镇守边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铁骑铮铮横扫漠北,继承光武之志再兴汉室,征讨四海万国来朝,开疆扩土开辟新纪元。大汉雄风威震全世界,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 历史小说长弓挽月连载
- 最新章:第468章 登基改元
- 大兴王朝之复国
- 大兴国被九国联军打败,亡国。大兴皇室后嗣杨淼出身于他国,从小离开大昌国前往大山国,从此开始了一生的游走生涯,直到回到大兴旧国,重新建立大兴国的故事
- 玄幻小说第三人称的我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章 开学